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興 金少英
西安航天動力技術研究所,陜西 西安 710025
新時期航天產品科研生產管理模式研究
張佳興 金少英
西安航天動力技術研究所,陜西 西安 710025
進入新世紀之后,“和平與發展”這兩大主題伴隨著世界各國的發展及前景,我國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處于深入變革之中。特別是進入“十三五計劃”的開局之后,伴隨著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以及響應國家在新時期國家發展戰略的要求,特別是航天工業,以舊時以科研為主線的傳統發展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新時期新事態下的發展任務的需求,正因為如此,所以國家有關部門航天工業的研制單位需要將以前的僅單純地以科研方式的發展方式向以科研與產業并重的發展方式盡快轉變,而與此相關的航天工業管理模式也有需要轉變進行轉型。我國現階段存在著機構模式,資金管理,以及航天有關部門企業管理問題以及國防科技模式調整等諸多問題。我國需要對有關部門內部進行結構調整以及內部重組,這對我國日后的發展以及面對新時期的挑戰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新時期;航天產品;科研管理模式
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但是仍然以“和平與發展”這兩大世界主題緊緊圍繞展開。全面熱戰的可能性極具降低,局部熱戰具有一定的可能性。隨著這回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戰爭未來的發展趨勢必定向著高科技化,信息化戰爭方向發展。為了應對這種變化以及面對這種變化帶來的挑戰,在新世紀到來前后,各國以及各地區都積極采取了相應措施來應對這種挑戰,這就包括航空航天等高科技技術領域。我國也受到了這種潮流的影響,我國的國防工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發展,國防武器裝備也進行了相應的現代化建設。航空航天技術事關國家安全以及民生問題,所以在新時期下對航天產品科研生產管理模式進行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航天產品具有產品加工對象多樣化的特點
我國的航天技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發展,在滿足我國航天發展任務的同時,也積極打開國際市場,將我國航天部分的產品銷往國外,獲取了一定的利潤。但是由于國內國際的市場需求不同,所需要的零部件的型號以及尺寸等等一系列問題便接踵而來,各式各樣的零件對我國的航天產品設計以及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航天技術部門對產品進行加工,而被加工產品對象多樣化,尺寸不一,形狀和材料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要求條件都不一樣,對航天產品要求精度的評價也不一樣,所以,我國的航天產品具有產品加工對象多樣化的特點。
(二)航天產品具有零部件加工復雜化的特點
由于國內以及國際需求方面不同以及航天產品本身的獨特性,航天產品的零部件種類數目繁多,基本沒有統一制造的標準件,或者可以稱為通用件的材料或零件,不同材料的硬度以及可塑性不同,所需要的工藝與其相關的產品參數就截然不同,使得與此相對應的加工器材以及加工設備不同,使得零件加工復雜化。所以,航天產品具有零部件加工復雜化的特點。
(三)航天產品具有周期長的特點
由于航天產品屬于高科技產品,所屬技術為高科技高精尖的科學技術,所以每種航天設備的需求量比較低,而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也不多,所以使得機械產品不能得到充分地利用,所以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調整工藝設備,驗收尺寸,驗收產品等等一系列的其他問題等不能增加其附屬價值的產品,造成了航天產品生產效率低等問題。所以,航天產品具有周期長的特點。
(一)航天產品性能低
由于航天產品的特殊性,產品加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可預估的問題,而這也就直接造成了航天產品的質量問題。由于航天產品的制造復雜性所以出現航天質量性能問題的可能性是有的。需求不同,需求并不大,產品的連續性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證,在用計算機進行評估預算的時候也會出現相應的問題,使得質量控制的問題得不到妥善的解決,難以對航天產品的性能進行全過程的有效而合理的控制,以及對產品性能進行進一步的完善與改進。
(二)航天產品的發展模式受約束
舊時的航天產品科研模式在舊的時期舊的形勢下是有效的,例如現有對航天產品型號的需求再有產品生產設計的研發,并且航天產品研制一般來說是由項目帶隊隊伍主導,使得航天產品缺少自主性,缺乏自我規劃的能力,以及對航天產品日后的發展的動力缺乏,更需要說明的是航天產品交付的質量可能還會存在一定的問題,而且航天產品成品交付的日期不定,很可能會拖延,不能按時完成任務。
(三)航天產品的生產力不夠
在舊時的航天產品科研發展模式下,所需要的航天產品從決定制造到產品設計再到產品制造再到產品實驗再到產品驗收,這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完成,而這些不可或缺的步驟大部分是由一個或幾個人去完成。不能否定這種發展模式帶來的好處,這使得研發產品的效率極具增高,但是一旦需求量增大的話,這種舊時的發展模式便不可取,航天產品的發展效率以及發展水平就要受那一個或幾個人的工藝設計水平而定。
(一)對人才進行培訓以及再教育
我國目前現階段大部分的航天研制部門仍然在使用舊時的發展模式,對設計人才的管理也并不到位。為了應對新時期的挑戰,為了跟上新時期的國際形勢的潮流,我認為國家航天產品研制部門研制單位應該創造新型的崗位管理體系,對單位員工要進行二次教育,要優化航天產品的質量,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創造力,要將相應的人才應用到相應的崗位之中,要嚴管質量這一關。
(二)對外部資源要合理運用
在航天產品設計研發之中內部資源當然作為主流,這對設計人員進行工作提供了極大地便利,提供了一定的技術堡壘,但是在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僅僅內部的資源不足以解決航天產品所發生的問題時,相關人員要積極地利用好外部資源,要與外面的設計技術團隊進行友好的交流溝通。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傳統的航天產品發展模式已經難以阻擋國際新形勢的潮流,我國的航天產品模式必須發生改變,對航天產品相關的工作人員的工作模式需要再次進行管理以及改變。以科研方式的發展方式向以科研與產業并重的發展方式盡快轉變,而與此相關的航天工業管理模式需要轉變盡快進行轉型。順應我國“十三五”規劃的新要求,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1]傅賽鳳.高新技術企業的管理模式:集成管理.經濟社會體質比較,2002.3.
[2]李家模.國內軍工科研生產機構運行機制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建議,2000(9):42-44.
[3]張陸洋.高技術產業發展經濟學特性的研究.中國軟科學,2001.3.
[4]林海翔.探尋一條適合軍工企業的發展路徑.現代企業導刊,1998(8):6-9.
[5]許慶瑞,主編.研究、發展與技術創新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
F
A
1006-0049-(2017)17-0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