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磊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理論與方法探索
簡析體育美學在武術教學中的應用
祝 磊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本文通過分析武術教學中體育美學的滲透,通過體育美育與武術的有機結合,達到圓滿完成武術教學和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
體育;美育;武術教學
中國武術是一門獨具特色的藝術,其融健身性、技擊性和藝術性于一體,以其優美的形態和韻律彰顯著武術的勁力和“精、氣、神”,將中華之國粹的博大精深演繹得淋漓盡致。近年來,武術在國人及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作為我國的傳統藝術瑰寶,當前對武術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過去那種傳統的、陳舊的教學方法已經嚴重束縛了武術的發展。武術教學中滲入美育教育,融入富有韻律感和帶有民族傳統特色的優美動作,并通過理論指導及形體美語言美、心靈美的培養,充分發揮出體育美學的育人功能,極大地提升了武術教學的效果,將中國武術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體育美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意識和情操,提高學生對美的鑒賞和感受能力,充分發揮體育中美育的功能,并將其融合應用到武術教學中去,塑造學生的形體、行為和心靈美,達到強健體魄的目的,是武術教學者應認真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美育是指審美教育和美感教育,是為了培養和提高青少年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鑒別、欣賞和創造的能力,從而陶冶其思想情操、提高其生活趣味,使他們在思想情感上全面、健康地發展。教育是由德、智、體、美、勞共同構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體育教學是通過人體運動從事的教育活動,美育教學是通過對美及藝術的感知,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標準,體育和美育有機結合,通過人體敏捷優美的動作、音樂旋律、體育精神來教育、影響、感染學生,塑造學生廣闊的胸懷、堅毅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并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武術是中華民族的國粹,是一項寶貴的優秀文化遺產,具有健身性、技擊性、藝術性,在中國廣為流傳、繼承和發展,并越來越得到國際的贊賞和認可。武術教學在培養和塑造學生心靈和健美的形體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充分認識武術的美學特性,并將體育、美育有機地結合應用到武術教學中去,通過教學,使學生對武術運動的優美形態、鮮明韻味、形式技藝有清醒的體驗和認知,從而塑造美的心靈和健美的形體。
中華武術之所以能發揚光大,越來越被世界所重視和接受,是因為它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功效,而且作為一種獨特的表演藝術形式,能給觀眾賞心悅目的觀感體驗,得到美的享受。武術的精髓在于精、氣、神的打造,武術表演者通過在攻、防演練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優美的形態、鮮明的韻味、優雅的神韻及高深的技藝,依靠動作的姿態、勁力、節奏、精神、造型等要素來彰顯其美學特征。其一是優美的動作姿態。武術套路中的動作姿態指肢體在空間完成動作時所表現出的身體動作、精神神韻等方面的美,具體表現在武術形神兼備的和諧美。長拳中的“虛步亮掌”、太極拳中的“白鶴展翅”、太極的內隱和含蓄、南拳的陽剛于外等,形神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從而達到“形神”兼備的和諧美、武術動作的變化美;武術的每個套路都包含著許多復雜變化,表演者對套路的嫻熟處理和套路的技巧處置會產生美感。武術不同拳術、器械的風格美;不同拳術、器械在動作方法、節奏、勁力要求上風格迥異。例如,長拳要求動作舒展大方;太極拳要求動作柔和緩慢,動如抽絲、步如貓行;八卦掌要求“絲絲如扣、圓活走轉”;槍要求“槍扎一條線”“出槍如游龍出水,入槍如猛虎入洞”,身法靈活多變,步法輕快、敏捷。其二是武術動作的勁力美。其指的是武術中的勁法和力度之美,以豐富多彩、神奇變化的運動特點,把武術的勁力美表現無遺。例如,長拳講用力“協調順暢、力點清晰”,突出造型之美;南拳講“剛勁有力、渾厚沉穩”,富有“陽剛之美”;八卦掌以轉換貫穿始終,富有“陰柔之美”。其三是武術鮮明的韻味美。其指的是武術運動中和諧、整齊、富有節奏的美,似樂曲高低抑揚頓挫,給人以鮮明清晰的變化觀感享受。其四是武術別具的神韻美。武術講究的是精、氣、神的作用,神韻是表演者意向、情趣表現的高層次意境,一拳一腿、一招一勢,神隨形轉,形隨意動,稱為“神、形、意”的高度統一,如“金雞獨立”“白鶴亮翅”“金雞報曉”“朝天一柱香”等,神形統一體現武術運動的神韻美,給人以美的感受。其五是武術的形式與技藝美。中國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容豐富,各種拳術、器械,在技術特點和風格趣味上各具特色。不必說南拳的陽剛之美和通臂拳的氣勢之美,也不必說八封掌的陰柔之美和長拳的造型之美,更不必說象形拳的詼諧之美和太極拳的逍遙之美,就說各種拳術及他們極具特色的變化,如“大鵬展翅”“白猿獻果”“獼猴攀枝”等,就能把中國武術的形式美表現得栩栩如生、淋淋盡致,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讓觀者得到美的享受。
