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晶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福建 福州 350108)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2010年《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適時出臺,旨在大力發展學前教育,讓普通學齡前兒童也有入園的權利,保證學前教育和其他教育一起同步健康發展。意見中指出要把學前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時要堅持科學保教,促進幼兒身心發展。
2012年10月,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南》中將幼兒的藝術(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培養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其中,多方面促進學齡前兒童全面綜合健康發展,同時指導學前教育機構按照指南進行科學教育。
如前所述,從國家、省級層面來看,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和支持力度空前升高,各地針對學前教育的指導文件紛紛發布,但實際在落實文件中,發現對幼兒舞蹈教育的重視力度仍然不足。究其原因,作者認為對學前舞蹈教育的重視無法落地的主要原因在于兩個方面,第一是地方政府和學前教育舉辦機構對學前舞蹈教育的認識不足,其次是學前舞蹈教育必須的軟硬件無法做到同步。作者首先認為再次回顧學前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尤為重要。
舞蹈不同于美術,舞蹈是一種集合聲、畫在內,動、靜結合,燈光、服飾全方位融合的一項綜合性藝術類型,是需要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舞蹈的思想和靈魂,需要舞者從多方面理解并感受舞蹈的美,這也有助于提升綜合審美情趣。
舞蹈的內涵,意境等都是通過舞者的肢體和表演藝術在集合燈光、舞美等一體的舞臺環境中體現,舞蹈的環境本身就是健康、積極、優美的,在其中進行的舞蹈排演也都是積極向上,健康活潑的,為學齡前兒童形成活潑大方、開朗向上的性格做好鋪墊。
舞蹈藝術在表演的同時,需要舞者將個人對舞蹈背后的故事的真切主觀感受通過藝術的表達形式展現在觀眾面前,也就是集合了從原型——內化——加工——展示的各過程,每一個過程都需要發揮個人主觀思維,因此在學前兒童舞蹈教育中,通過舞蹈可以有效地給幼兒留下一個可供自由發揮的想象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到發揮,智力發展就具有了載體應有的發展。
學前舞蹈雖然是舞蹈中的一個分支,是針對學前兒童開展的一項專門性的教學內容,但存在的問題也較突出。主要由:課程目標還不夠明確、評價課程方法單一、學生基礎較差、教學課時較少等。劉蕓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把握專業要求,突出主要內容,要抓好基本功訓練,加強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學習,加強幼兒舞蹈劇目排練和編導訓練。增加教育實踐環節、改革舞蹈考核方式、適當增加舞蹈課教學課時數、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加以解決。此提法有較強的科學性。
從中國知網收錄的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學前舞蹈有關的文獻數量變化情況,可以看出,我國學前舞蹈教育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加,并在2015年達到頂峰,這與我國有關學前教育方面的政策完善密不可分。
岳娜在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實踐與改革的研究中提出要明確學齡前兒童在各年齡段的幼兒舞蹈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比如在小班,著重解決肢體的“單一律動”,以加強節奏感為目的。在中班,著重解決幼兒肢體的“復雜律動”,培養與音樂節奏相適應的感情。在大班,要重點強化學齡前兒童的表演舞練習,培養舞蹈的興趣和愛好。這種建設性的意見對于學前各個階段的舞蹈教育有著指導性的作用。
孫麗娜在對舞蹈教育對幼兒身心發展重要性研究中提到,在舞蹈教育中,幼兒舞蹈有助于幼兒的身心發展,體態的塑造,肢體的靈活性和柔韌性的提高等,提出應該給予充分地重視。
盧石磊在對我國學前舞蹈教育現狀及發展新方向的研究中,提到我國學前舞蹈教育存在著以下的不足,如父母怕孩子在舞蹈訓練中吃苦,或者認為進行文化學習比舞蹈學習重要許多,因此忽視對幼兒形體的訓練,也有部分幼兒園對于舞蹈教育的不重視,加之部分幼兒園缺少舞蹈教師,受過專業舞蹈訓練的教師少之甚少,在教學中學前舞蹈教育理念也有些老化等等,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此分析,筆者認為也較為全面。
東北師范大學梁好在對學齡前而舞蹈教育中應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元素進行了研究,全方位對學前兒童民族民間舞蹈的認知能力、接受能力進行了分析,他認為,兒童對于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這個項目比較陌生,可以通過以下的途徑對幼兒進行中國傳統民間民族舞蹈教育。
盧石磊認為幼兒園應該重視舞蹈教育的發展,要加大投入的力度,要優化舞蹈老師隊伍,要制訂科學的符合幼兒心理特點教學計劃,要對幼兒的舞蹈水平進行分層次教學。
在住建部和發改委2016年聯合發布的《幼兒園建設標準》(建標175-2016)中,明確指出,幼兒園要有綜合活動室,以供幼兒分班或集體開展音樂、舞蹈、體育活動和大型集會、游戲、親子活動、科學育兒等活動,且6班及以上規模的幼兒園至少要設一間。同時按《幼兒園玩教具配備目錄》標準要基本配齊教玩具,要求每班有一臺風琴或電子琴,有條件的配備鋼琴,要配備必備的設施設備。根據上述規定,幼兒園要開設必要的舞蹈課程,就需要有必需的場地、設備、器材等作為保障。
對于師資方面,可以采取兩種方式引進學前舞蹈專業師資,可以直接才從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招聘復合條件的幼兒舞蹈教師,或從社會民辦幼兒培訓機構聘任符合條件的專任舞蹈教師。第二種方式也可以加大對原有的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和素質提升,采取脫崗外出培訓、引入師資培訓項目等多種方式,不斷提升師資的專業能力。
如前所述,學前舞蹈教育需要承擔著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的責任,但作為受教育的個體,盡管是學前教育,也還需承擔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從接受傳統文化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再到不斷發揚傳統文化。對于幼兒舞蹈教育,就需要將這種傳統文化的教育根植在舞蹈當中,將傳統舞蹈的技藝、表現形式等與學前教育結合起來,不斷延伸、變換,編排各種適合學前教育的中國傳統舞蹈項目。
在資金方面,學前兒童的舞蹈教育一定需要幼兒園舉辦者投入一定的資金,以方便購買教具、服裝、設備、道具等。如資金不允許,政府可采取引入民間資本,采取PPP合作等方式進行投入。其次,在職稱評審方面,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幼兒舞蹈教師職稱評審中的政策支持,允許并且支持學前教育舞蹈教師將參加的比賽、輔導的舞蹈項目折算為相應的專業技術成果,減少對論文、業績成果等的剛性要求。
[1]周璐璐,楊晶麟.當下學前兒童舞蹈教育現狀分析與思考[J].當代音樂,2017,01:66-67+70.
[2]方可兒.學前兒童舞蹈教育與幼兒心理發展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6,35:201-202.
[3]邱海云.學前舞蹈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9:260.
[4]王程芳.學前舞蹈教育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藝術科技,2015,28,09:286.
[5]周晶.關于學前舞蹈教育的一些思考[J].黃河之聲,2012,10:61-62.
[6]盧石磊.淺談我國學前舞蹈教育現狀及發展新方向[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