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平涼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平涼 744000)
高校音樂教育現狀及優化發展
李 婷
(平涼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平涼 744000)
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大學音樂教學的現狀,從音樂教育的本質出發,提出音樂教學需要在情感教育方面有所傾斜,強調高校教育在培養大學生音樂欣賞水平方面作用,引導大學生體驗音樂中的內在情感和文化背景,實現大學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
高校;音樂教學;音樂欣賞;優化發展
音樂是一門藝術,音樂教學則是這門藝術的奠基石,音樂的本質就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和真實情感。音樂教學不能脫離文化環境的,音樂教育一種文化在大學音樂教育過程中的體現,只有深入了解關于音樂的相關文化,對提高大學生音樂欣賞水平和音樂創作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行之有效的音樂教學方法本文就大學音樂教育的現狀以及優化途徑進行探析。
音樂能夠凈化學生的心靈、調節學生內心的情感,幫助學生培養和樹立健康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我國現階段非音樂專業學校的音樂教育現狀不容樂觀,我國非音樂專業高校音樂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足
高校關注更多的是專業化人才的培養,大多是基于本校專業考慮,對學生專業能力的要求相對比較高。音樂教學在音樂非專業高校被看成“形式課”,教學的地位有些尷尬,被當作一個選修課或者副科形式對待,會出現音樂教學課時嚴重不足的情況。使得這些院校的學生在音樂創作方面的能力受到限制,培養出來的人才在的音樂鑒賞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二)選擇目的不純
當前,大學生畢業考核采用的是學分制,大部分同學為了順利畢業而選擇音樂這門課程,取得課程的學分來完成畢業的最終目的,而不是因為對音樂本身的熱愛。這就造成音樂教學無法實現其教學目的,學生也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學習過程中。
(三)教學方法單一
多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受到學校環境條件的限制,音樂教師自身教育理念落后于時代的發展,老師的思想、方法都過于陳舊。在教學上,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缺乏互動性,師生之間缺乏密切的交流與溝通,音樂教學水平也因此停滯不前。
(四)教材不受歡迎
一般來說,為了與其他專業音樂學院的音樂教育區分開來,地方院校通常結合自身發展實際編撰特色的音樂教材,以便與學生音樂基礎銜接,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然而,就我國目前的大學音樂教學實際來看,教材內容偏難、偏深、內容偏多,學生普遍感到學習音樂很吃力,更談不少對音樂感興趣,導致教師無法按照教材正常授課,音樂教學難以取得進一步發展。
高校音樂教育應該著眼于學生的素質教育,努力改變大學音樂教育的整體思路,創新音樂教學模式,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下面就對大學音樂教學模式的優化進行研究:
(一)教育觀念的改革
大學音樂教育的改革和創新要從音樂教學的理念開始著手,只有整體思路得到更新和升級,大學音樂才能健康的發展。學校可以開展一些與音樂有關的討論活動,讓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而非被動的接受,可以把傳統的被動式教學進行有效轉化,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進行大膽創新,鼓勵學生把學習到的音樂知識勇于實踐,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并用新的理念去幫助學生增強認識,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自我思考、自我領悟,從而促進進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教學水平的提高
在重視音樂教學的基礎上,要擴大和提升音樂教學團隊的整體實力,提升教師教學的現代化水平,在教學設計方面,根據現代學生的特點,課堂設計要更加富,有一定的創新性和感染性;在教學效果上,要注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盡量做到讓學生多聽、多看,主動地去接觸音樂,探討音樂的藝術魅力。
(三)教學環境的優化
大學音樂教學不同于其它課程,更加注重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賞析,因此,優化音樂教學環境,營造一個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輕松的學習環境,是作為老師非常重要的工作,要讓學生愿意去學習音樂這門課程,多媒體教學就是幫助老師給學生創造教學情境的方式中最方便的一種。
(四)鑒賞能力的提高
音樂鑒賞本身就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方式方式,學生在進行音樂鑒賞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調節和放松心情,因為音樂本身就有著治愈的功效,在進行音樂鑒賞的過程中,特別是在進行歌曲中歌詞的鑒賞,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去文學等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更好的去領會由于音樂所帶來的美的感受和心情。通過應用多媒體這一教學方式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去對不同的音樂形式和音樂風格進行鑒賞和分析,幫助學生更好的學會如何去鑒賞音樂。
(五)開發有特點的教材
音樂教材的開發應該從綜合素質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出發,開發符合大學生特點的音樂教材勢在必行。要提高高校對音樂教材的開發,可以采取引進與研發兩種方式,引進優秀的音樂教材,多用國際權威性教材。高校還可以組織相關一線教學老師編教材。
(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音樂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高校要增加音樂實踐教學環節,在實踐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接觸到音樂的實際應用,發掘學生的思維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目前,我國國民教育的本質問題就是如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音樂作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學科,在教學安排上要引起重視,合理安排課程課時,妥善應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情景,只有讓學生對于音樂這一學科產生興趣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
[1]李婷.音樂人類學理論研究[D].東北大學出版社,2013.
[2]楊燕妙.多媒體技術在高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
[3]葉小玲.論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音樂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北方音樂,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