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雯
(天水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甘肅 天水 741000)
新形勢下高校舞蹈形體訓練課教學新方法分析
徐 雯
(天水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甘肅 天水 741000)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與深化,對高校舞蹈形體的訓練課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舞蹈形體訓練課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需要在進行改進的同時結合新形勢下發展的實際狀況,采取相應的新的教學方法。本文將針對新形勢下高校舞蹈形體訓練課教學新方法這一課題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教學方法;舞蹈形體訓練課;存在問題
在新形勢下的高校舞蹈形體訓練課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目前在舞蹈課程的實際設置上還存在著不足,如何將舞蹈教學形體訓練課的教學方法進行轉變,以適應學生未來的發展以及社會實際需求,是目前舞蹈教學團隊所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下文將以高校舞蹈形體訓練課的實際教學現狀為著手點,提出改進高校舞蹈形體訓練課教學方法的基本建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與舞蹈課程建設的推動與發展。
舞蹈形體的訓練是舞蹈教學的基礎,可以幫助學生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與思維,不僅僅具有一定的美學理論意義同時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的高校舞蹈形體訓練課進行過程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使得目前的形體訓練課不能夠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落實到位。
在教學觀念上,普遍沒有樹立正確的高校舞蹈形體訓練教學意識,缺乏對于舞蹈形體訓練課程的正確認識,無法明確舞蹈形體訓練課的基本內涵。另外在實際的教學方法上,過度注重理論知識與表面形態的表達而忽視了學生們的自我表達[1],學生有想要表達與發揮的意識,但是因為教學方法及教學觀念的限制,很多學生不能夠在教學過程之中進行能力的培養。教師過多注重演示與講解,缺乏對學生針對性的指導與聯系,學生的綜合性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在實際的教學內容上也存在著問題,很大程度上與實際生活脫節,一些舞蹈動作所需要的個體的柔韌性等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達到的。所以對個體的基本差異性也是目前高校舞蹈形體訓練課教學過程之中的一大障礙。除此之外,在高校舞蹈形體訓練課的評價環節中,教學評價方式也不夠完善,只注重學生們對于動作是否能夠掌握,而忽視了動作之中學生們的情感表達與身體素質提升等。
(一)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創新教學方法
事實上在進行高校的舞蹈形體訓練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是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個體差異的,學生們的身體素質不同,對于舞蹈形體的理解能力就不同,學習態度也存在著區別,所以利用統一的教學方式去對學生進行教學并不能夠完全滿足學生們對于舞蹈形體的學習需求,所以需要根據學生們的個體差異性進行舞蹈形體方面的訓練與培養。
首先舞蹈形體的練習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了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求,不能夠單純依靠基本功練習的教學方式,可以適當進行教學內容的多元化選擇[2],比如說民族舞教學,從不同的民族舞動作之中,了解民族特色,新疆舞、傣族舞等,都具有不同的特色,還可以對學生進行芭蕾舞等簡單動作的教學,以此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們對于舞蹈形體訓練課的課堂參與度,培養學生們個人舞蹈興趣愛好的同時,通過舞蹈形體訓練的方式實現相對全面的素質教育。
(二)合理制定教學進度
舞蹈形體訓練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們對于舞蹈以及肢體語言的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學生們的身體協調性的培養也需要一個相應的過程,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進行動作的設計,注重動作的漸進性[3],由簡入難,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好呈現,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們審美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學內容的實際規劃的過程之中,外在形體是一個部分,內在審美及綜合素養的培養也是一個重要的部分。
(三)完善舞蹈形體訓練課的評價反饋環節
評價學生們形體成果不應該僅僅以肢體的規范性作為學生們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們肢體語言的情感表達,注重形體規范性的同時,也要綜合評價學生們的綜合素養與審美層次,注重學生內在美與外在美的有機結合。另外要與學生們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交流的教學模式[4],這樣學生能夠在交流過程之中,給予教師相應的教學反饋,幫助教師加強教學的改進與規范,從而實現高校舞蹈形體教學改進工作的落實。
(四)加強舞蹈形體訓練的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舞蹈形體訓練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教學的規范性,為學生們進行良好的舞蹈形體教學奠定相應的基礎。首先練習室應該確保學生們的基本安全,避免由于形體動作而造成學生們的碰撞受傷,舞蹈教室在確保安全性的同時應該盡可能大而明亮,鑲嵌鏡子的同時也要加強對于地面地板的鋪設。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也應該在音樂設備等進行優化,因為舞蹈與音樂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良好的音響設備甚至鋼琴樂器都能夠促進舞蹈形體訓練教學方法的改進,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目前的高校舞蹈形體教學課普遍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不完善等問題,教師需要在明確這些問題的基礎之上,正視高校舞蹈形體教學在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創新教學方法、合理制定教學進度、完善舞蹈形體訓練課的評價反饋環節以及加強舞蹈形體訓練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促進高校舞蹈形體教學課程中教學方法的改進,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開展,提升學生們的審美素養的同時,也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舞蹈人才。
[1]石苗苗.普通高校舞蹈形體訓練課程教學方法探析[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3(07):94-95.
[2]胡海聰.普通高校形體藝術課程內容的優化設置與實踐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5.
[3]余燕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舞蹈模塊”教學現狀調查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
[4]丁世偉,鄭艷冰,叢永柱.黑龍江省部分高校舞蹈形體訓練課程開設情況調查[A].勞動保障世界[C].2014(01).
徐雯(1983—),女,漢族,甘肅天水人,天水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講師,主要從事舞蹈專業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