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靈君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0)
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的協同作用對鋼琴教學的啟示
朱靈君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0)
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應用于教學領域的很多學科都是很有效果的,為教學教育的進步和學科教育的發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傳統的鋼琴教學主要是采用外顯式的學習方式進行一些技能的學習和訓練,本文將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相結合的協同作用,通過分析鋼琴教學中內隱和外顯的存在,研究其協同作用對鋼琴教學的啟示。
內隱學習;外顯學習;協同作用;鋼琴教學
鋼琴教育在我國越來越普及,很多家長和學生都比較重視這門學科,鋼琴教學中對音樂旋律的感知是比較重要的,很多人從開始對技能的學習的關注也逐漸轉移到了陶冶情操、培養音樂的美感,在鋼琴的學習中很多學生并沒有付出一定的努力,也沒有堅持的意志,一些學生對音樂的感知也并不是因為清楚地掌握了鋼琴的相關知識而達到的,所以面對這一現象,教師應該足夠的重視,將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結合教學,發揮協同作用,促進鋼琴教學的發展。
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是在早年由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的,人們的學習能夠按照本質的兩種模式來進行,也就是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外顯學習指的是有意識地進行問題的解決,人們會對此做出一定的努力,采取一些策略去完成,是清晰的。內隱學習與外顯學習相反,是指人們在與環境接觸的過程中無意識的獲得一些知識和經驗,由此而改變之后的一些行為。客觀來說也就是人們沒有意識的也沒有做出努力,采取一些措施就學會了一些規則的一種學習模式。其中內隱學習具有很多特征,包括抗干擾性、抽象性、自動性和理解性。
抗干擾性就是指不容易受到機能失調和障礙的影響,也就是強健性,不受年齡和智商的影響,表現為群體差異和個體差異都比較小,具有普遍的存在性。
抽象性為在內隱學習中所獲得的知識不依賴于表面的物理形式,內隱學習是一種遷移的現象,可以抽象地表現出事物的本質,在規則不變的情況下發生了學習的遷移,就是學生學到的是表面符號之外的抽象的東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習都是抽象的。自動性是指內隱學習會自動的產生知識,不需要學習者主動的有意識的進行學習,或者是操作外顯規則,自動性是內隱學習區別于外顯學習的最主要的本質特征。理解性是在內隱學習中所獲取的,只是可以被意識到,內隱學習后所得到的知識可以被學習者所發現。
內隱學習是具有自動性的,而外顯學習是靠意志努力的。雖然二者都屬于知識學習的范疇,但是自動性最直接地區別了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前者是無意識的無目的獲得,而后者則是截然相反。
內隱學習比較穩定,因為在學習過程中一直到學習結果內隱學習都表現得很穩定,抗干擾性,不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外顯學習在不同的學習環境下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內隱學習抽象而外顯學習表層,前面我們提到了內隱學習的抽象性,獲取的知識是抽象的不依賴于表面的物理形式,而外顯學習只是人們在表面層次了解一些知識,往往不能發現背后潛在的規則。
二者都具有學習的特異性,也就是在學習過程中,二者都會對各種信息進行編碼,學習效果會依賴學習的方式,情景和一些上下文的關系等因素,二者都具有遷移的惰性,學習信息的提取效果會受到一些任務不匹配的影響。
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都具有注意需求性,前者是在不同于自動化的過程中加以注意,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各項信息的中樞資源,而后者是由外部激發,沒有主動性。
不論是內隱學習還是外顯學習都需要一定的主觀支持,這種支持常常是人類的心理支持,在學習過程中外顯學習的心理支持能量要比內隱學習多得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內隱學習具有自動性,不論是內隱還是外顯學習,都需要受到對知識進行選擇加工,只是內隱學習的閾限較低,要求也比較低;而外顯學習要求較高,學習的各個方面都需要進入注意的范圍才可以。
鋼琴藝術是需要二度創造才能更好地展現的藝術,鋼琴的彈奏技巧在鋼琴教學中確實有關鍵的作用,在鋼琴藝術展現和創作的過程中,主要是演奏者情感體驗和表現的過程,所以不能只是局限于對鋼琴知識的掌握和彈奏技能的掌握,還要學會對音樂由美的感知,通過視覺、聽覺、觸覺把握樂譜的真正美感和情感意圖,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融入到自己的彈奏中去,才能演繹出真實的、具有情感的鋼琴作品,所以在鋼琴的教學中不能只是看重技能訓練等一些外顯學習,還要指導如何培養學生對鋼琴藝術的感知能力,情感體驗和一些審美能力。在傳統的鋼琴教學中,教師常常只是讓學生進行技術動作的反復訓練,存在著著重顯性、輕隱性,重技術、輕美感的不足,所以內隱學習理論就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學習途徑,內隱學習更加重視學生的樂感能力的培養,對學生進行外顯教學作用于學生對鋼琴的彈奏能力,也要以內隱的學習方式及逆行對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從理論到實踐逐漸升入地展開,在鋼琴的教學中要以樂感的培養為中心就是內隱教學理論的體現。
研究表明,同時運用內隱和外顯兩種學習方式時效果是最好的,會存在內隱和外顯的協同作用。也就是說內隱學習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外顯學習,也有學者進行了關于內隱和外顯的權衡,發現二者的協變的關系使得他們在某個程度相互競爭,有些時候相互促進,二者也會有一定的相對性,就是當一種下降另一種就會提高的現象。內隱和外顯是相互獨立的但也是緊密聯系的,利用內隱和外顯之間的關系是權衡鋼琴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對于鋼琴學習不同的學習方式適合學習不同的內容,鋼琴學習主要涉及技術訓練和樂感能力培養,所以就必須要內隱和外顯兩種學習方式相結合,在進行鋼琴教學時,不能只是運用傳統的外顯的教學模式,更要注重二者的結合,在進行單純的技術訓練的同時,選擇一些策略進行內隱學習提高效果。因此在鋼琴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還要掌握教學方法,明確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的聯系和區別,對教學的內容有熟練地安排和掌握,有目的地進行啟發式教學和進行一些內隱學習的認知探究傾向,有效地結合內隱外顯學習措施,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培養樂感能力。
在進行鋼琴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內隱和外顯學習的協同作用,將純粹的技能訓練和樂感能力訓練相結合,合理的構建教學策略,有針對性的探索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對音樂的美的感知,旋律的感知和其他的樂感能力,高效的進行學習,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林穎.內隱學習機制及其個體差異的研究——發展的視角[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5(02):03.
[2]郭秀艷.內隱學習:一種不知不覺的學習[J].教育科學,2015,19(06):41-44.
[3]郭秀艷.內酶學習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和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4(07):22-27.
[4]郭秀艷.內隱學習對技能類教學的啟示[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4(01):87-91.
[5]周曉梅.鋼琴彈奏——音樂藝術的創造過程[M].北京:華樂出版社,2013.
[6]黃琤圈.情感性動作技能及其舞蹈教學應用[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09):31-33.
[7]孫麗霞.內隱序列學習不同階段大腦功能單側化效應差異[D].蘇州:蘇州大學,2016(03):22-23.
J624
A
朱靈君(1993—),女,漢族,江蘇省泰興市人,碩士,主要從事鋼琴和教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