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若婻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0)
民間童謠在幼兒園課程中的傳承
閆若婻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0)
民間童謠是我國歷史文明進程中一種富含地區或者民族思想文化和道德情感的文化元素,其在促進幼兒道德情感發展、行為習慣培養、語言水平提升等方面有著重大的意義。因此,有必要探討民間童謠在幼兒園課程中的傳承問題,從而更好地推動民間童謠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民間童謠;幼兒園課程;傳承
幼兒教育工作在當前已經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對象,在此背景下,社會各界紛紛開始關注傳統文化對于幼兒教育的重要性,為此,本文以民間童謠這一傳統文化為例,探討了其在幼兒園課程中的作用,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借鑒。
民間童謠是我國歷史文明進程中一種富含地區或者民族思想文化和道德情感的文化元素,其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以口語化的語言、生活化的內容一代一代傳承,人文和自然氣息非常濃厚,因而具備了極為深刻的教育價值。不僅如此,民間童謠的節奏感也非常強,有著淺顯易懂、雅俗共賞、生動活潑、疊詞疊韻等特點,非常適合幼兒進行學習。除此之外,民間童謠的鄉土氣息也非常濃厚,和幼兒的生活實踐貼合度也更高,因而幼兒接受起來也相對容易。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教育應當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對祖國文化產生優秀的、直觀的感受,并引導他們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從而幫助他們對人類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產生深刻的感知。
有鑒于此,當前幼兒園課程中,民間童謠已經成為幼兒教育工作的一項非常優秀的課程資源,幼兒教育工作者也逐漸開始認識到其在促進幼兒道德情感發展、行為習慣培養、語言水平提升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因此,應當在幼兒園日常教學活動中全面開展民間童謠的傳承和教學工作,從而充分發揮民間童謠的優秀作用。
(一)教師的音樂素養不足
在幼兒園課程中開展民間童謠的教學對于教師的音樂素養有著一定的要求,但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非音樂專業畢業,最終卻從事音樂教育的教師人數達到50%左右,而且,在音樂教育行業中,城鄉音樂教師的比例嚴重不平衡因此,我國幼兒園教師的音樂素養存在明顯的不足。
(二)教師關于童謠教學的認知不深
當前,不少幼兒園教師由于缺乏足夠的創新意識,思維存在一定的僵化,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于童謠教學缺乏深刻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也很少開展民間童謠的教學活動。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這種傳統的、僵化的幼兒園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多元化的教學要求。
(三)教學實踐不容樂觀
不少幼兒園開設的民間童謠課程都存在實際效果不強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幼兒學習的民間童謠和當地的語言習慣不匹配。民間童謠的地域特色非常明顯,各地都有著區別于其他地區的童謠,這些童謠在語言上、內容上都有著明顯的區別。而不少幼兒園在傳授這些童謠時,都忽視了這一因素,結果導致幼兒不僅聽不懂,學起來也吃力,影響教學的效果。
(四)教材使用不當
部分幼兒園教師在開展民間童謠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幼兒的實際情況,忽視了幼兒特有的年齡、身心發展和接受程度,只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來選擇民間童謠的題材,結果導致幼兒對于民間童謠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不高,不僅打擊了幼兒學習民間童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幼兒吸收我國傳統文化知識的效果。
(五)幼兒反饋不理想
當前幼兒園開展民間童謠教學的主要方式還是通過集體活動來實現,雖然這種方式能夠大量節省教師的精力和時間,但從幼兒的反饋來看,結果卻不甚理想。不少幼兒都因為,活動的時間太短,有一些自顧不暇;也有的孩子對于教師的意圖不理解,在活動中大多處于茫然的狀態。
(一)重視并提升民間童謠教學的重要性
想要切實做好民間童謠在幼兒園課程中的傳承工作,就必須認識到民間童謠對于幼兒成長和發展的重要作用,重視民間童謠教學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措施來提高民間童謠教學的實踐效果。比如,針對教材使用不當的問題,相關部門及幼兒園也應當積極創造交流平臺,努力學習先進的教學案例,從而選擇出優秀的適宜幼兒發展的民間童謠。
(二)規范民間音樂教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實踐
在民間童謠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盡可能選擇一些蘊含當地風土人情、傳統文化的民間童謠,并引導他們了解童謠的深層含義,促使他們學習到優秀的傳統文化,從而切實提高他們學習民間童謠的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
(三)提升學前教育教師的音樂素養和綜合文化涵養
相關教育部門和師范類院校應當重視做好提高幼兒教師的音樂素養和綜合文化素養工作,積極組織各類有關民間音樂的培訓活動,從而讓教師在就職前就可以接觸到一定量的民間音樂知識。此外,相關教師也應當端正工作態度,積極提升個人綜合素質,通過下鄉走訪、查閱資料、收集信息等手段來不斷加深和豐富對民間童謠的認識。
[1]吳靜怡.民間童謠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思考及教學策略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9):98-180.
[2]景琳.幼兒園童謠課程問題分析[J].學周刊,2015(07):212-213.
[3]劉立恒.試論童謠在幼兒語言習得中的作用[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5(02):103-106.
課題: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項目-廣西師范大學“民族地區卓越幼兒園教師培養創新實踐”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