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康龍 海南師范大學
人文精神是怎樣在美術欣賞課中表現出來的,將是我國學校進行美術課程教學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內容,有利于學生形成對美術理解的一個更好途徑[1]。美術的學習目標,不僅是要讓學生對作品具有完成能力,更是要起到促進學生人格發展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手段上要懂得運用和變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引導學生增加對作品的品讀能力。對于美術的學習,教師應該學會引導學生而不是簡單地教會學生畫畫,要在教學中把作品進行藝術的升華,上升到人文高度,對學生進行綜合教學。
想要了解美術欣賞課中的人文精神,我們首先要對人文精神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包括它的含義、作用、價值等。
通俗地看,人文精神的中心是“人”,表現為對自己和別人的關懷、關切、尊重等。對人類留下的精神文化也要高度重視,是一種在人格上全面發展的肯定,從中可以提煉出幾個關鍵詞:人、精神文化、人格。從這幾個詞中,我們對人文精神就會有一個比較直接的理解,就是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精神和文化追求,讓自己得到精神上的升華。
人文精神對我們個人來說,有利于自身的發展和品德的形成,它的培養是一個民族文化素質的體現。
我們對人文精神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之后,而且認識到了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所以對于美術欣賞課作為一門培養人才的課程,做好學生人文精神方面的培養也是必要的。接下來,我們簡單討論一下美術欣賞課中的人文精神,以及美術欣賞課是怎樣把人文精神表現出來的。本文以“中國古代寺廟雕塑”這門美術課程作為實例,來進行具體的分析。
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中要通過相關美術作品,充分挖掘作品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提高自己對人文精神的認識?!爸袊糯聫R雕塑”課程的美術學習,不但是對雕塑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還要讓學生了解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它體現了佛家的思想和文化、佛家對待傳統思想的一些看法,以及佛門子弟的行事準則等,這些都蘊含著人文精神。通過對作品的學習,學生可以對佛家的文化和思想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從而提高自身精神品質[2]。
在對“中國古代寺廟雕塑”課程的學習中,一定要先讓學生提前預習,通過網絡收集相關資料,查找關于寺廟雕塑的一些圖文資料。在正式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從寺廟的起源開始講起,這樣學生能夠充分地體會到當時的社會狀況,從內心產生對作品的認同和體會。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寺廟雕塑的發展歷程,介紹寺廟雕塑的美術特點、運用的手法等,引領學生理解作品所蘊含的內在價值,走進作品,真正融入作品,讓學生對人生、價值、生命等有進一步的思考和認知。學生欣賞并理解了作品之后,教師應和學生互動,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從而引導學生對人生、生命進行思考。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了解作品在美術上的含義,還有利于學生人文精神方面的提高。
教師要在美術欣賞課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和體驗,形成自己對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在“中國古代寺廟雕塑”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抓住佛家的思想、佛家的觀念,來培養學生的正確觀點,讓他們能夠形成良好的價值取向。人文精神的中心是“人”,所以在對學生人文精神方面的建設和加強上,一定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充分體會到自身的價值和重要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這樣才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和良好人文精神的養成。所以,對于教師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應加強教師素質培訓[3]。
人文精神建設是一個人成長和發展所離不開的重要品質,如果學生的人文精神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和建設,那么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勢必會產生負面作用。一個國家離不開人文精神的發展,如果少了人文精神,對于國家的長期建設發展是不利的。
[1] 陳衛和.小學美術新課程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32.
[2] 滕守堯.當代社會與文化藝術[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3.
[3] 尹少淳.美術教育:理想與現實中的徜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