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婷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話劇《雷雨》中魯媽人物形象與其表演特色分析
趙文婷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話劇《雷雨》中,魯媽的人物形象較為復雜,她不僅是角色的顛覆者——魯媽,也是逆來順受和充滿純真與善良的魯侍萍,這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但是又有諸多不同,因此具有較高的表演難度。本文從魯媽的人物介紹開始,展示了《雷雨》魯媽人物形象中的幾個主要特點,并且根據魯媽人物形象的特點對于現存的魯媽表演特征進行簡要的分析,通過如今魯媽人物形象表演現狀不足來制訂了相應的改善策略,希望能夠為提升魯媽人物表演提供一個可行的借鑒方案。
《雷雨》;魯媽;人物形象;表演
《雷雨》由中國劇作家曹禺創作,《雷雨》展現出來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是命運對人殘忍的捉弄。《雷雨》是“中國話劇現實主義的基石”。作者出于一種“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種悲憫的情懷來俯視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通過兩個在倫理血緣上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家庭,剖析了社會和歷史的深重罪孽,其中魯媽的存在是這部作品的關鍵所在,魯媽的存在用自己最沉默和隱忍的方式展示了美好是如何被撕毀的,魯媽的悲劇也構成了舊時代整個中國女性的悲劇意味。
魯侍萍,原名梅侍萍,后跟夫姓魯,曹禺話劇《雷雨》中的主要人物。魯侍萍,舊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善良、正直,備受欺辱和壓迫。三十年的悲慘遭遇、痛苦已經使她嘗盡了人間的酸辛,也把她磨煉得堅強勇敢,對冷酷的現實,有了清醒的認識,充滿了仇恨,但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剛毅、頑強。
魯媽作為魯侍萍生活在周家的活動并沒有過多的在表演中展示出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來對其進行考證。當魯媽還是魯侍萍的時候,她在周樸園的心目中還是有很多的優點的,兩人之前也是存在過真正的感情的。
但是從魯媽自身的命運來看,這種典型的能夠隱忍的中國式賢妻良母的身份卻造成了魯媽的悲劇。出現這種弄逆來順受的情況并不僅僅是因為你魯媽對周樸園愛的深沉甘愿付出,這種性格其實就是魯媽天生的無法改變的悲劇根源,所以在面對魯貴的時候,也依然是受到欺壓的對象,可以說,與魯媽有著密切關系的兩個人,對于魯媽都沒有展現出充分的尊重心理,并且魯媽逆來順受的性格還使得這種壓迫越來越明顯,將魯媽推向悲劇的深淵。
魯媽作為牽動《雷雨》劇情發展的重要人物,由于在前期承受過眾多的不公平待遇,所以在后期對于周樸園、魯貴以及整個社會是具有一定的怨恨、憤怒心理的,因此很多的演員在進行魯媽人物詮釋的時候,往往在推動作品發展的情節處會使用外放的表演形式也就是通常說的“音調拔高”、“肢體動作激烈”等實現的,但是其實對于魯媽這個角色來說,很多時候魯媽更加傾向于將這些內心的情緒內斂起來,這個角色更加注重的應該是一種更加注重內心的表情達意,而不流于外在的聲嘶力竭,但是在現在很多魯媽的演員中,卻會時常出現這種情緒的收與放之間的不平衡現象,因此會帶來隱忍時異常的沉默以及憤怒時異常的激動的表演方式。
在話劇表演中,演員的聲音、肢體、表情等都是經過嚴格的訓練養成的,因此在話劇表演的過程中,演員會不斷的通過磨練自己的技巧以適應更多的觀眾要求,但是在表演過程中對于技巧的過度使用,也會帶來一定的失真。
在《雷雨》表演過程中,有很多演員就傾注了過多的表演技巧在魯媽的人物形象塑造上,在劇本設定好的每一個節點上,使用什么樣的腔調、使用什么樣的步伐以及肢體語言,甚至在每一個動作中應該要在哪一個時刻進行多少步的移動都是經過了精密的設定的,當演員對于這些技巧的追求呈現出分毫不差的舞臺效果的時候,其實已經忽視了對于人物本身心理活動的體驗和感知,帶來的表演雖然不出差錯,但是卻只能是流于表面化,因此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在演繹魯媽這個經典的人物形象的時候,首先要對于她的人物進行徹底的分析,不能從既定的人物概念出發,對人物下一個簡單的定義,然后對其進行簡單的類型化表演,這樣會使得具體的人物喪失個性化特征。
對于魯媽這個角色來說,出現在舞臺上的“魯媽”,必然會時時映現“侍萍”的影子,因此魯媽進入周家的理由不一定為了報仇,也有可能是出于當年的感情以及想要接走自己女兒的愿望,但是這種心理在她進入到周家,以及在周家經歷了事情的不斷發展之后,又有了全新的變化,因此在進行表演的時候,就一定要從細節開始,揣摩人物復雜細微的情緒變化,一切都表現得準確、真切而又合乎人情事理。
針對現在很多演員在闡釋魯媽這個人物形象的時候,不能夠對于魯媽的情感表達做出更加貼切的分析,所以導致了魯媽這個人物形象在某些時候顯得較為單薄,因此體現在情緒的釋放上也更加的直接,但是根據前文所述,魯媽的情緒表達更應該要體現出人物多重性格的特征,不能夠只是簡單的爆發和沉默。
魯媽作為《雷雨》作品中情節的重要推動者,對于整部作品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魯媽人物本身的悲劇意義也是一直被人們所扼腕嘆息的,對于這個角色,不能單單從某一個方面對其進行了解,而是需要從眾多方面和視角對其進行徹底的考察與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將魯媽這個人物形象完完全全的呈現在觀眾面前?!?/p>
[1] 曹禺.雷雨[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
[2] 卡倫·霍奈爾.女性心理學[M].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3] 弗洛伊德.性學三論[A].楊鑫輝.西方心理學名著提要[C].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