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意鈺 劉 紅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333
高職生創業情況研究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以某高校未來企業家培養計劃為例
梁意鈺 劉 紅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333
目前我國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越來越依賴于科技創新的水平與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大學生作為高層次人才,是創新創業的主力軍,需要加強該人群創新創業教育。某高職學校大學生在創業方面有其特色工作,但根據高職生創業有其優勢和不足,通過訪談方式了解實際情況,突出問題是高職生非智力因素培養有所欠缺,并提出科學解決方法。
高職生;創業;非智力因素
未來企業家培養計劃是某高校的一個特色學生項目,旨在培養有創新創業夢想的學生。從2010年10月啟動,至今已有六屆的學生在這個搖籃里學習和培訓,并在2014年獲得了學校創新強校培育項目。
未來企業家培養模式為理論環節與實踐環節相結合,重在實踐。理論環節包括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與比賽;學習創業計劃書的撰寫;邀請企業家做評委評審學生的創意創業作品;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技能大賽等。實踐環節包括政校企合作項目,同時鼓勵學生創辦實體企業。
在培養模式的指導下,未來企業家協會的學生有3%畢業后自主創業,但是創業成功率不高。為此,在畢業的未來企業家協會學生中隨機抽取了23名自主創業的學生,以個別訪談為主,問卷調查為輔的方式,調查得到了目前高職學生關于創業情況。
(一)從思想上看,有極強的創業夢想和創業沖動
很多高職生在大學期間,對于創業有極強的夢想與沖動。他們積極開展社會實踐,盡可能充分地了解社會和市場,努力學習創業知識,積極寫作創業計劃書,認真做各種創業測試,積極參加創業大賽等。
(二)從知識儲備上看,懂得一定的創業知識
想創業的高職生,在大學期間,就會刻意去學習創業方面的知識。高職生在創業時,會做市場調查;積累了一些資金;能寫出可行性的計劃書;能夠利用所學的知識去開拓市場、挖掘客戶,做一定的廣告宣傳,產生廣告效應等。
(三)從行動上看,迫切付諸實施
高職生的行動力很強。他們謹記馬云的一句話:有夢想就要去追,萬一實現了呢?他們很愿意嘗試組建團隊,承接社會上一些小型項目,或者把客戶定位在在校學生身上,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利用QQ、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廣泛發布廣告,甚至自己開發一款APP,滿足特定學生群體的要求,從而賺取第一桶金。
(四)從類型上看,各有千秋
創業的高職生類型各有不同。一部分在家族企業學習,成為家族企業的好幫手;一部分是在相關領域工作幾年后,積累了一定的人脈、資源與資金,出來單干;一部分是依靠家人出資,創立一家自己感興趣的公司;還有一部分是看準市場,自己打拼,創立小本生意。
高職生創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成功率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高職生創業普遍準備不足
高職生在創業初期,對資金、人脈、市場等有了解,但往往達不到可以創業的程度,結果因為前期對市場行情沒有深入調查,后期公司運作因為人員配置、宣傳效應、客戶資源等問題頻發,導致創業失敗。
(二)高職生對國家政策了解甚少
高職生創業時,很少關注國家對于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等,只是模糊知道國家有這方面的政策,但沒有去深入解讀,以至創業申請優惠時遇到很多困難,大大挫傷了創業的積極性。
(三)高職生對公司的運作管理遠遠不夠
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高職生創辦企業后,雖然有好的創意和客源,但由于不太懂得如何運作公司,人員配置不合理,客源不懂得去維護和宣傳等方面,導致客源不斷地流失,員工之間矛盾不斷爆發,最終只能關門大吉。
(四)高職生創業的心理素質還需加強
高職生創業,往往在前期只看到了美麗的泡沫,而忽略了創業的艱辛。有非常強的創業夢想,但一旦破滅,就萎靡不振;同時高職生普遍好高騖遠,不夠踏實,剛開始創業就把攤子鋪得太大,一旦遇到問題就無法收拾。
(一)非智力因素的內涵
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影響人們成長發展的因素。目前社會上公認的非智力因素有四類28個因素。這四類分別是:
1.品質因素:價值取向、責任感、理想信念、誠信度、忠誠度、禮儀修養、成就動機
2.情感因素:意志力、情緒穩定性、焦慮感、幽默感、真誠度
3.能力因素:團隊合作力、領悟力、表達力、交流藝術、洞察力、創造力、決策力、適應力
4.個性因素:性格、興趣、獨立性、自律性、主動性、個人形象、自信心、自我、認知力
(二)非智力因素對高職生創新創業的影響
非智力因素中,品質因素是基礎要素。一個人想要立足社會,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這既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干事業的根本。創新創業也必須以此為基礎。
情感因素是感化要素,是一個人高情商的表現,在創新創業中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善于調適人際關系,能夠抗擊挫折。
能力因素是動力要素。創新創業不是口號,也不是適合所有人,創新創業需要具備一定的素質和能力。只有擁有創新創業的能力,才會成為創新創業的動力,創新創業才有可能成功。
個性因素是創造要素。只有敢于冒險,敢于嘗試新鮮事物,對創新創業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才能促成一個人創新創業。
總之,非智力因素可以促進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創新創業的結果取決于非智力因素的整體表現。
(三)非智力因素在高職生創業中的表現
通過我們對高職生創業情況的了解,我們認為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高職生創業中的體現普遍欠缺。具體表現在:
1.品質因素方面,主要表現在缺乏誠信、責任心。有的高職生創業時盲目追求金錢,而忽略了社會貢獻,忽略了企業文化以及企業的長久發展。
2.情感因素方面,主要表現在心理素質差、意志力不夠。有的高職生企業中遇到了瓶頸,不是想辦法解決,而只想著散伙,撤資。
3.能力因素方面,主要表現在市場洞察力、社會經驗不足。有的高職生雖然對市場有一定的了解,但對市場的瞬息變化沒有高度的敏銳度,又沒有社會經驗,一遇到問題就手足無措。
4.個性因素方面,主要表現在創業激情不能持久、自信心不夠。有的高職生往往只憑熱情和沖動創業,在真正創業的過程中對于創業的艱辛估計不足,一旦遇到困難,就深受打擊,從而創業激情消滅,自信心嚴重受影響。
目前高職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社會環境的變化和國家政策的出臺為高職生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因此必須通過開辟高職生自主創業渠道,一方面來緩解就業壓力,一方面增強高職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整體不足,特別是非智力因素有所欠缺,因此加強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需要經歷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需要學生自身、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那么從學校培養出發,總體培養思路是:學習中提升、生活中體驗、服務中體現、活動中磨練、大賽中錘煉、實戰中展現。具體到各個年級,我們一方面注重循序漸進,一方面側重某一時期某一因素的培養。具體如下:
(一)第一階段
在大一學生群體,開展學生個性測試;做好新生的思想教育;加強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教育;開展系列專題講座;注重心理問題的引導;重視班級建設和宿舍管理。目的在于加強品質因素的培養、個性因素的測試。
(二)第二階段
針對大二學生,需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倡學生參加社會活動,擴大人際交往;參與集體活動,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參加技能大賽,提升綜合素質能力;參與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完善激勵機制,自我教育促進個性發展。目的是為了加強學生情感因素的培養。
(三)第三階段
結合將要畢業學生實際情況,加強其能力因素的培養。要注重其創新意識和思維的轉變;增強學生心理健康,培養積極心態;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培養職業素養;開展社會實踐,增強學生集體觀念。
[1]王秀紅.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路徑探究[J].職教通訊,2015(11).
[2]張燏,李艷.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研究,2016(01).
[3]丁冬.大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與創造潛力開發[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