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敏
(龍巖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福建 龍巖 364000)
論鋼琴演奏的表演因素
高文敏
(龍巖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福建 龍巖 364000)
音樂表演是對“原創”的傳達與再現,能夠體現表演者創造性與想象力的過程,鋼琴表演不單單只是技術的表現,還要求演奏者將作品中的情感與靈魂表現出來,本文結合創作背景、情感內涵,理性背譜以及心理的調節四個方面對鋼琴表演進行研究,希望對廣大學者鋼琴表演提供經驗。
舞臺表演;心理;音樂情感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對于舞蹈家,演奏家來說這句話有著深刻的體會。音樂表演是對一個作品最直觀的展示,作品有可能是作者內心世界的宣泄,也有可能是作者對未來美好世界的憧憬,也有可能是對人生的迷惘與不安,只有表演者對作品的充分了解,才能更加準確無誤的將情感表達出來。音樂被人們稱作“無國界的語言”正是因為它的表現形式統一,具有很好的認同性。而音樂的情感再現是離不開表演者的個人再創作的,所以注重音樂表演者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當你要上臺表演一首作品時,如果你不清楚這個作品所處的年代,背景,作者所處的環境,你就不能夠了解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樣的一首作品,也許他是想要表達對愛情的憧憬、想要打破世俗的封建,對金錢的渴望等等,當你了解理解他所處的背景,彈奏器樂時就能夠把握好整個作品的曲風,例如李斯特的作品《愛之夢》套曲,他將自己的三首歌曲改編成三首鋼琴曲,三首樂曲都采用了夜曲的體裁,這三首樂曲不論從標題、原文還是旋律,都采用了柔和、委婉的愛情主題,整首作品充滿了溫暖、熱情和對愛情的堅貞,是內心深處情感的流淌。那時李斯特正和魏特根斯特恩夫人相愛,生活在魏瑪,可以說,李斯特的這首《愛之夢》也是他自身情感生活的寫照。所以當表演者在演奏作品時應該注重整個作品的力度,也應該在演奏中注重節奏的平穩。
表演者在讀譜時,或在實踐的練習中,要理解其形式及內涵,并體會作品中的情感,作品中所蘊含著的作曲家的體驗,并將自己的情感體驗化為想象中的聲音。思考感受作者在寫每一段樂章他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他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例如格里格《特羅豪根的婚禮》作品前奏很簡單,五度音程敲擊出進行曲的節奏。 右手高聲部是琶音音型的旋律,表現出一種幸福快樂的場景;左手則使用了前面引子的材料五度音程,好像是馬拉著雪橇奔跑的聲音,響徹整個山谷。左右手的音都比較密集,兩手交替彈奏,好像大家敲鑼打鼓,迎接新婚夫婦,把整個場面推向高潮。樂曲的第二部分充滿寧靜、幸福、優美的旋律,通過兩個聲部彼此模仿對答,仿佛是新娘新郎深情的相互傾訴和對未來的憧憬。進行曲重新開始,第一段完全再現。尾聲處,一路小跑的形象又出現了,步子越來越慢,平靜下來。最后以一連串的五度結束,五度動機貫穿全曲,首尾呼應。當你在彈奏作品中,應該將作品與故事相互連接。
音樂記憶是人腦對過去感知過、體驗過、思考過的音樂對象的反映。當你聽到你喜歡的音樂時,也許你從未聽過,但是當你想起音樂哼唱時,你能夠清晰的唱出它的旋律。又或者曾經練習過某一段作品,時間流逝,當你再次彈奏,你還是能準確無誤的彈奏出,這就是音樂記憶。我們在練習器樂作品時,應如何將樂譜記入腦中并確保在演奏時不出現錯誤?音樂記憶的過程首先是建立在對音樂作品整體的感知基礎上,它需要調動表演者的視覺、觸覺、聽覺等共同的參與。我們通過視覺將樂譜中的譜號,音符,節奏記憶在腦海中,隨著音樂的流動而不斷地變換。通過不斷地練習將手指形成一種慣性,能夠在鍵盤上找到位置。通過不斷對音樂的認識,將樂譜中的旋律記住,在演奏時根據旋律演奏。演奏者只有通過不斷地練習,將樂譜中的節奏,速度,節拍,音高,旋律,調式熟記,讓肌肉形成記憶,通過感知的記憶將樂曲背奏或者背唱下來,將能幫助演奏更進一步的完成。
當大多數人演奏結束后總會說這么一句話,我好像并沒有平常練習的那般好,在臺下獨自練習時,沒有目光的注視,沒有語言的侵擾。作為一個音樂表演者,上臺是不可避免的,剛剛上臺很緊張,手在發抖,心理的障礙成為演奏者上臺遇到的第一道關卡,怎樣克服心理的障礙,從容的將作品呈現出來呢?緊張的原因也許有對作品的內容掌握的不自信,也許是突然要上臺腦子會一片空白,手心出汗,亦或者是面對人群,自然而然的害怕緊張,所以當我們要上臺時,我們應該給自己鼓勵,并在上場之前演奏作品之前,將樂譜開始部分進行復習與鞏固,或者聽一段自己彈奏樂譜的錄音,將旋律記在腦海中,上臺之后就不會手忙腳亂,遺忘樂譜。在彈奏樂曲應該“集中”在享受音樂,心里應該想著旋律,節奏,節拍,讓身心都投入到音樂中去,走進音樂的意境中去;但不可做作,身體的起伏根據情緒的起落而做出反應,讓觀眾能夠感受你的情緒與作品中的內涵;我們應避免學生對作品長時間的練習后產生的厭惡,煩躁的心理,應該及時開導,并且以不同的視角去理解作品,演奏作品;對節奏節拍的嚴格要求,速度不可太過自由,應該嚴格按照樂譜的要求演奏,要求學生懂得理解音樂表情術語,肢體的語言;保持良好的坐姿,不可駝背,塌腰; 在音樂表演中應該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音樂創作,可改編一些簡單的當地民歌,或者小型樂曲,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應多欣賞音樂,提升自己對音樂的感知與鑒賞能力。
盧梭曾說過,“音樂家的藝術不在于直接描繪形象,而在于把心靈置于這些對象能夠在心靈里創造的情緒中去”想要成為真正的一名合格的演奏家并不是簡簡單單的將樂譜的音符彈奏出來,而是要將樂譜中的情緒通過自己感受與感悟透過音樂傳達給聽眾,感染聽眾。
[1]李斯特著,俞人豪譯.李斯特音樂文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03).
[2]格里格.鋼琴抒情小品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指導老師:周晨
J6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