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琴
西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情感態度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的調查研究*
——以柳林縣鑫飛中學為例
高 琴**
西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情感態度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卻忽視了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基于這一現狀,筆者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在柳林縣鑫飛中學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應用情況展開調查,發現其在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所在,并在調查的基礎上深入訪談,結合教育學及心理學的相關理論與研究來進行探討,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期對中學英語教師如何有效地進行英語教學提供參考。
高中;英語教學;情感態度;應用;調查研究
當前我國英語教學中,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1],它處在課程目標結構中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一同心圓的中心區域,可見它的重要突出地位。雖然國家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早已明確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同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一起并列為基礎教育的三維目標,但是這一新目標仍然在實際操作中進展緩慢。與之相關的理論研究頗多,但多集中在歷史、語文和政治這些科目上。同樣作為人文學科的英語,卻總被英語教學所忽視。基于此,本項目選取柳林縣鑫飛中學高中英語教師為調查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法,對該校在英語教學中情感態度的應用情況進行了調查。
柳林縣鑫飛中學現有21名專職英語教師,教授51個教學班,共3200余名學生的英語課程。情感態度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情況是否與教師個人的情況,如性別、學歷、職稱等有關聯?為印證此猜想,筆者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相結合的形式,試圖探索它們之間的關系。
對調查問卷的統計發現,參與本次調查的21名英語教師中:女教師18人,占了很大的比例,男教師3人。女教師和男教師對情感態度的重要性的認識差異不是很大,不同性別的教師在對該目標是否重要的問題中都選擇了此目標很重要。學歷方面,絕大多數教師為本科學歷(16人),僅有兩名教師擁有研究生學歷,為該校近年來招聘的新教師,統計結果顯示,較高學歷的教師對此問題的認識更深入。就教齡而言,教齡在5—10年的教師占到了一半以上,教齡在15年以上的教師共有5人。教齡不同的教師對待情感態度目標的差異不大,都認為應該重視此目標的實現。采訪中還發現,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齡較長的教師更能很好地在課堂中把握這一目標的滲透和實現。
可見,鑫飛中學的英語教師隊伍以女性為主,以本科學歷的教師為主要教學力量。這些教師在教學中對情感態度重要性的理解,就成為影響該校英語教學中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實現的重要因素。
教師與學生作為教學的雙方,雙方的情感態度都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目前傳統的教學形式仍是該校教學的主要形式,這就決定了教師對情感態度目標的理解和執行,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而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反饋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方面。本項調查選取鑫飛中學高中在校師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調查來了解本校英語情感教學的具體狀況。調查以發放調查問卷為主,輔以訪談,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收回100份,其中有效問卷93份。
(一)教師對情感態度的理解
調查發現該校大多數英語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的了解較為透徹。訪談中發現,該校英語教師隊伍中有超過四分之三的教師為2009年以來的新聘教師,他們大多在師范類高校學習過相關課程。而老教師對于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基本了解或者只了解一點,在該校不是主流。對待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課程目標,86%的教師認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課程目標很重要,筆者深入訪談后了解其原因,發現該校教師的專業水平較高,師范類院校有相應的課程學習,再加上學校不定期的新課程培訓,使多數教師能充分認識到情感態度的重要作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情感態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2]。與知識與技能目標相比,該校部分高中英語教師認為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不太重視。但對于新課標中情感態度的定義與級別描述,多數教師均表示是基本了解的。同時絕大多數教師認為在授課過程中情感態度相關的教學方法的合理適當應用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成績的提高以及人格的培養。同時,學生也表現出對老師的尊重,對學習的熱愛與興趣。可見,情感態度在教學中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3]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情感態度的處理
統計結果同時顯示,該校75%的高中英語教師認為學生對英語課程的興趣非常重要。76%的英語教師覺得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擁有學好英語的頑強毅力和克服困難的意志非常重要。而這些方面的描述很顯然已經涉及到教學過程中,將教授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相結合的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備課、課堂講述、課后鞏固等各個方面都涉及到情感態度的具體應用。
1.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情感態度的處理。問卷統計顯示,本校23%的教師總是在教案中詳細寫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課程目標;56%的教師只是必要時明確寫出該目標;20%的受訪英語教師選擇很少在教案中寫出這一目標。在教學中是否重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的調查中,45%的教師表示會經常在課堂活動中有意識地設計小組或集體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與共享意識,36%的教師只在某些必要的時候有意設計類似的活動。其原因在于在教案中寫出該目標并有意設計實現該目標的課堂活動的受訪英語教師表示在師范類院校的課程中已經逐漸形成了將三維目標都寫出的習慣。只在必要時候才寫出此目標的教師認為,三維目標不是每節課都必須同時出現,而應根據學習材料在必要的時候才出現,并選擇恰當的教學活動來促進它的實現。
2.教師在課程講述過程中對情感態度的處理。在課程講述過程中,超過半數教師表示會有意培養學生的行為規范。65%的教師選擇在課堂上會經常與學生溝通與交流,71%的教師選擇經常借助多媒體手段(如展示圖片、播放影片等)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興趣。調查中發現幾乎所有教師都會盡力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只是根據教學內容,頻率會有所差異。50%的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會特意訓練學生用英語簡單介紹祖國文化,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閱讀材料中英語教師會幫助學生分析語言材料中隱含的情感態度。
