劉延鑫
(廊坊市群眾藝術館,河北 廊坊 065000)
論鋼琴演奏中如何準確把握中國作品的藝術特色
劉延鑫
(廊坊市群眾藝術館,河北 廊坊 065000)
要想演奏好中國的鋼琴作品,就必須在鋼琴演奏中把握好中國音樂作品的藝術特色,要想把握好中國鋼琴曲的藝術特色,就必須了解中國特色的鋼琴曲的創作來源與創作技巧,這樣才能夠在演奏中國特色的鋼琴曲時表現出更加深刻的思想內涵。
鋼琴演奏;中國作品;藝術特色
鋼琴在上個世紀初進入中國,至今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通過我國作曲家對鋼琴進行堅持不懈的探索,終于成功的把西方的作曲理論技術和鋼琴演奏技術與具有中國藝術特色的音樂結合起來,形成中國風格的鋼琴曲。中國的音樂作品與西方的音樂作品在藝術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在演奏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區別,如何把握中國音樂作品的演奏風格對于傳承與發揚中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具有很大的影響,在利用鋼琴演奏中國的音樂作品時,一定要注意把握其中的意境與內涵,體現出中華民族文化的神韻。
在使用鋼琴進行中國風音樂作品的演奏之前,要先對它的創作來源進行深入的了解,明確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內涵,研究我國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來源,可以從三個方面出發:一是器樂曲改編的鋼琴作品,二是聲樂曲改編的鋼琴作品,三是本土作曲家創作的鋼琴作品。
器樂曲改編的鋼琴作品主要是由地方性民間器樂改編的鋼琴作品,比如:陳培勛根據廣東音樂名曲改編的《平湖秋月》、《買雜貨》、《梳妝臺》等,劉莊根據江南絲竹名曲改編的《三六》,還有很多鋼琴曲都是由我國傳統的古琴、琵琶、嗩吶等樂曲改編而來,比如:《蔭中鳥》、《鷓鴣飛》、《鳳凰展翅》以及《古韻新聲》等。這些都是我國由地方性民間樂器改編而成的鋼琴曲,是對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由聲樂曲改編而來的鋼琴曲吸取了很多歌詞中的語言特征,這些鋼琴曲都具有非常濃厚的地方色彩,這類音樂在表現歌詞內容時,都會加入很多的語氣詞,比如:《藍花花》、《內蒙古民歌主題小曲七首》等。由聲樂曲改編而來的鋼琴曲中比較出名的還有《青年鋼琴協奏曲》等,它具有非常濃厚的黃土高原的粗獷豪放色彩。
由我國本土作曲家創作的鋼琴曲主要是間接的吸取了很多的民間音樂素材進行的創作,這類鋼琴曲中比較出名的有賀綠汀的《晚會》,丁善德的兒童組曲《快樂的節日》等。
我國的鋼琴曲是作曲家運用中國獨特的音樂創作技巧根據傳統的民族音樂特點創作出來的,在曲式結構方面具有非常獨特的中國風特點,我國民族眾多,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演奏樂器,這也為我國的鋼琴曲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音樂資源,要想在鋼琴演奏中把握好我國鋼琴作品的藝術特色,就必須對鋼琴作品的創作手段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鋼琴演奏者只有理解了一首音樂作品的創作手段,才能夠深入的把握作品的內涵,把它完美的演繹出來。直接改變或者嫁接民間音樂元素是我國鋼琴作曲家經常用到的鋼琴曲創作手段,這種方法能把我國音樂的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充分的表現出來,在對我國音樂作品進行改編的時候,要體現出“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特點,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與發揚。我們在對西方的鋼琴曲進行研究時發現,西方很多優秀的鋼琴曲作品也都是在民間音樂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比如肖邦的《瑪祖卡》,里面的很多內容都是來源于波蘭民間音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中很多部分也是根據匈牙利民歌創作出來的。我國音樂的發展歷史非常悠久,很多民歌、地方戲曲等都可以成為鋼琴曲創作的靈感來源,中國的鋼琴曲在借鑒西方作曲技法的同時,也融入了很多的民族元素,借助鋼琴獨特的表現力,能夠把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我國傳統音樂最古老的形式就是民間器樂,早在西周時期,我國用來演奏的器樂就已經達到了七十多種,很多材料都用來制作器樂,比如:金、石、竹,木、革等,我國的樂器在演奏形式上也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型,比如吹、打、拉、彈等,根據我國流傳下來的民間器樂曲,我國的鋼琴作曲家能夠作出豐富的鋼琴曲類型。根據我國傳統器樂曲模仿而來的鋼琴曲賦予了鋼琴曲中國傳統的審美特征,對這類鋼琴曲的演奏需要演奏者根據不同樂器的語言特點、技法以及曲調來進行演奏,這樣才能夠獲得最佳的演奏效果。比如,我國著名的鋼琴曲《夕陽簫鼓》就是根據同名琵琶曲的主題旋律而作出來的它對我國傳統的樂器古箏、琵琶等進行了巧妙的模仿,成為我國鋼琴曲創作成功的典范。
鋼琴演奏者在演奏由我國器樂作品改編而來的作品時,不僅要有良好的鋼琴演奏基礎,還要充分了解我國各種民族器樂的特征,只有這樣,演奏者才能夠深刻理解作品的內涵,準確的把握鋼琴曲的藝術特色,更好地把鋼琴曲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
對我國傳統音樂進行聲樂性模仿的鋼琴曲的創作題材主要來源于我國的民歌與戲曲,民歌是我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題材、內容與形式多種多樣,反映出了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我國戲曲的發展歷史也非常悠久,很多戲曲都是來源于民間的傳說,戲曲的唱腔也都是以區域語言或者民歌為主要依據。
在演奏由民歌或戲曲改編而來的鋼琴曲時,需要演奏者掌握唱詞的旋律特征,準確的表達出原聲樂作品原有的藝術語言風格,從歌詞本身的情感出發,注重對一字多韻的旋律處理,達到琴、樂、人三者合一的境界,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把握我國鋼琴曲的藝術特色。
在鋼琴演奏過程中要想突出我國音樂的藝術特色,就必須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音樂作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掌握我國鋼琴曲的特色,這樣才能夠在鋼琴曲的演奏中做到游刃有余,把我國優秀的傳統音樂文化發揚光大。■
[1]方芳.中國鋼琴作品中裝飾音的藝術特色——以幾首中國民族器樂改編曲為例[J].安徽文學,2007,04∶134-135.
[2]葉鍵.關注中國藝術美的文化品性鍛造中國風格鋼琴曲的演奏技巧[J].樂器,2007,04∶56-57.
[3]梁晨.淺談如何把握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民族風格[J].文學與藝術,2011,06∶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