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雨思
(東北師范大學,吉林 長春 130024)
重塑傳統影視文化 傳承優秀影視音樂
——從近年來《國劇盛典》的舉辦看傳統優秀文化的活態傳承
盧雨思
(東北師范大學,吉林 長春 130024)
影視音樂視為影視來服務的,而影視劇又是為塑造人民滿意的靈魂劇,為建設高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服務的,因此,做好對影視音樂的把握和探索,也就是做好了“重塑傳統文化 傳承優秀音樂”的目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帶領下,我們一定能夠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偉大勝利!
國劇盛典;紅顏劫;九兒;月圓花好
不得不說,由安徽衛視、光線傳媒合辦的歷屆《國劇盛典》是非常卓越的一臺綜藝節目,不僅是全體中國電視人來總結成績、展望未來文藝走向和目標的走向,而且更是中國老百姓感受文化復興的最直接的平臺。由于專業的特點,在這里,筆者一則是從《國劇盛典》中的影視劇題材之特點來證明這一點;更重要的是從影視主題曲的精彩展現來證明這一點。接下來,筆者就帶領大家一起梳理近幾年來安徽衛視《國劇盛典》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影視主題曲。
2013年《國劇盛典》,《甄嬛傳》之《紅顏劫》(姚貝娜 演唱,劉歡 制作)《紅顏劫》纏綿悠長,深情動人,具有濃郁的中國風。演唱者姚貝娜成功詮釋了這首古意盎然、氣韻悠長的歌曲,姚貝娜在歌曲里體現出來的寬廣的音域、清越的音色以及高低音之間的自如轉換都令人贊賞。“斬斷情絲心猶亂,千頭萬緒仍糾纏,拱手讓江山”這樣的歌詞配上動人的音樂旋律,再經由姚貝娜的歌聲詮釋,讓人不禁陶醉其中。
這首歌曲是崔恕與劉歡兩人合作寫就的,專門邀請到了當時已經患癌的姚貝娜,姚貝娜在病事稍好些就欣然走進錄音棚。歌曲中國風濃郁,用到的調式為D宮羽調式,對于此首歌曲的分析,可以從三個層面展開:
首先,觀眾接觸到歌詞時,就會自覺不自覺地進入特定的歷史階段:“斬斷、拱手、低眉、禍福、天機、交織、癡、亂”等一系列的名詞或者動詞反映了濃濃的古中國風;歌詞在結構形式上除了前兩句是七言外,都是五言,一韻到底,一共有十句,古意盎然,氣韻悠長,完全展現了《甄嬛傳》里所要表達的宮廷爭斗背后的哲學邏輯以及帝王感情的核心要義。
其次,從作曲來說,音樂全能制作人劉歡老師也是為之精心打磨:全曲基本上是五言結構,每一句都相當規整,因而在旋律的變化上,如何配合得了歌詞的感情變化,這是一大難題。劉歡老師采用的方法是采用民族調式D宮羽調式,這樣給人的感覺就不會不中不西,不會不倫不類。在第五句“禍福輪流轉”和第八句“交織悲與歡”分別采用了中國古代的雅樂音階之“清角”作為變化音,使得歌詞的規整并不影響整個歌曲的流動性,而變化音的加入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一點,在他對青年歌手霍尊《卷珠簾》原版的修改中,也可以窺探一二。我們現在很多的歌曲并不能很好地將中國音樂體系的基本理論運用到實踐中,還是一窩蜂地跟著歐美走,這一點是最不可取的,劉歡老師以自己的實力與實踐無可爭議地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當然,有的人也可以將這兩句理解為臨時性地轉換到了E宮和A宮,但筆者以為,由于轉變很快又恢復到了D宮羽調式,因此,不大容易看出兩句具體是哪種民族調式。
第三,配器制作的精良以及姚貝娜完美的演繹:風鈴空靈,有古代的金石之聲;古琴和洞簫,則使人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古代,回到了對文人對宮廷的想象之中;而姚貝娜則是音域寬廣且純粹高音與低音之間的轉換猶如在山間翱翔的雄鷹,可以直上云霄,也可以一躍而下,絲毫沒有維和之感,清麗有力,收放自如;因此,對于2013年的電視劇主題音樂,《紅顏劫》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張王牌。
2014年《國劇盛典》,《北平無戰事》之《月圓花好》(周旋原唱 范煙橋作詞,嚴華作曲,周璇演唱,是古風歌曲的經典之作,后經多人翻唱經久不衰。)眾所周知,“吳文化”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月圓花好》則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中國特有的江南水鄉“哀怨、柔弱、精致、迷離”的江南文化)《紅高粱》之《九兒》(韓紅、胡莎莎 演唱 阿鯤制作)。
對于2014年的國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說,與其說是《北平無戰事》、《紅高粱》成就了《月圓花好》和《九兒》,不如說后者成就了前者: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與文藝工作者的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的講話,為文藝工作者創作“塑造高尚靈魂”的作品指明了方向,從此以后,中國的文藝工作者越來越有使命感,越來越堅定地走文化自信的道路。小家組成大家,大家成就小家。因而,家國天下之情是如此的緊密,英雄不再臉譜化,而是有血有肉,其中:首先,《月圓花好》不僅僅表現了民國時期以上海灘為代表之一的吳文化,而且在《北平無戰事》一劇中,每每出現其中的旋律,對于銀行家“方步亭”來說,不啻為國民黨反動統治垮臺前的鐘聲,共軍已經兵臨城下,柔弱迷離的靡靡之音不就是就秩序即將結束的最好注腳嗎?其次,對于《紅高粱》里的《九兒》就曲式結構來說,《九兒》只有短短的四句體“起、承、轉、合”的特征十分明顯,完全符合中國民族音樂對于趨勢結構的內在要求;就歌手而言,韓紅的唱法大氣,而胡莎莎作為另一名主唱,情感爆發力強,灑脫深情;從配器的角度來說,《九兒》并沒有因為是中國鄉村傳統抗日影視劇的題材而放棄西洋小提琴的配樂,小提琴銀色細膩,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非常適宜于表達和模擬人聲。
2015年《國劇盛典》,《瑯琊榜》之《紅顏舊》則是傳承了中國古典水墨畫的代入感,令人在第一個音符、第一句歌詞聽后就能夠感受到江左梅郎與霓凰郡主的生死情感,家國天下,責任與愛情,通過《紅顏舊》這首音樂得到了精致的體現,現代的街拍與二胡的模擬人聲在伴奏背景上渲染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
2016年《國劇盛典》,《海棠依舊》之《海棠依舊》(廖昌永演唱)與《長征大會師》之《信仰的光芒》(韓磊 演唱)分別是由通俗與美聲兩大著名歌唱家親情演繹,激人奮進的旋律,使人不由感到,身在當今的中國是多么的幸福,今天的生活離不開黨的領導,離不開幾十年浴血的奮戰!
繼承先輩們的意志,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周圍,創造出更加能夠反映時代的文藝作品,潛下心來,研究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并在各自的領域內將其發揚光大,是每個音樂人的責任,也是筆者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