3.教師在課后鞏固過程中對情感態度的處理。在課后鞏固階段,本校60%的教師會設計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課本中的話題有更深的理解。訪談中教師表示,影響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課程目標的因素有許多,但85%的教師認為主要是升學壓力,其次是教師個人素質,第三是學校軟硬件的支持,再次是家庭教育因素等其它因素。同時也發現,在課堂上有助于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課程目標的方法有許多,例如:設計多樣的教學活動,有效發掘教材中的情感資源,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以及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等。
總之,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情感態度的處理,以及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英語課程的內容與目標要求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綜合發展的基礎之上,最終使學生能夠提高綜合語言應用能力[4]的教學目標。
以上調查結果表明,情感態度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將此次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結合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的相關理論,我們可以從教師自身和學生的情況兩方面提出以下實施建議。
(一)教師自身對情感態度教學方式的強化
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只有自身對情感態度的相關教學方式方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將其靈活運用,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促使教學良性發展。
1.關注教師積極的情感態度的導向作用,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雙邊互動的過程。就教師自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他們深切感受到,如果自己上課情緒狀態不佳,就無法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情感態度的滲透,甚至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教師積極的情感態度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這就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自身積極的情感態度的實施,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并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及評價方式,不以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適時地刺激強化學生追求自我實現的動機。
2.教師應加強自我學習,熟悉教材脈絡,促進情感教育的實施。部分高中英語教師缺乏有效的技巧和方法,來利用自身情感因素對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教育,這必然會影響到情感態度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加強情感教學的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其次,教師團隊應該多互相聽課評課,從中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然后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最后,教師還要學會每堂課進行教學反思,不僅要對教學內容編排、教學方法、學生知識掌握進行反思,而且要特別注意對教學目標中情感態度目標實施情況進行反思,為上好下一堂課做準備。
(二)教師結合學生情況對情感態度教學方式的具體落實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展開。教師對情感態度的應用要基于學生的具體情況,就需要對學生有深入了解。
1.結合高中生的特點,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高中生情感豐富意志力增強,理想、世界觀開始形成,興趣更加廣泛和穩定,行為的自覺性也更高,這一切都給認知的發展以強大的推動力[5]。同時,高中生思維漸趨成熟,自我意識增強,教師應結合這一特點,對他們進行情感態度教育。基于本校高中學生在文藝體育方面的特長,英語教師可就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給予指導,幫助排練一些有創意的英語節目,在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的情緒反過來也會影響教師自身的情緒,這樣通過情緒的互相感染,造成良性或惡性循環。[6]
2.積極利用課堂資源,有效生成情感態度教育。英語課本是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學生可以通過課本了解到英美社會生活的內容,或者是一些全球性的問題,并能以主人翁的態度為我國的發展有所思考。另外,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他們會對各種他國的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處于叛逆期的高中生試圖以此來“刁難”老師。對于這些看似影響課堂和諧的因素,教師應機智地由此切入教學,順勢而為,利用課堂情境轉入對學生情感態度的教育,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可以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端正態度,教師的教學內容受學生的關注度就會增加,教師情感態度目標的實施也較容易。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首次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文件規定的形式明確提出,為適應這一改變,新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也明確將情感態度列為英語教學的四大目標之一,這充分表明我國的基礎教育重新回歸到“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上來,教育應當承擔對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關懷,這既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歸宿。[7]通過對鑫飛中學英語教師的調查發現情感態度在當前基礎教育階段中的具體落實情況以及出現的瓶頸,通過不斷的實踐以及教師新生力量的注入,相信情感態度在未來的教學中會有更好的實踐。
[1]魏小芬.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情感策略與任務的設置[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1(08).
[2]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王芳芳.淺談高中英語新課程情感態度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09).
[4]雷靜.情感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科學咨詢,2008(24).
[5]楊新.學生逆反心理存在的原因與采取的措施[J].吉林教育:高教,2009(11).
[6]孟燕蕊.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情感教學探究[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05.
[7]李向軍.人文關懷視閾下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9(01).
* 西北民族大學研究生中央專項科研創新項目(項目編號:Yxm2015132)。
** 作者簡介:高琴(1990-),女,山西柳林人,西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論。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