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林
(菏澤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山東 菏澤 274015)
鋼琴集體課教學中應用“三結合”模式的思考
李 林
(菏澤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山東 菏澤 274015)
鋼琴集體課是在原有傳統鋼琴教學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電子樂器而實行的一種新的鋼琴教學途徑,在國內高校已經基本推廣和普及。在教學中,如何把多種教學手段結合起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一直是鋼琴教師研究的課題?!叭Y合”教學模式的授課方式既滿足了多人同時教學的需要,又發揚了傳統個別課教學的優勢,體現出一定的優越性,但在實踐中還有諸多問題值得探討。
鋼琴;集體課;三結合
鋼琴集體課的興起源于高校音樂招生規模的擴大,學生數量急速的增加,使得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在全國迅速推廣起來。筆者有幸于2002年參加了中國音樂教育委員會在在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召開的全國高師鋼琴教學改革觀摩研討會,接觸到了在當時屬于前衛型的鋼琴集體課教學。通過學習先進的集體課教學理念,結合我校實際,當年即建設了羅蘭電鋼琴教室。多年教學實踐下來,對這種集體課的教學模式有了一些深切的體會。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是“一對一”,優勢顯而易見,可以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具體輔導,因材施教。小組課相對提高了上課效率,鋼琴集體課則是同時面對眾多學生講大課,無法針對每人的具體問題深入講解。因此,個別課、小組課、集體課可以說各有各的優勢與不足,目前較為行之有效的做法則是將這三種模式融合,形成“三結合”的教學模式。
“三結合”教學模式的初衷就是將各種教學模式和手段的優勢進行互補,既能平衡師生比例失調的矛盾又能發揮傳統鋼琴教學的優勢,因此被眾多高校采用,體現出明顯的優越性。
首先是鋼琴集體課提高了技能課的效率。尤其是在基礎知識的講授上,鋼琴大課受眾面廣的優勢明顯體現出來,比如說對于鋼琴程度較淺的非專業學生,一些入門的知識在集體課上講授節約了老師大量的時間,避免了重復的勞動。
目前的電鋼琴教室普遍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在鍵盤上的示范演奏通過攝像頭投送到大屏幕上,非常直觀,這樣教師同時對全班同學進行指導,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對于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或者有代表性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專門講解,可以使有限的課堂時間變得寬裕,便于學生的理解還可以進行討論,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更為豐富的知識。
鋼琴集體課的形式可以豐富多樣,獨奏、重奏、合奏變得方便而富有樂趣。在集體課教學中,將學生分組,既能互相合作還可以互相促進。同時,將音樂學各門課程諸如即興伴奏、自彈自唱的知識技能有機結合起來,便于知識的融會貫通,使學生的綜合鍵盤演奏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其次,小組課一般由3-5人組成,可以挑選程度接近的學生組成,教師在集體講解的同時又兼顧了每個學生的差異,可有一定的時間檢查每個學生的練習情況,是介于集體課和個別課之間的一種形式。個別課主要是在前面兩種模式上的一種提高,拋開教學效率的因素來說,單獨的個別課應該更加適合鋼琴教學的特點,更能促進學生演奏技能的快速提升,這也是長期以來個別課一直沿用至今的主因。就當前高校音樂學科教學的現狀來看,將三種教學模式結合使用也是最好的選擇了。既照顧到了所有的普修學生,又可以將“尖子”、“ 苗子”進行重點培養。
“三結合”鋼琴教學模式在理論上顯得很完美,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還有很多需要把握的問題,核心即是如何控制三種教學模式的平衡。筆者認為,具體教學模式的應用還是應該以學生的程度與具體的教學目標相結合。
隨著學習的深入,不可避免的也會拉開差距,這時學習提高較快,悟性較好的學生就會有更高的學習需求,每個人也會出現不同的問題,教師再布置相同的作業也不合適,這樣就會影響集體課的教學進度與質量。學生程度的劃分可以參考業余鋼琴考級的劃分標準進行。大致可以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初級主要采用集體課教學,中級采用集體課加小組課教學,高級采用集體課加個別課教學。
目前我們所接觸到的鋼琴集體課教材,大多側重于從師范生的培養出發,更重視鋼琴運用的能力,側重合奏、重奏、即興伴奏、視奏編配等,這些課實際上是與即興伴奏課、和聲課有知識上的重疊,沒有把傳授鋼琴技能作為重點,這樣就有本末倒置之嫌。因此,我們需要對鋼琴集體課做出定位,加強鋼琴集體課中鋼琴技能的訓練,把基本練習、練習曲、樂曲作為學習的中心,而不能和伴奏課、和聲課混為一談,這樣就會偏離鋼琴課的教學目的。
目前,集體課的學生上課規模一般在20-30人左右,集體課可以解決一些鋼琴演奏中的“共性”問題,但不能解決每個人的個性問題。集體課教學雖然不可避免學生之間學習效果的差異,但極大地彌補了個別課教學的不足。在集體課教學中加入小組課和個別課則可以解決大部分“個性”問題。個別課采用傳統原聲鋼琴授課還可彌補電鋼琴在手感、觸鍵等方面的先天不足,感受通過不同的觸鍵帶來的音色、力度方面的變化。
綜上所述,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有其優勢與缺陷,“三結合”教學模式也是教學實踐的自然選擇。在電鋼琴教學日漸普及,電鋼琴集體課也成為高校鋼琴教學改革趨勢的今天,我們只有不斷鉆研教學規律,摸索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音樂創新人才。
[1]陳芳.淺談數碼鋼琴在學前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音樂大觀,2012(08).
J624.1
A
李林(1974—),男,菏澤學院音樂系副教授,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