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帆
渤海大學國際交流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韓國漢語協作教學模式下中國教師角色探析
張 帆*
渤海大學國際交流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隨著“漢語熱”的不斷升溫,世界各國都在尋找適合本國學生學習的漢語教學模式。而當前在韓國普遍存在的就是協作式漢語課堂教學,這一特殊的教學模式促使“語言模特”職業的出現,在與韓國本土教師的合作中,中國教師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并最有效地發揮作用,是研究者主要討論的內容。
協作教學;漢語教學;語言模特;角色定位
協作教學,是近年來在韓國漢語課堂上十分常見的一種教學模式,即韓國本土漢語教師和中國志愿者教師共同準備并進行教學的漢語課堂模式。這一模式下,中國志愿者教師主要承擔語音示范、糾正學生發音、與學生練習對話等任務,因而被形象地稱為“語言模特”(李現樂,2009)。中國漢語教師成為“語言模特”有其客觀的原因,如何在協作教學中充分發揮中國漢語教師的作用,與韓國漢語教師共同順利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值得關注和研究。
隨著中韓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和韓國漢語學習需求量的不斷增大,韓國的漢語教學已逐漸普及中小學。漢語課堂不再只存在于韓國高校的孔子學院里,甚至成為當下韓國中學生尤其是初中生的必修課。而漢語教師志愿者教師的出現,為韓國中學生能學習到標準的漢語語音提供了可能性。當下韓國的中學大都申請了中國老師參與漢語教學,與韓國本土教師協作教學,共同完成漢語課堂教學。
當下韓國的協作教學模式主要有三種:(1)韓國教師主導,中國教師輔助;(2)韓國教師和中國教師輪流主導;(3)中國教師主導,韓國教師輔助。
第一種模式,是韓國本土漢語教師主導整個課堂進程,包括課堂節奏的把握和課堂活動的管理,中國原語民教師聽從韓國教師的安排,主要負責語音范讀、糾音、與學生練習對話以及文化課介紹等。在課堂上,由于中國教師韓語水平的限制,所以只能由韓國教師進行主要講解活動,包括詞匯講解、語法解釋、課文發生的語境鋪設和課堂活動規則的介紹等,同時韓國教師還需對課堂秩序進行管理。
第二種模式,是韓國本土漢語教師和中國原語民教師輪流主導課堂教學,在教學中,韓國老師和中國老師互相配合,根據各自優勢,分配不同的課堂時段。一般來說,中國教師負責聽、說、讀、寫的訓練和文化介紹部分,韓國教師負責語法詞匯的講解和課堂管理。看上去似乎與第一種模式下中韓教師的任務分配一樣,實際上大不相同。這一模式下,中國教師在自己負責的課堂環節中掌握主動權,如何訓練學生的發音和讀寫技能,通過何種游戲或課堂活動能讓學生印象深刻并最終實現課堂目標,這些完全都是可以由中國教師自行決定的。而韓國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不只是觀看,同時也負責課堂秩序的管理以及必要的翻譯等。
第三種模式,中國教師成了整個課堂進程的主導者,決定教學內容和計劃、安排組織課堂活動、控制教學進度等。韓國教師只起到翻譯和管理課堂秩序的作用,并配合中國教師展開課堂活動。
筆者有幸在韓國作為漢語教師志愿者參與實地教學活動,通過同在韓國不同地區的志愿者伙伴們了解到,當前韓國的協作教學模式中,韓國教師主導教學的漢語課堂占絕大多數。當然,這一實際情況的存在也說明了它的合理性:國家漢辦每年招募一定數量的漢語教師志愿者赴韓國進行為期一年的教漢語活動,這些志愿者多為國內各大高校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在讀研究生,少數是英語專業,還有極少數是韓語專業。因此,志愿者教師的韓語大都是赴韓之前國家漢辦組織的短期培訓中學到的簡單生活用語等,而韓國中學生多為零基礎的漢語學習者,對漢語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此種情況下,漢語教師志愿者并不能勝任在課堂上獨立教授漢語的工作,尤其是語法的講解和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都需要有豐富經驗的韓國漢語教師來完成。此外,韓國本土教師有著了解韓國學生學習漢語的難點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更能對癥下藥,找到適合韓國學生學習漢語的有效方法。這些現狀反映了韓國漢語教師在教學中更具有優勢,因此李現樂(2009)提出了“語言模特”這一概念,充分說明中國教師充當“語言模特”這一角色的情況并不少見。
韓國自2005年開始要求在全國中小學普遍開設漢語課,2012年首次正式開展與中國漢語教師的合作項目,至今已有4年的時間了,各個中學漢語課計劃的開展也日漸成熟。據筆者所在的首爾地區的志愿者教師們反映,中學生開始學習漢語課一般是在初中二年級或三年級,每個年級大概有8個左右的班級,每周兩到三節漢語課,初中多為必修課,高中個別為選修課,漢語課已經成為韓國中學生當前的主要課堂之一。而中國志愿者教師的加入,也大大提高了韓國中學生學習漢語的質量。
