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凡
(九江學院藝術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5)
管樂團排練及訓練方式的分析與研究
陳 凡
(九江學院藝術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5)
研究了管樂團排練及訓練的基本方法,并在教學改革背景下,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旨在通過訓練方法的創新,彰顯學生的個性化,注重管樂團學生之間的協調能力,為管樂團演奏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管樂團;排練形式;訓練方法;價值分析
伴隨教育體系的革新,素質教育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通過音樂教學,可以在培養學生專業文化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審美藝術,充分滿足學生綜合發展的需求。管樂隊組建中,其入門相對簡單,而且學生績效訓練能力提升較快,所演奏的管制樂器聲音有力,而且音色圓潤,由于其演奏形式的多樣性得到了學校以及學生的關注。因此,對管樂團排練及訓練方式進行了分析,核心目的是通過教學方法的有效整合,提高訓練的整體效率,滿足樂隊的發展需求。
對于管樂團而言,由于樂器構造的不同,質量不同,演奏人員的水平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演奏中經常會出現音高不同的現象,因此,在管樂隊的排練以及訓練中,需要教師認識到這一因素,對樂團成員的演奏音準進行訓練,通常狀況下,其訓練方法包括以下幾點內容:第一,定音前音準的訓練。在排練之前,需要團隊成員對樂器本身的音準狀況進行調整,同時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調整,從而使演奏的音準達到應有的高度,使學生在訓練及演奏中能夠更好的判斷自己的音準。第二,在音準訓練中,需要通過對不同樂器及音區的區分,進行演奏合作,例如,在木管樂器演奏中,長笛、單簧管可以進行同度音階的練習方式;銅管演奏中,圓號、小號可以作為同度音階進行練習,而長號以及樂器可以作為八度音階讓學生進行練習[1]。因此,在演奏以及弦時確定中,應該對音準進行整合,演奏中需要對和弦聽音感進行有效調整,并要求演奏旋律的一致性。第三,延長音的音準問題。在延長音演奏中,由于樂曲通常會遇到節拍較長因素的影響,在一些高音區演奏中,其演奏的時長相對較長,而且,也要求演奏者力度掌握合理,所以,在管樂器演奏中會出現不同的演奏問題,一種是保持演奏聲音的高度,并弱化漸變的力度,但是無法保持演奏的節拍,演奏者需要保持氣息不變,另一種是在保持音的時值狀態下,進行減弱力度的變化,當高音保持不住時,需要逐漸降低。因此,在訓練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進行兩種因素的分析,要求學生在演奏中既要保持氣息的均勻性,也要保證聽覺的敏感性,從而達到音準穩定的最終目的。
對于節奏而言,是音樂演奏中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音樂演奏構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排練中,需要保證嚴謹、準確的態度,樂隊需要通過對節奏的控制進行作品的演奏[2]。當遇到困難的節奏型演奏時,可以將節奏念出來,并按照節奏的拍子拍出來,最后用樂器進行演奏。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第一,對起拍點的反應,需要保持整齊性及統一性;第二,對各種速度的反映需要一致;第三,對于演奏中的難點應逐一克服,不能急于求成。第四,對于密度大的節奏,快速演奏時需要防止趕拍。通過對這些注意事項的分析,可以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曲目的演奏,提高管樂團音樂演奏的專業性,使學生專業音樂素養得到綜合性的提升。同時,在對不同樂器演奏中,需要讓學生掌握不同樂器音色、音準的差異性,并通過對比分析,使學生更全面的掌握音樂的演奏技巧。例如,在節奏過快的曲目演奏訓練中,學生會出現錯位的現象,針對這種問題,需要強調音樂演奏的節奏性,讓學生通過協調、配合,進行專業的訓練,在學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之后,再提高演奏速度,從而達到既定的音樂演奏效果。通過對這些專業節奏的訓練分析,可以讓學生對管樂教學中的抽象概念有更為全面、直觀的認識,而且也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形式的理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為演奏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3]。
由于管樂團作為一種集體的藝術活動,通過音樂排練、演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團隊精神,樹立合作目標,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多的注重音樂感受,為學生音樂表現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在管樂團中,不能出現個人主義形式,所演奏的音樂、音準以及力度,都不能出現過多的個人色彩,領奏人員除外。通過長期性訓練的管樂團,他們可以具備良好的集體控制能力以及對音樂的整體性認識,使學生在自我表現的同時實現音樂作品的完整展現,滿足團隊音樂演奏中的協作需求。與此同時,在進行管樂團訓練中,可以讓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世界觀。教師在進行樂器演奏示范中,可以更好的觸動學生的價值觀念,震撼學生的心靈,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管弦樂所演奏的作品具有節奏激昂以及亢奮性的特點,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滿足自身對音樂的需求,并逐漸形成樂觀、豁達的價值觀念,從而使學生對管樂器的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實現學生良好價值觀念的形成[4]。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通過管樂團排練及訓練方式的整合,可以將學生作為主體,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訓練方法的構建,從而使學生在專業的訓練背景下得到能力的提升。同時,在訓練中,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價值,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滿足教學的基本需求。
[1] 張宇.淺析管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與探索[J].赤子,2015,19:274.
[2] 徐凡.管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與探索[J].當代音樂,2015,21:83-84.
[3] 劉柳.基于學生心理需求的管樂訓練教學探究[J].藝術評鑒,2017,12:85-86.
[4] 陳瑋.試論高校音樂教育中的管樂教學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12,23(05):111-115.
陳凡(1985-),女,江西九江人,九江學院藝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器樂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