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蕾 昆山市巴城中心幼兒園
傳統元素即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其主要是指以傳統儒家思想為主線,其他思想文化為輔的中華傳統思想文化體系。中華傳統文化元素主要是指在眾多傳統思想文化中較為突出,相對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文化遺產。中華傳統文化元素涵蓋范圍廣泛,其主要包括思想、語言、風俗等眾多社會因素。我們大致將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分為兩大類,即物質文化類和精神文化類,今天我們所要討論的美術便屬于其中的物質文化類。傳統的美術文化種類繁多,幼兒美術教育僅涉及其中較為簡單易學的一小部分,如捏泥人、剪窗花、畫臉譜等。傳統美術文化元素對幼兒的教育作用不僅體現在美術造詣上,更是體現在加深幼兒對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上,將中華傳統元素應用于幼兒園美術教育中的任務刻不容緩。
在部分發達國家,對幼兒美術教育的功能性和藝術性特別重視。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自主觀察、觸摸及制作。同時,在美術教育的定位上與我國差距較大。在發達國家,美術與其他學科具有同等的地位,并在教學中與其他學科緊密聯系。
我國一些幼兒園,普遍信賴國外先進的幼兒教學理念,并將其應用于幼兒教育中,忽視我國的傳統文化教育。雖然一些國外的幼兒教育理念較為先進,但所謂因地制宜,在中國的幼兒教育中,有些國外的幼兒教育理念并不完全適用于我國的幼兒,而幼兒園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的研究較少,缺乏強大的科學依據。而現代幼兒教師自身也缺乏對傳統文化的專業性知識,美術素養普遍不高,大多數幼兒在美術課堂中就是隨意涂鴉或是貼貼剪剪。所幸國家及時意識到我國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幼兒園對美術學科的重視,并強調必須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幼兒美術教育相結合,提高我國幼兒熱愛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據相關研究表明,幼兒在2~4歲對繪畫邏輯思維較差,只會簡單地進行涂鴉;在4~7歲,對繪畫形成了一定的思維,可以進行基礎的樣式勾畫;在7~9歲,對繪畫的形態概念基本成型,可以自主勾畫并進行色彩配搭。由此可見,幼兒在學習繪畫時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幼兒園的傳統文化元素美術教育應借鑒科學理論,將美術教育分為兩個層次。在小班教學時主要以熏陶為主,教師可上網搜尋一些經典的優秀傳統文化圖片和實物在班上進行展示。幼兒園可在教室和幼兒園走廊上張貼一些優秀傳統文化的圖片;在幼兒活動室滾動播放一些記錄優秀傳統文化的視頻。環境對人的影響作用是非常強大的,通過日積月累的文化熏陶,在無形中可以培養幼兒對傳統文化元素的認識,逐漸提高幼兒自身的審美能力。對中班和大班的幼兒,教師可進行實踐教學。與小班幼兒相比,他們擁有了一定的傳統文化元素認識基礎,且肢體協調能力較強,可以進行簡單的繪畫和手工制作。例如,教師可為學生提供還未上色的白板臉譜,在講解臉譜相關知識后,讓學生選擇其喜愛的臉譜樣式進行模仿描繪,體會臉譜藝術的獨特魅力。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歷代先輩經過數年經驗總結出來的真理。通過仔細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建筑、習俗、藝術等事物都與二十四節氣有關,在開展幼兒美術教學時可以以此為切入點。美術領域廣泛,適合幼兒學習的主要有剪紙、編織、雕刻、繪畫等。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時應留意二十四節氣的時間運轉。例如,在立春時,有些民間藝人會制作許多小泥牛,寓意來年好豐收。教師可借鑒這一民俗,教導幼兒如何用橡皮泥捏小牛。也有的地方會在紙上繪畫一些黃牛,教師由此可指導幼兒學習剪紙藝術。此外,在清明節前后,有許多豐富多彩的傳統文體活動,如放風箏、春游等。教師可先播放一段放飛漂亮的風箏的視頻導入教學內容,然后為幼兒講述一些關于清明節的文化小故事,例如,清明節掃墓是為了紀念去世的親人,為什么清明期間多數時間會下雨等。最后教幼兒們如何制作風箏。如此,幼兒們不僅更加了解了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在美術動手實踐方面也會有更加豐富的體驗。同時,在將二十四節氣與幼兒美術教學相結合時,也應考慮幼兒的可接受能力和知識適用范圍,部分不適合幼兒學習或題材難以理解的部分可選擇剔除,盡量選擇幼兒普遍能理解和對幼兒的未來發展有所作用的題材進行教學。
目前,我國幼兒園在幼兒美術教育傳統元素培養的實踐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教師應從層次性教學,巧妙利用節氣知識開展教學等方面予以完善,使幼兒既能在美術教育中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又能通過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來加強美術方面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