筆者通過在韓的漢語教師志愿者隊伍了解到,韓國中學生多為零基礎的漢語學習者。部分學過漢語的學生,也大多只是在補習班學過簡單生活用語,基礎較差。但恰恰相反,他們學習漢語的熱情卻很高,很多學生對中國文化和漢語感興趣,而中國原語民教師的出現無疑給他們帶來了鮮活的中國文化和漢語學習。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韓國的中學生要學習漢語呢?隨著中韓貿易和投資的迅速增長,具備漢語能力成為韓國一般公司招聘的必要條件。[1](《淺析韓國高中生的漢語教學》)家長和老師也從長遠考慮,對學生學習漢語給予引導和幫助,學校也逐漸開始普及漢語課。在這種形勢下,學生學習漢語的必要性也日益凸顯。而學校為了提高學生使用漢語交際的能力,每年聘請中國教師參與漢語課堂教學,也就出現了當下流行的中韓教師協作教學的漢語課堂模式。
不得不說,中國教師在課堂上的參與給學生帶來了學習漢語的全新感受,以筆者所在的初中為例,學生更喜歡有中國老師參與的課堂,在韓國教師講解漢語知識的同時也能聽到標準的漢語語音,感受到生動真實的中國文化,漢語的輸入量也大大增加。漢語學習不再是課本上枯燥的文字,學生能用剛剛學到的漢語與中國老師交流,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情。
(一)準確定位中國漢語教師的課堂角色
中國漢語教師們在赴韓之前是經過選拔培訓才被派出的,無論有無教學經驗,跨文化的教學環境,陌生的協同教學模式,未知的韓國籍合作教師對他們來說都是充滿挑戰的,在戰勝這些挑戰之后,志愿者教師們意識到自己在課堂上僅僅只能成為一個類似與“復讀機”的角色后,不免失落。因此,如何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對在韓的漢語教師來說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李現樂提出的“語言模特職業給在韓的中國志愿者教師提供了新的思考。“語言模特”是向學生展示自己優美、規范、地道的語言表達和言語行為,為學生提供目的語使用的示范,從而引導學生模仿、訓練;為學生樹立一個言語使用的標尺,讓學生向其靠攏;給學生以美的語言示范,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和欲望。[2](《“語言模特”與韓國高中漢語教學》)這一新概念的提出,使中國志愿者教師們重新認識了自身的角色,雖然韓國的漢語教師在課堂上有著諸多教學優勢,但作為第一語言者,中國教師具備標準的語音,對漢字、中國傳統文化以及當代國情有更深更專業的理解,并且可以給學生帶來最新最接近中國的語言實際的漢語詞匯和中國文化的學習。而我們的目的是讓學生能用漢語進行交際,因此主動和韓國本土漢語教師積極配合,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共同完成漢語課的教學目標才是志愿者教師應該做的。
對韓國學生的調查顯示,只有少數希望中國老師獨立上課,也就是說,大部分學生是接受或認可中國老師與韓國老師一起上課的協同教學模式的。(李現樂,2009)同時,調查也顯示出:九成以上的學生希望與漢語外教有更多地交流,再次說明了中國漢語教師在韓國的漢語課堂上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其教學作用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充分發揮中國漢語教師的教學作用
完成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就該思考如何做好這一角色,充分發揮中國漢語教師的作用了。
1.處理好與韓國搭檔教師的關系,共同做好課前準備。韓國的教學搭檔老師是中國教師在韓最重要的工作伙伴,同時也是志愿者教師在生活上的幫助者。處理好與合作伙伴的關系,才能更輕松更順利地進行課前的溝通,包括雙方如何備課,教學分工,以及針對課堂內容怎樣才能設計一堂有效又不失趣味的漢語課等。在課前準備中,一般中國教師需要承擔的任務是準備發音及生詞部分的教學課件、做課堂教具、準備文化課等。這個時候,中國教師不僅要做到對教材十分熟悉,還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把課件準備得生動有趣,既能讓學生有學習興趣,又能讓他印象深刻。一般教學任務重的學校,為了趕教學進度,韓國教師經常采用直接翻譯的方法講解生詞和課文,PPT上也只是漢字和拼音的展示,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很難集中精力。而中國教師準備的課件有圖片和音頻的配合展示,學生一目了然且很感興趣,這就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省去了在課堂上不斷重復記憶的過程。但要注意在準備課件的時候與搭檔溝通,以便搭檔老師能充分了解課件準備的思路,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準確有效地表達給學生。同時對于有些學校的漢語教材的部分內容并不符合中國當前實際或者對于韓國學生來說過難、過生僻且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的情況,中國教師也應及時發現并與韓國教師溝通,共同商討對教材如何刪減和補充,力求教給學生最純正的漢語。
