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嫻
(東北師范大學,吉林 長春 130024)
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歌唱教學音準方面的應用研究
張 嫻
(東北師范大學,吉林 長春 130024)
在當代音樂教育體系中,柯達伊教學法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音樂教育體系之一。本研究將圍繞柯達伊教學法中關于歌唱能力的培養這一方面進行分析,主要側重歌唱教學中的音準。
柯達伊;歌唱教學;柯爾文手勢;音準
柯達伊·卓爾坦(Kodaly Zoltan,1882—1967)是 20世紀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匈牙利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逻_伊體系不僅具有深刻的哲學思想,而且對藝術有著極高的審美追求,值得我們深刻研究??逻_伊教法主要有首調唱名法、節奏讀法、字母譜、柯爾文手勢、固定音名唱法等。這些方法運用廣泛,不少教師將這些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柯達伊強調歌唱是培養音樂素養的重要方式,歌唱這種教學活動融入了音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包括聽唱讀寫,非常綜合,讓學生在實踐中發展能力。他認為,兒童唱歌和說話是同樣自然的,歌唱是人人都可以嘗試的。另外,歌唱內容的選擇以匈牙利民族歌曲為主,讓學生充分熟悉了解本國音樂的調式調性。
在歌唱技能的培養上,柯達伊認為要建立在學生喜歡模仿歌唱的基礎上,喚起他們的興趣。在歌唱中,一定要讓學生學會準確地歌唱音高,另外要經常地練習,重復。
演唱歌曲,教師最強調的就是音準,節奏。也只有滿足了這兩點,我們才能再強調演唱的情感等。柯達伊教學法中有專門應對音準問題的方法,以下著重闡述該部分。
(一)重視內心聽覺的培養
在歌唱教學中,音準十分重要。大部分的教師在學生演唱音不準時,常用鋼琴輔助,進行單句重復學唱。鋼琴就像拐棍一樣,讓學生有依賴心理,一旦離開,就對音高的瞬時記憶消失。所以要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首先要建立內心聽覺。
內心聽覺是音樂形象的客觀再現。也就是說,在不聽樂曲和音響的情況下,憑借記憶,能準確地想象出具體的音高、節奏、音色、旋律等。這些內心想象出來的音響,是過去所聽音樂的準確反映。很多學生出現音準問題,很大原因是缺乏音樂的記憶能力,忘記了聽過的音高;對音樂的復述能力較差。培養內心聽覺的步驟是:第一,想象音樂(音高,旋律,節奏等);第二,傾聽音樂(抓住關鍵);第三,演唱這段音樂;第四,分析、傾聽自己的聲音;第五,反思不同的地方;第六,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歌唱。教師可進行以下練習:
教師出示視唱練習樂譜,要求學生內心默讀,然后背唱。這里鍛煉的是音樂記憶能力與內心聽覺。
教師出示歌曲樂譜,學生按照教師要求演唱一部分旋律,其他部分在心中默唱。這就要求學生要進行內心演唱,另外要具備良好的節奏感。
發展音樂內心聽覺一定要培養音程之間的距離感。那么兩個音之間的距離怎么表示?在柯達伊教學法中介入音程是從sol-mi下行小三度的童謠開始,從最原始的嬰兒都會的媽媽發音,啟發學生體會小三度的感覺。接著加入la、do、re三個音,這就形成了五聲音階,并對五聲音階不斷的重復,變化練習。這個過程是復雜枯燥的,這就需要教師啟發學生的音樂能力,從學生熟悉的歌曲入手,發現相應的音程,加強其音響記憶。初步掌握了五聲音階也就掌握了大多數歌曲的旋律走向。最后認識fa、si兩個偏音。在此基礎上加入一些和聲等,并且強調首調唱名法,這樣使學生不管唱什么歌曲都對音的高低有個粗略的估計。
(二)以柯爾文手勢為輔進行音準訓練
在小學階段,采用形象生動的柯爾文手勢輔助唱歌,是訓練學生唱歌音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可以通過手勢提示學生了解各音高的走向、半音全音的距離。學生在看到手勢后,身體會顯示出一定的高低傾向。比如:在演唱時發現 fa 的音高很難唱準,半音容易唱成全音的感覺。當教師出示fa的手勢時,學生在視覺上就會看到它的手勢重心是向下傾斜的,與mi的手勢距離很近,學生下意識的重心會向下,會將fa唱的接近mi音。眾所周知,音樂是不具有語義性的,上述的肢體動作比繁瑣的描述性語言更生動形象,學生可以快速地通過手勢準確找到音高。
在歌唱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先熟悉手勢,先不介入樂曲和樂譜,用手勢形成良好的音高概念。例如教師可編創簡單的視唱曲,跟琴演唱,熟悉旋律,并伴隨相應的手勢。在隨后的練習中,看著教師的手勢獨立的歌唱,也可以做一些內心聽覺訓練。比如:人民音樂出版社三年級第五冊唱歌課《草原上》這首內蒙古民歌,主旋律“mi、sol、la”就可以用柯爾文手勢展示空間位置的高低變化,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音高概念,另外手勢的運用也可以將旋律優美的線條展示出來。
在初級階段,可以用鋼琴配合手勢,從聽覺上和視覺上兩個方面使抽象的音高概念有一個直觀的形象。在之后的教學中,嘗試適當減少使用鋼琴的機率,學生通過看教師手勢唱出相應音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細微的動作變化不斷校準音準,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準概念。這是一個長期的需要反復練習的過程,可以作為每節唱歌課的發聲練習。
當然,柯爾文手勢并不適用于所有歌曲,一些旋律簡單,節奏快的歌曲不需要柯爾文手勢的輔助,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演唱效果。我們可以從柯爾文手勢中得到啟發,自編代表各音符的肢體動作,并配上節奏鮮明的音樂,使得學習過程不僅有效而且有趣。
柯達伊教學法從學生的自然狀態開始培養,所有的教學環節環環相扣。他的教學方式生動有趣,實用性較強。這些新方法為我國的小學歌唱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探索方向。學習柯達伊教學法,取其精華,有分析有選擇地進行學習。
[1]尹愛青.當代優秀音樂教育體系與教學法研究[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楊立梅.“音樂應該屬于每個人”——紀念柯達伊·左爾坦逝世三十周年[J].中國音樂,1997(04):45-48.
[3]邵蘭霞.柯達伊教法在小學歌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G633
A
張嫻(1993—),女,漢,山東泰安,在讀碩士,東北師范大學,音樂教育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