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匯
(內蒙古藝術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對音樂院校合奏課的幾點思考
李文匯
(內蒙古藝術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器樂合奏課是普通高等院校器樂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是一門涵蓋很多音樂課程知識的綜合性專業,器樂合奏課能鍛煉音樂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一門應用型實踐課程,器樂合奏課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提高學生音樂綜合能力方面作用明顯,能讓學生獲得更好的音樂體驗。
音樂院校;合奏課;思考
器樂合奏課之所以區別于與獨奏,就是因為它有全面性、綜合性、協同性等優勢,它采取協作訓練的方法去鍛煉學生的內在聽覺。器樂合奏課能全面的鍛煉學生音樂表現的綜合感知能力,培養出優秀的演奏者。
器樂合奏課的任課教師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去學會傾聽。這里的傾聽不是普通的聽曲子,也不是像普通聽眾聽音樂那種。而是在聽得過程要加上專業的知識去傾聽,像音樂工作者那樣去感受音樂中所包含的旋律、和聲、色彩等其他要素所蘊含的文化、藝術,從而鍛煉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多聲部聽覺訓練作為聽覺訓練的高級階段,是要求學生在音程、和弦、調式調性、單聲部旋律等方面的聽記,單音與音組的聽記等聽覺訓練的課程有了充分訓練的基礎上,并有一定的音樂記憶力以及對音樂的理解力等相關能力后,對學生進行多聲部聽覺的技術訓練,能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多聲部音樂中的聽覺和記憶能力,是兩項專業音樂工作者必須要學會的技能以及必須具備的素質條件,器樂合奏課的作用,就是要培養和提升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這種素質,在音樂方面養成多聲部思維的習慣。
眾所周知東方民族的音樂在旋律方面是非常注重的,而作為中國樂器演奏專業的學生,大多數在專業課上演奏的音樂作品是獨奏曲。所以,他們在線性思維方面都比較好,在傾聽或者演奏多聲部作品時,能很快知道主旋律并且進行演奏。但是在其他聲部方面相對就較弱。很多剛開始上器樂合奏課的學生,在參加聲部樂曲訓練時都有點迷茫,很懵懂。主要是因為在多聲部思維、記憶能力上有所欠缺,而恰好合奏課可以在這方面能進行彌補,合奏課堂上的教師不但是要引導學生去嘗試演奏那些經典音樂作品,也要對那些經典作品的和聲功能、色彩的配器方法與段落作出解析,能讓學生理解更深層次方面的知識,進而讓學生在演奏中有所進步。
經典的大型合奏曲大多都是作曲家運用了很多的作曲方法,通過各種組合寫出來的作品,一般這些作品的結構與旋律的同獨奏曲相比都更豐富,因為合奏曲作品中有旋律的橫向線條走向與和聲的縱向關系、和弦的協和度等關系,這些都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有耐心的傾聽和感受。這樣在他們自己演奏時才能對曲子的音準以及力度有很好的掌握,使得作品中各聲部音色與整體音響平衡能有更好的配合,也要注意調整相對應的彈奏方法。 學生通過演奏器樂合奏的作品可以幫助他們對作品的把握能力也更好。每一個器樂作品,它的藝術特征、表演形式等其他方面都有著各自的特色,不會是完全的相同。因此教師在分析完不同的作品后需要布置一定的訓練增強學生對不同的作品把握力,這樣也能看出學生在初步接觸作品后對作品有怎樣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能更精確的了解到不同音樂作品的風格等,通過進一步的分析作品,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運用自己理解到的技巧塑造音樂形象,提高學生自身對不同風格音樂的掌握能力。
樂團里每個學生對音樂的掌握程度都不同,音樂基礎參差不齊,有高有低。器樂合奏也有區別于單獨演奏,合奏主要目標是將不同樂器的聲音進行更好的融合,更注重的是音色要做到統一。
在這過程中要做到聲色方面聲音、旋律等的統一,就需要注意呼吸的一致。樂隊演奏者在演奏時呼吸如果控制很好,能像合唱演員演唱時節奏統一,那表現出的整體效果就會更優。所以,學生在進行合奏的過程中,就要特別關注鄰近同學演奏出的旋律,也要注意整個樂隊演奏的效果,能及時做到好的融合。在將自己演奏的聲音融入到集體時,要在整個集體中發揮出作用,進而與集體共同進步。演奏者經過反復訓練合奏實踐,他們的團體合作意識會增強,同時也收獲到了與他人合作的寶貴經驗。
通過集體的努力,看到自己的付出得到的成果,能感受到一起奮斗的喜悅,這樣也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無論器樂合奏團隊的編制有多強,它的配器與組織也都是要保持音響平衡的原則。每一種樂器在各個聲部中都有自己的特點,每種樂器的構造、演奏特點、呼吸節奏、口腔動作、指法弓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正是因為這些樂器的不同特性與構造,形成了多元化的器樂合奏,學生不拘泥于一種樂器,幫助根據自己的技術與表現找到更加合適匹配的樂器。
正是因為器樂合奏區別于獨奏,所以學生在器樂合奏課上演奏時就不是獨自的演奏,而是要求學生能注重集體協作配合,與其他同學協作訓練時,要有一定的掌握能力。反復的這種合奏訓練,作為一個樂隊的一份子,也會對音樂中不同長度、不同類型的各種音符有更深刻的了解,更好的與其他演奏者做到同步,配合也會更加默契,合奏的每個學生團隊協作意識也能提高,會提升他們的集體榮譽感,這樣合作起來會更加信任,自己也會更加努力,演奏出的音樂也更加完美。
器樂合奏是一種多藝術的結合,它涵蓋了音樂學習中的各個方面,在器樂合奏課上學生需要把自己知道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一起,一方面加深了自己專業方面知識,另一方面也提高音樂感知方面的能力,這樣一來,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也會更全面。音樂感知能力并不僅僅是學生在聽到樂曲時做出的感官上的反應,而是更深的表現于對曲子旋律、速度、音色、和聲等音樂要素生動而明智的聽覺表現及心理反應。從學習音樂的過程鍛煉音樂能力看,器樂合奏教學的方法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提高學生對音樂整體感知能力。
[1] 侯頡.作為合奏課教師的指揮使命與訓練思考[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2(01):138-141.
[2]鐘怡.論小提琴專業學生的合奏課[J].藝術百家,2010,26(04):240-242.
李文匯(1972—),男,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藝術學院,本科,副高,研究方向:小號、銅管、樂隊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