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夢妮
(成都大學美術與影視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6)
歌劇《長征》的藝術分析及其演唱處理
——以《三月桃花心中開》為例
范夢妮
(成都大學美術與影視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6)
歌曲《三月桃花心中開》是我國國家大劇院以“長征”為題材,精心創作的中國原創歌劇《長征》中的歌唱選段,講述了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故事,表現了江西瑞金革命根據地人民群眾對紅軍戰士深厚的魚水深情以及愛戴之情。本文從歌曲《三月桃花心中開》的音樂分析和演唱處理兩方面入手,旨在演唱中進一步加強作品理解,提高舞臺表現能力,從而準確地詮釋音樂作品。
中國原創歌劇;《長征》;《三月桃花心中開》;藝術分析;演唱處理
中國的民族歌劇是在借鑒、學習西方歌劇創作手法的基礎上,取材于我國本土故事、加入具有民族風格和特色的表現元素、運用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五聲調式音階,從而改變而來,使得歌劇呈現出鮮明的民族風格。歌劇《長征》再現了兩萬五千里的跋涉路上,中國工農紅軍戰士們在艱難因苦中不滅的理想長征精神以及英勇事跡。
《三月桃花心中開》是歌劇《長征》中的一首插曲,是中華兒女基因中的表達方式。歌曲分別以女聲合唱、女聲獨唱、混聲合唱的表演形式多次出現,但是每一次地演繹,都蘊含著不同的情感。女聲演唱的此曲是革命理想的化身,是革命浪漫主義的體現,是這部男人戲、戰爭戲中的一抹瑰麗的色彩。
歌劇題材的民族性,決定音樂創作也應該具有民族性。作曲家印青將民族音樂創作貫穿整個音樂創作的過程,使用了十分廣泛的民族音樂元素。該曲的曲調就取材于江西民歌的音調,故具有濃郁的江西民歌風格。歌曲旋律優美動聽、情感真摯、朗朗上口,是劇中唯一的一首旋律質樸、風格優美的“歌謠體分節歌”。“歌謠體”是從詩的角度來看民歌,民歌的歌詞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句式整齊押韻。“分節歌”是指幾段歌詞用相同的旋律,是常見的歌曲體裁,音樂風格比較淳樸。符合這樣的唱段,即屬“歌謠體分節歌”。“歌謠體分節歌”唱段優點就在于曲調優美,既短小易記又便于傳唱。短短八句就做到情景交融,將人物性格表現鮮明,感情變現細膩。
(一)曲式分析
《三月桃花心中開》是一首民族五聲g羽調式、并列單二部曲式的歌曲,4/4復拍子,共有兩段,全曲速度為中速。音樂主導動機平穩、質樸,音樂主題不斷重復。
引子部分(前奏 1-4小節),短短四小節,極具江西民歌的音調將人們帶入了江西瑞金革命根據地。
A段(第一樂段 5-21小節):第一句運用對仗的修辭手法,描繪了一幅春景圖。接著描寫了妹妹一針一線在屋里做雙鞋送哥哥上戰場,將難舍難分之情、無盡的擔憂之情,只化為了一雙鞋,陪伴其左右,并鼓勵哥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B段(第二樂段 22-32小節):日復一日,轉眼到了四月,妹妹在家中想念著哥哥,呼喚只陽雀捎封書信給哥哥,詢問哥哥近況并鼓勵哥哥革命堅定。雖要歷經多番曲折,但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將開辟中國革命繼往開來的光明道路。
(二)歌詞分析
全曲的歌詞既有鄉土中國的詩意,更表達了江西瑞金革命根據地人民群眾對紅軍戰士深厚的魚水深情以及愛戴之情。所以歌唱時,既要唱出“鄉土味”,又要唱出“愛之情”。在歌曲中,有一句歌詞是:“前路再遠莫忘記啊,一點初心為誰來”,而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也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所提到的“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意思,故該歌曲也具有一定的歷史教育意義。
(一)氣息
唐詩對江西民歌影響很深,現在江西民歌七言成句便是受到七言唐詩的影響。該曲歌詞大也都是七個字,音樂律動優美而又流暢。所以在演唱時,要求頭腔與胸腔結合,聲音與氣息的結合,保持氣息的均勻、連貫,唱高音時喉頭的穩定和氣息的運用,即落到支點同時又要掛住高位置。只有把握氣息與聲音的流動性,才能做到聲音的連貫、統一。
(二)咬字吐字
該曲曲調取材于江西民歌的音調,故演唱時要用江西語言的發音技巧突顯其地域風格特色,主要涉及方言詞匯和襯詞要素的特點。方言詞匯表現在將原本“雀que”唱成“quo”;“崖ya”唱成“ai”;“鞋xie”唱成“hai”。襯詞要素表現在樂句后加入“吔”、“哎”、“啊”等。除此之外,中國漢族民歌講究“字正腔圓”,即字頭鮮明有力,字腹響亮明確,字尾歸韻干凈利落。只有“字正腔圓”,才有利于聽眾了解歌唱的內容和所要表達的音樂形象。清晰準確的歌唱語言能直接地與聽眾產生共鳴與交流,這也是歌聲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情感
該曲曲調優美,歌詞深情,表達了人們對紅軍的擁護和熱愛,對英雄的崇敬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堅定的信念和向往。所以在演唱中,把握好基調,從而抒發情感。該曲來自江西民間的熟悉音調與反映戰斗生活的鮮活歌詞相結合產生了巨大的感染力與號召力,在激發斗志、提高士氣、提高部隊戰斗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我軍軍旅文藝的寶貴財富,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思想價值。如歌詞:“郎去革命心要堅,夢想不達心不甘,心不甘,縱然千山和萬水,一路繁花換人間”,代表中國工農紅軍為了正義,為了革命,所以要唱出積極進取、永不屈服的大無畏精神。
《三月桃花心中開》是歌劇《長征》中的第三幕,這部歌劇選段通過一系列的民間音樂元素來表現長征進程,實現了對中國歌劇藝術形式多樣化的探索創新。因此,在演唱這首歌曲時,要將情感體驗、想象、領悟結合起來,去領會作品深厚的內涵,提取精神的實質,用心去發揮其藝術特色,把濃厚的民族韻味通過舞臺實踐及演出得心應手地表演出來。■
[1] 婁文利.大型革命歷史題材歌劇創作的新路徑——評印青歌劇長征的藝術特色[J].中國文藝評論,2016,12:76-90.
[2] 任晶晶.歌劇長征:從藝術的視角再現一段苦難與輝煌[N].文藝報,2016,7,0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