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佳男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048
論刑事偵查階段的人權保障
魏佳男*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048
隨著社會發展的進步,世界各國對人權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與人權相關的法律規定也不斷完善,雖然我國對人權的認識起步較晚,但是對人權保障的推進也越來越重視,并結合中國的國情制定了相關的法規,在刑事偵查階段,由于犯罪嫌疑人受到國家公訴力的追訴,人權很容易受到限制和侵害。對于刑事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人權保障的研究,將有助于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的進步與發展和刑事訴訟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刑事;偵查階段;人權
(一)刑事偵查階段的人權保障釋義
刑事訴訟中的人權保障就是如何將法律所規定的人們的各種基本權利,通過制度化將其現實化,達到我們保護人權的目的。
(二)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人權保障的必要性
保障犯罪嫌疑人在刑事偵查階段人權才能確保刑事訴訟程序的公正性,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懷疑犯罪或受刑事指控,在刑事程序中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利,也就是賦予犯罪嫌疑人與國家偵查機關相抗衡的能力和機會,使其有效抵御國家權力的非法侵擾,能夠減少錯案,冤案,提高偵查破案,打擊犯罪的效率,維護社會的穩定。
(一)我國刑事偵查階段人權保障存在的問題
1.制度上的問題
我國《刑事訴訟法》雖然歷經數次修改、完善,但是沒有完全確立無罪推定原則。導致不少辦案人仍然固執的認為只要獲得的證據是客觀的,即使采用非法手段進行獲取也是可行的,使得采取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收集證據的情況屢見不鮮。
2.司法實踐上的問題
在司法實踐中,辦案人員往往只重視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證據,卻忽視對犯罪嫌疑人有利的證據。甚至許多證據是通過刑訊逼供、非法搜查、扣押和威脅欺騙等非法手段獲取的。尤其是在證據搜集階段,偵查機關經常會濫用權力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扣押,并對其住處進行非法搜查。嚴重侵害了犯罪嫌疑人的財產權,隱私權和通信自由權等基本權利。
3.司法監督上的問題
我國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人權容易遭到侵害的原因之一是司法監督環節上的薄弱和缺失。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公安機關采取除逮捕犯罪嫌疑人以外的強制措施時,都不需要另外的國家機關的批準。同時,負責審查逮捕工作的檢察院,因為和公安機關有著同樣的立場,在判斷時也可能難以保持客觀。
(二)我國刑事偵查階段人權保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立法不完善
《刑事訴訟法》的有些規定過于籠統,如第43條雖然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但是卻沒有具體指出如何界定辦案人員是否采用了上述的非法手段。導致犯罪嫌疑人無法采取有效措施證明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2.司法審查制度的不完善
在我國,針對侵犯犯罪嫌疑人人權的審查沒有中立的國家機關進行監督和控制,除逮捕之外的所有偵查措施均由偵查機關自行決定,導致偵查權缺少必要的制約和監督。而具有法律監督權的檢察機關,與偵查機關實際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同樣有侵犯犯規嫌疑人人權的風險。
(一)新刑訴法對犯罪嫌疑人人權保障的突出特征
1.人權保障措施的具體化
新刑訴法對偵查階段的許多措施做出了詳細修訂,法律規定的具體化,細節化增加了可操作性,降低了偵查機關的自由裁量權。
2.給予犯罪嫌疑人與偵查機關平等對抗的權力
犯罪嫌疑人與擁有強大偵查權力的偵查機關相比,顯然處于弱勢地位。新刑訴法把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從審查起訴階段提前到偵查階段。
(二)新刑訴法對偵查階段人權保障的推進
1.引入“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新刑訴法第50條增加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對源頭上防止刑訊逼供,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權具有重大意義。
2.強化了強制措施的規定
新刑訴法首次對監視居住、取保侯審適用條件分開規定且更加細化,可以減少兩者被偵查機關混用的可能。拘留、逮捕程序也更加科學,嚴格了通知家屬的義務。對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和逾期強制措施的處理都做出了修正。在法律規定上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正當權益不受非法侵害。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新刑訴法在偵查階段對犯罪嫌疑人的人權保障有了顯著的進步,刑事訴訟法的大規模修改,可以看出我國不斷實踐落實人權保障的憲法原則性。同時,也要求偵查機關加強對犯罪嫌疑人人權保障的重新認識,認真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真正做到文明執法,科學執法。當然,新的刑事訴訟法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法制事業不是一蹴而就的,法律的修改應當與國情相適應,不斷完善。最后,筆者認為,法律的關鍵在于有效實施,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法律,才能使我們的法律充滿生機。
[1]吳永.論修改后刑事訴訟法視域下的人權保障與檢察機關偵查隊伍建設.
[2]李瑩瑩.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人權保障制度研究.
[3]崔會娜.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人權保障研究.
[4]馬靜華.偵查到案階段的人權保障制度研究——實證與比較法上的考察.
[5]張玲.論刑事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權利保障.
魏佳男(1992-),女,河北張家口人,西北政法大學,法律(非法學)研究生。
D
A
1006-0049-(2017)17-0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