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婭 帥 韜
(南昌航空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0)
基于文化自信視野下高校藝術教育發展探討
徐莉婭 帥 韜
(南昌航空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0)
高校藝術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自信視野下,高校藝術教育應作出對應的變化。基于此,本文試分析高校美育工作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高校藝術教育的追求目標,旨在通過分析了解文化自信視野下高校藝術教育的發展。
文化自信;高校藝術教育;文化創新意識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源遠流長且具備獨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價值。高校藝術教育中可以看到許多傳統文化的身影,其對高校藝術教育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當代高校的藝術教育應強調對大學生文化主體意識、文化創新意識的培養,本文將分析其具體內容有利于后續工作的進行。
美育工作的一個主要體現方式即是藝術教育,隨著時代發展,西方藝術進入我國,在藝術教育中占據了一定的位置,但我國傳統文化仍是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在高校藝術教育中地位突出。
以我國國畫藝術為例,較之西方繪畫藝術,我國國畫強調對對象內涵的刻畫,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現代,比如《五牛圖》,從寫實的角度講,《五牛圖》較之《夜巡》《乞討少女》等西方作品稍有不如,但卻精確刻畫了五頭牛的特點,即身體健壯、可事農耕。在相關的藝術教育中,以《五牛圖》為例,可以更好地使國畫強調對象內涵的特點得到突出,也體現了高校美育工作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當代高校中,藝術教育往往分為兩大部分,一是西方藝術,二是我國傳統藝術,我國傳統藝術課程包括《中國古代美術史》、《中國近現代美術室》等,都是傳統文化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的體現[1]。
以《中國古代美術史》為例,夏商周時期的青銅藝術、彩陶、各時期的繪畫等均在課程中。青銅藝術是我國獨有的藝術,西周時期達到巔峰,在《中國古代美術史》中,講述了青銅藝術的出現、發展歷程、代表作品、藝術價值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對上述內容進行學習,不只可以了解相關歷史,也可以提升大學生文化方面的自信度,這是高校藝術教育工作追求的目標之一。
另外,在高校的藝術教育實踐中,也有相當的傳統內容,包括彩陶制作參觀等,這也是高校美育工作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文化主體是一個動態概念,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表現形式也有區別。當前時代,高校藝術教育隨著社會變化出現調整,發展的核心追求目標之一應是強化大學生的文化主體意識。
大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往往各有差別,比如30年前的大學生對于助人文化顯然持有更為積極的態度,而當前時代由于欺詐現象頻發,助人文化就有了更多的內容。藝術教育同樣如此,本質上說,藝術是社會當前發展階段、發展水平以及民眾精神狀態的一種體現,這種體現上升至國家層面,文化主體會更快形成。當時代出現變化,或者出現國家層面的調整,文化主體也會對應改變。高校藝術教育發展的目標之一,是使大學生的文化主體意識得到強化,能夠充分意識到時代當前文化主體的內容以及變化后的內容。
當前我國文化的主體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的社會主義發展、建設文化,包含著和諧、誠信、文明、友善等內容。在大學藝術教育中,也應將文化主體體現在其中。以人民英雄紀念碑為例,作為一處石刻景觀,其浮雕、詩文以及毛主席的手書部分均具備較高的藝術價值,高校應從多個方面進行藝術教育。同時,由于人民英雄紀念碑具備奉獻精神、愛國精神等基本內涵,其又與當代文化主體相契合,有助于文化自信的形成,有助于強化大學生對文化主體的認識。
當今社會不斷變化,文化主體也在不斷變化。建國初期,我國大學生對文化主體的認識主要包括建設文化、領袖文化、革命文化,而當前時代,地區文化、發展文化、合作文化等在社會文化中逐漸得到重視,促成了文化主體的變化,在高校的藝術教育發展中,也應注重相關內容。比如組織更多的藝術教育實踐,使藝術教育和現實世界更緊密的結合起來,從而實現二者更好的融合,強化大學生對文化主體變化的認識。
文化創新是國家發展的推動力量之一,體現在文化產業的活力以及導向性作用方面,高校藝術教育發展的目標,也應包括強化大學生的文化創新意識。
以現階段的影視文化為例,由于創新意識不足,發展十分乏力,在后續的工作中,高校可以將藝術教育作為培育大學生文化創新意識的手段。本質上說,藝術的發展是思想發展的成果,比如各種美術流派,如果拘泥于固有風格,那么創新是無從談起的,正因為有畢加索這種級別的大師以及其突破創新的意識,抽象畫派取得了長足發展。高校可以在進行藝術教育時,更多的設法啟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可行手段是具體-抽象以及抽象-具體之間的轉換,教師以一個圓作為對象,使學生展開想象,描繪更多的內容;或者教師以一個鼠標、一個杯子為對象,讓學生對其進行還原,思考其組成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的思考能力,并進一步使其產生文化創新的意識。
還可以加強實踐手段的運用。文化創新本質上是建立于物質理解之上的一種意識的突破,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解釋,是量變持續積累出現的質變,實踐的作用因此不言而喻。就藝術教育而言,實踐要在理論教育后進行,比如講解彩陶制作的理論內容,即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活動,使其在充分掌握理論、實踐能力的情況下,擁有了創新的基礎能力。
通過分析文化自信視野下高校藝術教育的發展,了解了相關基本內容。目前來看,高校藝術教育的發展首先體現了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而其發展目標則包括對大學生文化主體意識以及文化創新意識的培養。在后續工作中,高校可以繼續堅持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并加大培育大學生文化主體意識、文化創新意識的力度,使藝術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
[1]吉愛明.文化創意產業視野下的高校藝術教育探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0(06):149-151.
J6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