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中
(銅仁學院藝術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分析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課堂教學的實踐
王 中
(銅仁學院藝術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本文簡要闡述了將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課堂教學相結合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國音樂院校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最后就其完善措施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以備參考。
多元智能理論;音樂課堂教學;實踐
將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課堂教學相結合是我國傳統音樂教學模式的傳承和發展,這種教學方法保留了傳統教學的優勢,并對其不足之處進行了全面彌補。
首先,將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課堂教學相結合能夠有效促進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音樂能力的多元化培養能夠使學生緊張的學習壓力得以緩解,從而提高學生進行基礎教育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將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課堂教學相結合可以推進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多元智能理論教學要求教師具有足夠的創新意識以及不同學科的基礎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開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做到各類知識的融會貫通;再次,將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課堂教學相結合能夠促進音樂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應用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全面沖破傳統教學的束縛,更易于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保證其潛能得以最大限度地開發,從而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
目前我國音樂院校的課堂教學缺少明確的教學目標,極易導致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被忽略,繼而影響學生音樂情操的發展。部分教師沒有注意全面把握學生的實際需求,致使教學質量不足
[1]。
目前很多音樂類院校仍舊沿用著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一成不變,無法與當代音樂文化的發展相匹配,教學過程中部分內容太過混亂且銜接不當,并不能形成相抵對完整的教學體系。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無法有效把握學習重點,教師也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與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我國的基礎教育具有典型的應試教育特點,音樂教育更是無法脫離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學環節都過于形式化,沒有注意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性的發掘,嚴重影響學生自身個性化的發展以及創新意識的發揮。
多元智能化音樂教學理論主張堅持以人文本,也就是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因此教師應注意了解和掌握不同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以此為依據擬出最佳教學方案。在安排課堂教學內容的時候要注意保證其全面性與重點性,避免學生無法了解其中重點。著重發掘和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與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在文化方面的素養,陶冶情操,從而使其可以在體驗式教學中彰顯個性并收獲知識,實現綜合素質提高。
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所接觸的每一個主題都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教師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要確保全部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同時注意結合學生個性化實際來制定教學方法,通過多元智能理論的引用以促進學生對于將知識點得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課堂設計的多樣性可以全面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還可以進一步促進其對音樂的思考與欣賞,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能力。
在現代教學實踐中,學生是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應對自身的教學內容安排予以定期審視和完善,保證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多元智能教學方式實際上就是對學生的強項進行發掘和培養。如果把音樂本身視為一種智能,那么就應對學生的音樂能力進行培訓,以此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堅持全面發展的原則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教學實踐,對學生的所有潛能都進行有效激發,促進學生智能方面的發展。
準確的課堂知識評價以及積極的反饋對教學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而課堂的評價以及反饋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應用過程中也比較重要,因此在教師組織學生參與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智能方面特點的觀察和了解。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邏輯思維游戲的方式以培養學生發掘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利用多元智能理論來進行分析、觀察以及總結,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加以準確地觀察和評價,進而能夠對其展開針對性音樂教育[2]。
在進行音樂課堂教育實踐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內容表達與知識描述的直觀性和具體性,應加強現代教學手段的引進,例如多媒體教學以及網絡教學等。以此為學生帶來聽覺以及視覺上的一種新型體驗,同時還能夠全面沖破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學內容過于單一、枯燥的弊端。通過現代科技教學手段的應用可以為學生營造更加利于音樂學習的課堂氛圍,能夠將其注意力全面吸引到教學實踐當中,例如,當音樂教師在教授學生李煥之的《春節序曲》以及《白毛女》這個歌劇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聽覺上的收獲來在心中刻畫出音樂中所描繪的人物的視覺形象,繼而使其充分感受到音樂作品的無限魅力。高中的音樂教學當中,多媒體能夠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理解音樂,增強音樂教學的實際效果。
將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課堂教學相結合是我國傳統音樂教學模式的傳承和發展,這種教學方法保留了傳統教學的優勢,并在此基礎上對其不足之處進行了全面彌補。要求教師對自身教學模式進行定期審視和完善,提高了教學設計與教學內容安排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還成功的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知識的學習當中,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和研究興趣,并在此基礎上使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及創新思維得以全面發展,從而保證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值得我們應用和推廣。
[1]張麗.淺談多元智能理論與職中音樂課堂教學實踐[J].職業,2009.
[2]趙月,張賀達.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實踐[J].科技視界,2015.
G6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