在武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堅持滲透美育教育,勇于創新教學方法,大膽改革教學手段,力求通過新穎活潑和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在武術教學中著力挖掘潛在的美育教育,讓學生去感悟美、發現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有引導學生真正領略了武術的精髓要義,用武術所彰顯的美來教育和感染學生,才能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塑造,培養正確的審美意識和鑒賞能力。第一,武術教學中要始終加強理論學習和指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武術理論內容博大精深,教師要加強武術理論的傳授,可通過課堂講授和專題講座,也可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形式,聘請武術專家講學或到先進地區培訓學習,使學生掌握熟練的武術理論,并引導學生善于挖掘和發現武術中所蘊含的各種各樣的美,讓學生真正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真正地認識武術,崇尚武術。讓武術所彰顯的精、氣、神來帶動和感染每一個學生,始終不忘“東亞病夫”的恥辱,激勵自我、挑戰極限,把中國武術不斷發揚光大。第二,武術教學中要始終滲透形體美教育,做到體育與美育的有機結合。當今體育教學中對形體美的訓練重點體現在對體形、骨骼和肌肉的鍛煉上,而在武術鍛煉中能起到更為良好的效果?!吧倌陱娔酥袊鴱姟?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一個健美的體格和強健的體魄對人和國家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武術教學中,要注重武術基本功的訓練和武術美學的培養,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武術的魅力給人身體和精神帶來的正面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從心里面真正地接受武術,產生強烈的學習武術的欲望,掌握武術技能,提高生理機能,通過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滋養”,來達到強健體魄的目的和效果,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第三,武術教學中要始終滲透音樂教育,不斷陶冶學生心靈。在武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男兒當自強》《中國功夫》等音樂不失時機地融入到武術教學中,或者將一些韻律感較強的音樂融入到課堂的準備活動、武術練習中,使音樂的節奏和人體活動達到適宜的協調,使學生在美的情境中得到愉悅的學習和鍛練。第四,在武術教學中要始終滲透言傳身教,培養學生美好心靈。武術教學中,教師要言傳身教,以良好形象感染學生。課堂講授要言簡意賅、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感。同時,教師要愛崗敬業、吃苦耐勞,以英勇頑強的優良品質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去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堅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道德觀念和正確的審美觀。
武術教學的各個環節無不滲透著美的因素,教師要善于充分挖掘武術中的美,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去營造美的氛圍和環境,使學生在武術學習過程中時刻感受到美的熏陶,從而更好地發揮體育美育在武術教學中的育人功能,使武術教學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
[ 1 ]李向東.論美學在武術教學實踐中的重要性[ J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5(5):187-188.
[ 2 ]延保東,魚瑩.淺談多媒體技術在武術教學中的應用[ J ].教育與職業,2007(8):167-168.
[ 3 ]肖偉.淺談音樂在中小學武術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3):100-101.
[ 4 ]曹利丹.淺議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傳承[ J ].內江科技,2016(8):125-126.
[ 5 ]馬渤.武術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優勢分析及前景探索[ J ].才智,2016(26):131.
G852
A
1674-151X(2017)01-08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1.045
投稿日期:2016-11-24
祝磊(1984—),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武術、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