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牧
山西省聞喜縣禮元初中,山西 聞喜 044000
論中學青年志愿者活動的開展
李 牧*
山西省聞喜縣禮元初中,山西 聞喜 044000
文章就中學共青團組織如何搞好青年志愿者服務做了簡要分析,筆者認為,搞好青年志愿者活動必須鼓勵學生做志愿服務精神的傳承者,做弘揚文明新風的引領者,做環境保護的倡導者,做社區服務的先行者,做社會愛心的傳遞者,只有通過參加志愿這活動,才能有利于他們發揮自己才能和優勢,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實現自我價值。
中學團委建設;青年志愿者活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近年來,各中學青年志愿者積極響應團中央發出“中國青年志愿者發展計劃”的號召,走出校園,走進社區、走進社會,以“共建、互助、共享”為主題,廣泛開展文明禮儀宣傳志愿服務活動。培育青年志愿者“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道德風尚,使更多的人參與到“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的青年志愿服務活動中,組織青年志愿者向城鄉居民宣傳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展示了當代青年志愿者的精神風貌,推進了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的交流與溝通。倡導了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的社會風貌,提升了廣大青少年的文明素質。在組織好文明禮儀校園活動過程中,引導了廣大青少年從現在做起,向不文明行為告別,學禮儀、知禮儀、行禮儀的文明習慣,提升了學校及整個社會的文明素質。
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的可塑期,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尚未成型,在中學階段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會影響其一生,青年志愿者活動的開展給了中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接觸社會生活的機會。而社會實踐也給中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這樣,中學生既鍛煉了自己的技能與膽量,又為社會做了貢獻,這些,都對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養搭建了很好的平臺,對他們今后的人生道路將有重要的意義。
經過長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筆者認為在青年志愿者活動中貫徹文明禮儀教育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人人參與志愿服務、深入開展團隊建設”是我校進行青年志愿者活動的主題與核心,我們希望通過青年志愿者活動,能夠使學生都變為有愛心、善溝通、懂包容的青年,這些將是推進學校文明、構建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學生應以參加青年志愿者服務而感到自豪,讓志愿者的旗幟飄揚在社會的每個角落,通過實際行動傳播愛心、真心、誠心,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如,開展文明交通服務,我校青年志愿者協助交警指揮交通、疏通交通擁堵、維持交通秩序、為行人講解交通法規等等,通過攙扶老、弱、病、殘、孕等行為梳理學生的愛心意識,傳播學校的文明理念,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讓更多的人知道遵守交通的重要性與違反交通規則的嚴重性。
文明是時代的呼聲,青年志愿者是文明的引領者,作為青年志愿者,我們要把拼搏、進取、和諧的精神傳播到社會每個角落,團委作為青年志愿者的組織部門,應該對青年志愿者上崗前做好培訓、指導工作,低年級學生可從最基本的做起,如不隨地吐痰、不說臟話、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等,而對高年級學生應該有更進一步的要求,如看到不文明行為應該規勸,對不文明做法應該堅決抵制,對違法犯罪行為應該及時撥打110……,用我們自身的形象,影響更多的人,帶動更多的人,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熱量。
開展保護城市環境、愛護美麗家園志愿服務活動。結合文明城市創建,組織青年志愿者深入城區街巷、社區廣泛開展衛生大掃除、清洗亂涂亂畫和“小廣告”、清理衛生死角、清除白色垃圾等活動,整治臟亂差;開展節能低碳、垃圾分類、綠色環保知識宣傳和科普教育,引導居民建設生態美好家園。
社區文明建設是時代的需要更是社會的需要,青年志愿者如果能做到社區服務的先行者,無論是對其自身發展還是對社會需求來說都具有重大意義。在社區文明建設中,青年志愿者應致力于社區服務,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地域性組織中講求實效,通過整合社區機制,實現中學青年志愿者在社區文明建設中的橋梁作用,實現社區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團組織,我們應該讓中學生知道,志愿者雖然平凡,但是作用重大,青年志愿者是高尚的、被尊重的,只有用快樂傳遞快樂,用生命影響生命,青少年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生活,只有在奉獻中才能體現青少年的自我價值,只有在奉獻中才能成就自我,成就魅力人生。讓我們匯聚愛心之水,澆灌愛心的家園,幸福的生活不單單存在于憧憬之中,更在于我們的付出之中。只有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才能盡顯人生意義,才能為自己的人生添寫幸福的樂章。
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區或幫扶村莊開展“一對一”或“多對一”的結對幫扶活動,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及其子女、殘障人士、低保家庭等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務,讓他們感受社會溫暖。
開展“傳遞愛心”大型文藝活動,有利于更好的幫助社會上的特殊群體,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作為愛的使者傳遞愛心。可以為聾啞學校的孩子們義務輔導功課、做衛生、互動游戲并與殘疾兒童共同表演節目。
青年志愿者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在扶貧濟困、公益服務方面“出人力、獻愛心”,但是社區服務不能只滿足于為居民提供一些物質關懷,更要從社區共同的生活基礎出發,培養共同的行為準則、共同理想信念以及共同的道德價值基礎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總之,青年志愿者活動帶給社會的不僅是幫助和支持,更有無私的奉獻和人間的真情,更是青少年精神與文明禮儀的升華。團結協作、互幫互助、自我管理等現代文明意識的形成,有利于沖破社會階層隔閡和等級觀念,削弱社會中的人情冷漠觀象,倡導民主、平等觀念和新的社會公共精神,增強現代社會的凝聚力。
[1]姚曉鋒.張楚廷大學理念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4.
[2]弘揚志愿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途徑研究[D].北京:北京工業大學,2010.
李牧(1987-),男,漢族,山西聞喜人,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農村初中團委建設和團員管理、關愛留守兒童。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