2.充分發揮中國漢語教師的專業優勢,給學生以最完美標準的語音示范。李現樂提到,語言模特的出現如同廣告刺激消費者一樣,激起語言學習者學習語言的興趣。中國教師參與課堂,給漢語課堂帶來了生命力。學生對中國老師的好奇來源于對中國老師身上所體現的中國文化的好奇,而調查顯示,有六成以上的學生最感興趣的部分就是中國文化,因此學生對漢語課的興趣迅速高漲。這些外部條件也促進了韓國學生的漢語學習,說明了語言模特存在的必要性。
對于語言模特來說,最重要的當屬課堂時間了:韓國學生學習漢語的難點之一就是語音,也是最需要老師指導的部分,語言模特需要發揮的重要作用就是示范標準的漢語語音,學生在模仿練習的時候,中國老師應在教室里走動,對學生的發音及時給予引導和糾正。漢語學習的目的是交際,近年來提倡的“交際教學法”也正是語言模特大有可為的地方,在韓國老師對生詞和課文部分的講解結束后,就進入了語言的操練環節,這時語言模特就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模擬場景,與學生進行對話練習。學生往往對這種真實場景的再現很感興趣,當他們能用學到的漢語與中國老師順利完成對話的時候,對漢語的學習興趣也空前高漲。調查研究中還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學生希望與漢語外教交流,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漢語能及時用于與中國老師的真正交際中,對他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因此在課堂以外的其他時間里,語言模特也應時時嚴格要求自己,將標準的語音、優美的語言示范展示給學生。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學生們即使只會說幾句簡單的問候語,在學校里見到中國老師的時候也會大聲問候,并希望得到回應。此時作為語言模特的中國老師也應及時給予回應,這對學生的漢語學習也會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在文化教學過程中,中國教師的課堂漢語輸入量是最大的,這時就需要韓國教師的翻譯和配合,以展示最新最符合當前國情的中國文化,同時應展示蘊含著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的漢語,即語言模特應具備相應的文化知識和文化意識。[3]
3.及時反思總結自身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學中改正完善。教學反思是教師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作為語言模特的中國教師更應該經常反思自己。課堂教學結束后,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和評價,如課前的準備是否充分,課堂上的語音示范是否標準,對學生的引導是否有效,以及與搭檔的配合是否順利完成了教學目標等。還存在不足的地方及時總結,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改正完善,并通過學生的課堂反饋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不斷積累教學經驗,這也是一個語言模特需要做到的。
[1]李現樂.“語言模特”職業與韓國高中漢語教學[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9(12).
[2]吳日霞.韓國京畿道地區高中漢語課堂教學模式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3).
[3]關穎.淺析韓國高中生的漢語教學[J].海外華文教育,2006(3).
[4]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5]沈光浩.漢語派生詞新詞語研究述評[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01).
張帆(1991-),女,河南安陽人,渤海大學國際交流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在讀。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