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拓
(貴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西方交響樂對我國音樂的影響研究
代 拓
(貴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我國音樂發展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在漫長的音樂發展過程中也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西方交響樂作為重要的音樂形式對我國的音樂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對中國近現代音樂發展具有明顯的助推作用。本文將通過試著闡釋西方交響樂對我國音樂的影響。
西方交響樂;音樂;影響
交響樂最早發源于西方,深受西方國家人們的喜愛,在發展過程中也涌現出了眾多的音樂家。交響樂作為西洋音樂是在上個世紀初引進到我國,逐漸被人們熟知,交響樂的出現給中國音樂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在沖擊過程中,也實現了融合和發展。中國的交響樂發展在根本上受到西方交響樂影響較大,但在借鑒的過程匯總,西方交響樂也與中國的本土音樂產生了融合,使其更符合中國聽眾的審美情趣并具有中國自己的特色的交響樂作品。
交響樂是多種樂器一起,各自負責某個聲部來完成演奏的音樂形式,發展歷史較為悠久,可以一直追溯到十八世紀中后期,當時的巴洛克與古典浪漫風格時期,發展到現在,交響樂不僅是一種重要的音樂形式,同時也是一個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們生活中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交響樂包括協奏曲、交響曲、序曲、交響詩和樂隊組曲等五種形式,其涉及的樂器也相當廣泛,如弦樂器、打擊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等,其中大提琴在交響樂中是不可或缺的樂器,不僅可以演奏低音聲部,還能夠在相對激昂的旋律中,表現熱烈。大提琴最擅長的是抒情,其音色中的低沉、悠揚,可以表達音樂作品中深沉且復雜的感情,因此,大提琴又被人們習慣稱為“音樂貴婦”。大提琴在交響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其他樂器不可替代的,而交響樂傳入中國后,大提琴對中國音樂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中國的交響樂可以說是孕育于西方交響樂之中的,西方的交響樂作為音樂史上的經典存在,在傳入中國至今與中國本土的音樂形式進行了不斷融合發展,其音樂形式中所循環的哲理性和其獨特審美也逐漸被人們接收并欣賞,與此同時,交響樂對中國音樂的影響也顯得越來越明顯,并受到人們的關注。
中國具有五千年的燦爛文化,音樂的發展也受世界矚目,從《樂府》、《詩經》在到各種民間樂器的發明創造,不僅具有濃郁的東方特色,同時,因為地域、民族的不同也存在著各種差異,各具特色,中國音樂的發展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我國音樂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單一模式,主要是因為,古代音樂的開始之初是屬于宮廷式的演奏形式,這種模式持續了很久,直到西方音樂的傳入這種單一的演奏模式才被打破。西方樂器在融入中國之初,并不能被稱為純粹的交響樂,當時的西方音樂主要是新式軍樂、宗教歌詠和各種學堂樂歌,這些音樂大多以聲樂為主,樂器演奏并不是其主要部分。直到上個世紀,中國正處于時代變革時期,當時中國重要的經濟發展中心上海,是中國與海外接觸較為頻繁的國際都市,當時由上海工部局交響樂隊組成的交響樂隊可以看為中國交響樂的開端。起步之初,完全效仿西方樂隊的表現模式,西方色彩濃郁。
上個世紀開始,交響樂作為中國音樂的新的形勢存在并不斷發展,當時的交響樂發展正處于萌芽狀態,無論是表演形式還是曲調選擇等大都是照抄照搬,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一代代中國音樂人的努力,具有中國特色的交響樂不斷發展。我國第一首管弦樂曲是《新霓裳羽衣舞》,嚴格來說,這首樂曲并不能算作真正的交響樂。在這之后,中國進入了水深火熱的抗日戰爭時期,一些留學西方,學成歸來的中國留學生再次將西方交響樂引入中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自我創新,讓西方交響樂逐漸與中國當時的國情想融合,創作了一批非常優秀的交響樂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義勇軍進行曲》,不僅激勵了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建國之后,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當時的中國交響樂從整體上看,仍然是以小型的管弦樂器為主,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交響樂的發展,與此同時,也展現了更多的中國元素,這為后來中國交響樂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具有真正意義的中國特色交響樂的形成是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社會不斷實現開放和自由,與國際交往變得越來越密切,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不斷提高,這為中國交響樂的發展也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環境,中國的作曲家們不斷努力與嘗試,將中國傳統音樂曲目和中國傳統的民族樂器融入到西方交響樂的過程當中,這種中西結合碰撞出了絢爛的火花,也讓交響樂在大眾中得到普及,中國交響樂開始走向世界,獲得了世界人民的喜愛和認可。
中國的交響樂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從最開始的模范、借鑒到后來與中國音樂的完美結合、再創造,西方交響樂起到的啟蒙和助推作用是不可磨滅的,可以說西方交響樂是中國交響樂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支撐。在中國交響樂沒有形成正規的交響樂之前,音樂水平并不高,但是在國際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西方交響樂也呈現了一種融合、吸收的嘗試和探索,中國文化也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在西方交響樂中,中國的元素也越來越多,可以說中國的音樂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西方交響樂的發展,并在這過程中不斷發展。
[1]何曉琳.淺談大提琴在交響樂中如何正確的運用情感[J].北方文學,2014,12(21):102.
[2]郭麗君.淺談西方交響樂對我國音樂的影響[J].音樂時空,2013,14(09):90.
J609.2
A
代拓(1985—),男,仡佬族,貴州貴陽人,碩士,貴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 音樂史、作品分析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