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偉
(江蘇省演藝集團交響樂團,江蘇 南京 210002)
大管演奏者的素質與修養研究
于大偉
(江蘇省演藝集團交響樂團,江蘇 南京 210002)
大管是交響樂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管演奏者的素質與修養高低,會對交響樂隊演奏效果造成極大程度的影響。文章通過分析大管在交響樂演奏中的特征體現,對大管演奏者所應具備的素質與修養展開探討,旨在為如何促進大管演奏者素質與修養的有效提升研究適用提供一些思路。
大管;演奏者;素質;修養
大管誕生于16世紀的意大利。近來了,隨著大管不斷與國人社會生活、審美習慣的有效融合,越來越受到大眾喜愛。大管演奏者作為交響樂隊的重要組成人員,大管演奏者的素質與修養高低,會對交響樂隊演奏效果造成極大程度的影響[1]。對于大管演奏者而言,唯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方可在交響樂隊中發揮有效作用,方可為交響演奏貢獻自身的藝術才華。由此可見,對大管演奏者的素質與修養開展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大量耳熟能詳的交響樂作品中,大管均得到廣泛的運用。大管憑借寬廣的音域,形成了多樣豐富的音響效果轉變,為廣大作曲家所推崇。例如,貝多芬便在其創作的九部交響樂作品中為大管設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交響樂演奏中,大管音域寬廣,可在各個音區表現出各式各樣的音色色彩。就好比,在高音區,大管有著頗具戲劇表現力的音色,音色可呈現出哀痛、憂傷等情感特點,通常用于對嚴肅情感的表達,尤為適用于丑角的刻畫,因而大管常常被常作為管弦樂隊中的“小丑”;在低音區,大管音色表現力會出現極大的轉變,音色低沉厚實,不僅可表達愁悶的情緒,還可表現出風趣俏皮的效果[2]。正是憑借大管變化多樣、豐富多彩的音色特性,使得其長期以來在交響樂演奏中均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由于大管樂器有著變化多樣的音區特征表現,可用于演奏多種不同的交響樂作品;寬泛的音域及豐富的音色,使得其演奏效果可滿足各種交響樂作品的表達需求,進而可更好地與交響樂作品相融。憑借其多元的演奏方式及音色表現力,如此均為交響樂作品演奏效果提升創造有力基礎,確保交響樂作品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內涵得以更為充分地表達。正是由于大管樂器在交響樂隊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使大管成為一種演奏難度十分大的樂器,在或伴奏或獨奏期間往往要面臨相對難的樂段,這已轉變成現階段交響樂隊衡量優秀大管演奏家的一大標準。由此可見,大管樂器對大管演奏者素質與修養提出了十分嚴苛的要求。
對于大管演奏者而言,如果要想在交響樂演奏中發揮良好的作用,務必要將自身所具備的專業素質擺在首位。不管是大管演奏本身,還是交響樂作品演奏,均對大管演奏者專業素質提出了十分嚴苛的要求。在大管演奏中,演奏者應掌握良好的專業理論知識及專業嫻熟的演奏技巧,唯有如此,方可切實確保演奏者演奏水平,憑借優質表現完成對大管的演奏,并為交響樂隊演奏成效共獻應有的力量。
鑒于此,在大管樂器學習訓練期間,演奏者要不斷強化對專業理論知識及演奏技巧的學習,使自身專業素質得以有效提升。與此同時,依托理論鞏固演奏基礎,依托演奏增強理論相關知識,在演奏實踐中不斷積累豐富演奏經驗,使自身專業素質的進一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大管演奏者而言,此方面的學習錘煉過程應當是貫穿演奏者職業生涯的。唯有不斷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才能在前所未見的困難與問題面前做到從容應對[3]。
除去對大管演奏者專業素質方面的要求,演奏者自身具備良好的音樂素質同樣十分重要。某種意義上而言,不管是大管演奏者,還是其他樂器演奏者,音樂素質均是一名合格演奏者所必須具備的。音樂藝術是一門綜合、復雜的藝術種類,一方面有著十分豐富的內容,一方面在橫向縱向上均實現寬廣的延伸。交響樂作品作為一個內容極為豐富的體系,需涉及到方方面面內容,諸如曲調、旋律、和聲、節奏等,如果未能形成有效的認識,必然難以確保大管演奏的有序開展。大管是一種西洋樂器,因此大管演奏者需要充分了解西方音樂史的相關內容,顯然這也是演奏者演繹西方交響樂隊的作品所不可或缺的。既要了解大管樂器的由來,又要了解西方音樂藝術的變遷過程、風格、體系等,依托對西方音樂史的了解,以使自身音樂藝術知識框架得到不斷完善。除此之外,大管演奏者音樂素質還可體現在對音樂藝術的自我理解、自我思考上,音樂藝術中的各項內容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依托對音樂藝術的獨立思考,自主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可有助于演奏者對音樂藝術形成一個更為完善的認識。鑒于此,大管演奏者應當在循序漸進的提升中,不斷對自身音樂素質進行培養、積淀,進一步實現自身與音樂藝術的有效相融,借助音樂語言引起受眾的共鳴。
