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亮
(集寧師范學院,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高校器樂專業學生藝術實踐能力的培養
張宏亮
(集寧師范學院,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隨著高校音樂人才培養途徑的拓展,藝術實踐成為提高高校器樂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所以,作為教學組織者來說應該多方著手,優化藝術實踐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專業輔導、活動開展、藝術采風等藝術實踐環節,培養器樂專業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器樂演奏水平和舞臺表演能力,全面推進高校器樂專業學生的藝術實踐活動進程,為培養社會需求、專業過硬的新時期器樂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更豐富的探索。
高校;器樂專業;藝術實踐;培養
對于高校器樂專業的學生來說,藝術實踐與學生的演奏水平和舞臺表演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所以,高校教學工作者要發揮這一重要教學途徑,從設置完善的藝術實踐課程體系、開展豐富的藝術實踐活動、提供專業的藝術專業輔導、進行深入的藝術采風實踐等多渠道出發,培養高校器樂專業學生全面的藝術實踐能力,優化器樂專業的藝術實踐教學模式,循序漸進的推進高校器樂專業的藝術實踐活動進程。
高校器樂專業教學的領導和教師,要針對當前的教學現狀,重新審視當前器樂專業藝術實踐的課程設置,突出器樂藝術實踐課程的地位,從科學有效的課程設置出發,集思廣益、系統教研,以服務學生、優化藝術實踐效果為準繩,打造完善的藝術實踐課程體系。部分有條件的高校要建立本校特色的藝術實踐基地,更系統的為器樂學生的藝術實踐服務。通過科學的課程設置,為學生搭建一個充分鍛煉個人的專業才能、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的課程平臺。在具體的教學安排上,可在學校課程資源允許的條件下,適當的增加器樂藝術實踐課程,提高學生的器樂藝術實踐頻率,采取課內課外相結合、大課小課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的“三結合”設置理念和方式,優化學生的課堂體驗、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使學生在藝術實踐課程中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在此基礎上,學校和教師要為器樂專業的學生提供專業的輔導隊伍,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指導和把控,使學生在藝術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得到全方位的成長,保證藝術實踐效果落到實處。
有了完善的課程體系作保障,高校和教師要切實可行的推進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活動中得到全面的鍛煉。在這個層面上,高校和器樂教師可以三措并舉,確保藝術實踐活動的有條不紊的進行。一是學生藝術團體的組建,高校和教師對器樂專業學生進行統籌規劃,為學生提供各種設施條件,幫助學生組建民樂、交響樂,電聲音樂、西洋管弦樂等藝術團體,并定期的組織校內、校外的表演活動。比如,文藝匯演、校園文化節、聯歡會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表演和鍛煉的機會;二是校內競賽的開展,高校和器樂教師要積極為學生組織和開展器樂競賽活動,比如,器樂表演大獎賽、獨奏大獎賽、器樂作品創作比賽等面向全體學生的活動,學生通過參與這些競賽活動來展現自身的專業能力,從而檢驗學生的器樂演奏水平和舞臺表演能力。為保證競賽的水準,有條件的高校要邀請一些業內的專家評委對比賽進行指導評價,使學生得到最有效的點播,促進能力的全面提高;三是校外演出活動的組織,可以由高校安排專業的教師帶隊,組織學生去走向社會,參與社會上的各種形式的演出活動,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中得到全方位的實踐與鍛煉,形式上不拘一格,如文化系統的藝術活動、中小學的邀請表演、文化機構的商演、敬老院和部隊的慰問演出等,都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在大小舞臺上盡情的施展才藝,積累經驗。學生在參與藝術實踐時,教師務必要幫助學生進行錄像采集,獲取第一手的演出資料,在演出完成后開設課堂討論,引導學生對個人的演出情況進行匯報總結,找到演出問題與不足,能夠在以后的藝術實踐中得到改進和完善。通過以上三個舉措,學生不僅在活動中提高了演奏技能、積累了舞臺表演經驗、同時為更好的融入社會藝術實踐,成長為社會需求的器樂專業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高校器樂專業學生的藝術實踐,僅靠校內的藝術實踐平臺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學校為學生提供一片更為廣闊的藝術實踐天地,學生才能“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校外藝術采風也是學生藝術實踐能力拓展的最好手段之一,高校及器樂教師要合理的利用校外資源,把握好校外藝術采風的實踐環節。具體到開展環節,可以從兩方面著手,進行藝術采風活動的開展。一是觀摩與學習,高校要制定周密的觀摩計劃,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安排好觀摩學習活動,如當地文化部門組織的文藝演出、兄弟院校的學術表演交流、級別較高的音樂會、優秀的器樂樂團演出、大型交響樂團演出,以及來自國內國外演奏家的專場音樂會等,在觀摩學習后進行研討交流,引導學生從中汲取營養,保障觀摩學習的效果;二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民間音樂的采風活動。高校通過與相關文化部門協作,聯系當地的民間藝人,在田間地頭為學生示范表演,促進學生與民間藝人進行現場交流,同時還要對民間藝人演奏的一些經典的曲目和樂句進行錄音和記錄。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優化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得到民間音樂的渲染與熏陶。顯然,通過以上的校外采風活動,學生積累了更加豐富的舞臺表演經驗,豐富了個人的音樂素養,開闊個人的藝術表演視野,綜合素質得到不斷完善與提高,達到音樂課堂教學所不能達到的教學效果。
總的說來,高校器樂專業學生藝術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培養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器樂人才的重點內容,應該在教學環節得到重視。高校教學工作者要高度重視、積極探索,完善藝術實踐流程,拓寬藝術實踐渠道,提高學生的器樂演奏水平和舞臺表演能力,扎實的推進高校器樂專業的藝術實踐活動進程,使器樂專業學生在藝術實踐的過程中得到全方位的鍛煉與成長,能夠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發揮自身的優勢才能,為我國的器樂藝術事業發展注入活力。■
張宏亮(1972-),男,內蒙古涼城縣人,集寧師范學院副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器樂演奏教學與藝術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