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怡
(蘭州文理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西方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歷史與未來
王 怡
(蘭州文理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早在十七世紀,西方音樂便作為外來優秀文化引入到我國,并受到了相關領域研究工作者的高度重視。但是由于我國民族文化的局限性,使得在接受外來文化的時有所保留,不能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導致西方古典音樂在我國的發展受到影響。對此,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當下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所面臨的挑戰。文章就西方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歷史與未來進行深入論述和研究,以供參考和借鑒。
西方古典音樂;歷史;未來;研究
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由于各民族文化的不同使得相互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變得十分困難。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這也就使得在面對一些外來文化時,往往不能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特別是對于西方古典音樂而言,隨著世界一體化格局的不斷形成,西方古典音樂最為一項世界級文化被廣泛傳播于世界各國,而由于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使得這項優秀文化未能很到的與我國傳統文化進行融合,從而導致這一財富的“浪費”。如何將西方古典音樂與我國傳統文化進行有效融合,便成為當下我國相關領域研究工作人員需要考慮的首要難題,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對此,文章深入分析了西方古典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歷史體現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旨在為業內人士提供一些建議和幫助,從而推動我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古典文化的有機結合。
(一)西方古典音樂介紹
在西方音樂史中對古典音樂并沒有固定的概念,由于解釋的不同,使得其概念也多種多樣。而本文所提到的西方古典音樂采用“維也納古典音樂”的觀點,其中以莫扎特、貝多芬等音樂為代表。
(二)西方古典音樂的創作背景及特點
西方古典音樂最早出現在啟蒙運動時期,當時人們剛從傳統的思想中解放出來,一些音樂家們將時代精神融入到音樂作品中,從而形成了西方古典音樂。在音樂創作過程中,以貝多芬、莫扎特為代表的音樂家,利用自身獨特的音樂天賦,將時代的主旋律穿插到音樂作品中,使得聽眾在欣賞音樂作品時,體會到音樂所流露出來的時代情感。通過音樂中情感的交流,使得音樂被賦予了典型的文化特征,使得文化與藝術得到有機融合。
(一)利用中國文化理解西方古典音樂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詩歌作品是最具代表性之一。詩歌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是其藝術形式的體現,這與西方古典音樂相類似。而對西方古典音樂的理解可以借助中國文化中的詩歌作品進行表達,通過二者在情感表達方面的共同點,將西方古典音樂與具體的詩歌作品相結合,從而加深對西方古典音樂的理解。例如,唐朝王勃的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為送別詩它表現了詩人在送別朋友時的一種惆悵情懷,并對朋友給予了深深的祝福。此外,該詩還表現了一種相聚必散的情懷,體現了人們在追求事業以及前程時的一種高尚胸襟。盡管作者在送別朋友時很難舍,但是想到朋友是為了自己的前程而離開,便拋下惆悵,給予祝福。而在西方古典音樂中,莫扎特的音樂作品風格與王勃的詩歌具有相同的基調,這是由于他們在仕途上具有相類似的遭遇,便使得作品所流露出相同的情懷。莫扎特作品《簡易奏鳴曲》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情感表達上極其類似,這為我們在理解西方古典音樂方面奠定了基礎。正是由于兩位偉人具有共同的情感遭遇,使得他們避開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創作出相同的情感的作品,從而為藝術與文化的結合鋪平了道路。
(二)中國古典文學與西方古典音樂聯系
中國古典文學與西方古典音樂具有重要的聯系,《紅樓夢》作為我國古典文學代表作之一,與西方古典音樂的聯系最為密切。《紅樓夢》主要通過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描述,刻畫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從而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極度不滿。該作品迄今為止仍然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并且由此催生了“紅學”和“紅迷”。而隨著后世對《紅樓夢》作品的不斷深化研究,一些音樂領域的“紅迷”們發現該作品中刻畫的人物形象在莫扎特的音樂作品中有所體現,例如《紅樓夢》中刻畫的史湘云是一個豪情的角色,在《莫扎特書信集》中具有同樣的人物性格,莫扎特作品所表達的漠視權威、豪放不羈這些性格正是史湘云所包含的。由此可見,史湘云人物形象是莫扎特思想的真實寫照,二者雖然身處不同時期,沒有任何本質上的聯系。但是他們所具有共同的性格特點,那就是對社會的不滿、對權威的漠視,這使得中國古典文化與西方古典音樂建立了相應的聯系。
隨著世界經濟文化一體化格局的形成,西方古典音樂必將在我國實現全面的發展。但是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我們需要將其與傳統文化進行有機結合,并且在我國傳統文化基礎上進行有效創新,從而促進文化與藝術的有機結合。總體而言,西方古典音樂在我國未來的發展是一種必然趨勢,它對我國文化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西方古典音樂的引入,會給中國音樂文化的發展創造條件,使得一些音樂創作家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進行大膽創新,以突破傳統文化的制約,促進我國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第二,對那些以保持統文化者而言,也能從中尋找到新的活力、新的啟迪點[1],從而達到傳承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
綜上所述,西方古典文化引入我國時間雖然較長,但是其發展效果不容樂觀。對此,如何正確的看待這一優秀的文化,并將其有效融入到我國傳統文化之中,值得相關人員思索。通過文章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西方古典音樂與我國傳統文化的聯系,并且可以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西方古典文化的學習和引入。因此,在世界經濟文化一體化趨勢的當下,要想更高的發揚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就需要將其與西方古典文化進行結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打造出更加優秀的文化形式,從而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1]海德里希·蓋格,曾金壽.西方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歷史與未來[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1(03):164-169.
[2]田笛.淺談古典音樂與西方文化之關系[J].中華少年,2015(13):98,92.
J60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