創新是人類所具備的一種認知能力、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充分表現,是促進社會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動力。唯有通過不斷創新,一個人方可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取一席之地。對于大管演奏者而言,應當不斷對自身演奏風格、演奏技巧進行創新,唯有如此,方可在音樂領域中咱穩腳跟。音樂是一門離不開創新的藝術,所以具備創新素質尤為關鍵。伴隨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形成了各式各樣的精神需求,觀賞演奏會便是其中一種。每個人對演奏者的演奏風格有著不同的要求。大管演奏者應當具備多種不同的演奏風格,以滿足受眾各種需求。這便要求大管演奏者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斷推進自身演奏方式方法的創新,進而演奏出為廣大受眾所滿意的作品。
倘若說音樂素質要求的是大管演奏者對音樂藝術的理解、認知,那么藝術素質便在于演奏者在領悟的前提下,對音樂藝術對產生的詮釋、表現,是演奏者掌控音樂藝術表現的重中之重。西方交響樂作品有著不盡相同的氣質、內涵,既有戲劇演變,又有歌劇演變,各種藝術形式對發展演變的藝術可產生不同的藝術魅力,倘若大管演奏者不具備良好的藝術素質,則難以充分表現其具備的美學魅力。舉例而言,莫扎特的作品《第四十交響曲》,作為一部由意大利式歌曲序曲發展演變的交響樂作品,有著十分濃厚的古典悲劇色彩。作品中,大管與單簧管、雙簧管、長笛、短笛等共同組成了木管樂器組,其中大管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倘若大管演奏者不具備良好的西洋歌劇藝術素質,則難以在演奏中切實凸顯部作品的歌劇氣質及美學魅力。鑒于此,對于大管演奏者而言,要想提高自身藝術素質,應當以藝術層面作為切入點,不斷提升自身審美情緒、審美水平,進一步實現對音樂作品美學品質的充分領悟與詮釋。
文學藝術是藝術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眾多藝術門類均是以文學藝術為前提發展而來的,因而一定程度上文學藝術是所有藝術的基礎。對于大管演奏者而言,應當培養自身的文學修養。一方面有助于拓寬演奏者音樂視野,將自身目光不再局限于大管這一種樂器上,或者是某個音樂歷史階段,可以放眼各式各樣音樂作品所處的歷史背景、時代風格,并且可對同一歷史時期其他相關藝術形式、文學思想等內容形成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4]。另一方面,文學修養的培養并不單單是為了提升自身氣質,更應當注重依托對不同文學創作風格特征的認知理解,提高大管演奏者自身創新、開拓能力。大管演奏者要去學習歷史,而不是仰慕歷史的卓越,而是要依托對歷史的認知理解,進一步不斷創新自我、發展自我。
總而言之,大管樂器在交響樂隊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其所承擔的角色、責任,要對大管演奏者提出了十分嚴苛的要求。大管藝術的核心價值不單單是樂器演奏,還要對演奏者素質與修養的培養提升,更要對受眾需求的滿足。鑒于此,有必要不斷鉆研研究、總結經驗,清楚認識大管在交響樂演奏中的特征體現,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強化對專業素質、音樂素質、創新素質、藝術素質、文學修養的的培養,積極促進大管演奏者素質與修養的有效提升。
[1]王春光.大管演奏員的綜合素質[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12):116.
[2]賈海銳.大管在交響樂作品演奏中的特征體現及演奏要求[J].北方音樂,2016,36(10):149.
[3]許奇峰.淺談大管演奏員應具備的素質與修養[J].音樂時空,2014(22):193.
[4]高佳思.淺議新時代背景下對大管演奏者素養提升的需求[J].北方音樂,2016(12):87.
J621
A
于大偉(1982—),男,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本科,三級演奏員,江蘇省演藝集團交響樂團,研究方向:大管樂隊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