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瓊藝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管理學系,河南 鞏義 451200
?
非營利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社會工作實踐反思
——以鄭州市M托老服務中心為例
許瓊藝*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管理學系,河南 鞏義 451200
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及機構養老缺陷的暴露使居家養老方式成為解決養老問題的重要途徑。非營利組織參與養老服務,是在市場和政府養老保障制度和服務不健全的情況下的新探索,能夠有效彌補市場缺陷以及我國養老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問題,能夠在非營利組織的幫助下全面的來協調和整合養老需要的各類社會資源,提供各種專項的服務。而我國目前非營利組織的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具體方法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檢驗和反思。
非營利組織;居家養老;實踐反思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社會老齡化的行列,由于我國人數數量、社會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原因,我國社會的人口老齡化具有以下三個特點:速度快、數量大和未富先老。由于我國目前社會老齡化的局勢非常嚴峻,給社會和諧和穩定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中國傳統的“養兒防老”家庭養老模式已經不能有效應對老齡化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影響,探索新的養老服務模式迫在眉睫。
居家養老服務是在社區照顧的基礎上,通過規范和完善社區照顧進而演化建立起來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而社區照顧是利用老人所在社區的資源和社會支持網絡來幫助有需要的老人。國外一般將“居家養老”與“居住在家”進行區分,將其界定為:由個人、家庭、社區、國家共同支持,以社區養老服務和社會養老網絡為載體,將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的養老方式。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不斷加劇,社會各界也都在積極探索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我國學者認為,居家養老是一種新型的社會化養老模式,強調老人在家中居住但卻享受社區為老年人提供的養老院式服務,即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為外圍保障、以養老制度為保障的養老體系,也被稱為“沒有院墻的養老院”。
托老中心是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老年人日間照料、生活護理和精神慰藉為主要內容,以社區托老和上門服務為主要形式的一種養老模式,鼓勵自理老人走出家門、為自理有困難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在服務上方面,配備專門的社工為老人提供全面專業的服務,以“服務親情化、管理人性化、醫療正規化、膳食營養化、文化娛樂樂多樣化”的服務理念,希望能在金苑社區推行一種獨具專業特色的新型的居家養老模式。
(一)與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建立聯系
機構與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建立合作關系,充分利用鄭州高校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資源和人才資源,為機構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為提高機構工作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夯實基礎,開拓一條可持續的、獨具社會工作專業特色的居家養老之路。
(二)社會義工與專業社工聯動
建立一套社會義工與專業社工聯動模式,一方面解決了服務過程中專業工作人員工作量大,任務中的問題,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也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另一方面,由專業社工定期對義工進行社會工作專業培訓,提高義工的專業素質,也保證了提供服務的質量,使社區老人受到更好的專業照顧。
(三)與專業社會工作機構進行項目合作
通過與專業社會工作機構進行項目合作,為社區老人拓展資源的獲得渠道,充分利用社會上的一些正式資源,這樣一方面中彌補自身在專業服務方面的一些不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外界資源為社區老人架構網絡支持系統,使社區老人有更多的機會享受更好的服務,增加社區老人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和機會。
(四)助人自助——建立志愿者“愛心銀行”
從社區參與的角度,為社區中的自理能力高的低齡老人在“愛心銀行”建立個人賬戶,在老人需要服務的時候,可以得到相應時長的無償服務,這改善原有社區居民養老的“原子化”狀態,通過建立“愛心銀行”,組織自理能力較強的低齡老人進行有償志愿服務,利用網絡組織的力量,聚集社會資源,通過“愛心銀行”來存取社會服務來節約社會成本,減輕家庭壓力,為老人提供了打發閑暇時間的渠道,又提高了老年人居家養老的生活質量。
(五)個別化——為老人提供個性化服務
根據社區中老人的實際需求,分別建立服務檔案,設置專人專崗進行管理,以方便開展定期定點的服務,評估和滿足老人的不同需求,積極滿足老人的特殊需求,進而提供個性化較強的社會服務,改變傳統養老模式中對老人“貼標簽”的慣性思維。
(一)非營利組織參與居家養老需要社會工作專業理念的指導
1.老年社會工作的優勢視角
優勢視角充分肯定個人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承認人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有著自身的潛能和力量,而且可以利用和依靠自身的潛能和優勢去解決面臨的問題。它是在批評現存的主流“病態模式”和“缺陷模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并立足于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念,發掘和利用自身抗逆力,積極對社會進行重新建構的過程。
從優勢視角出發,非營利組織在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過程中應立足于發現和尋求、探索和利用老人的優勢和資源,發揮老年人自身的主體性,幫助老人實現夢想,積極面對生命歷程中的挫折和不幸,對抗社會主流對老人弱勢地位的話語控制。發掘老年人家庭、社區以及社會可利用的一切資源,將每一位老人都看作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個體,在介入過程中避免將老人當作弱勢看待,找出他們的閃光點,改變他們對自我的看法,不斷挖掘其個人內在潛能,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最終達成自我的實現。
2.老年社會工作的增權視角
非營利組織在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時,要注重從增權的視角出發,幫助老人在承認自身相對弱勢的基礎上,重新對自身的需求和能力進行合理評估,提高自我價值感,學習面對和解決自身的問題。
具體而言,針對有權、弱權和無權三個層面的老人分別進行個人層面、人際交往層面和社會參與方面的增權。在社會工作介入過程中,要特別注重雙方的地位平等,與老年案主建立友好關系,尊重案主的要求,以滿足老年案主個別化的需求,首先,充分溝通的基礎上,上方共同來制定工作計劃;介入中要注意培養自我效能感,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以達到增強權能的目的;在介入結束時,要進行再次評估,如有轉案需要,應幫助聯系,同時要注意結案的時間不宜過短,逐漸脫離以使其適應獨立生活。
(二)非營利組織參與居家養老需要社會工作專業方法的指導
1.老年個案工作
是指在社會工作者專業價值觀的指導下,運用專業的知識和技巧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質或情感方面的幫助和支持,以使當事人緩解壓力、解決問題和達到良好的福利狀態的服務活動。個案工作主要運用于滿足社區老人的個性化需求,非營利組織要針對老人面臨的不同問題和特殊的情景,根據個案工作模式具體制定不同的服務方案,以社會工作個別化處理問題原則,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解決辦法,達到提供服務的效果最優。
2.老年小組工作
通過選擇具有共同和共同問題,而且彼此身體狀況和能力基本一致的老人組成小組,通過在活動中的互動和互相影響,增進相互支持,幫助小組成員應付和解決老人的身心健康、社會適應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小組成員發生轉變并得到成長。在解決老年人面臨的一類問題時,可以運用社會工作小組的工作方法,主要用來解決老年人心理困擾、精神慰藉和社會參與等問題。因此非營利組織可以根據社區的具體情況,組織社區老人參加各種專業的小組,以提高居家養老服務的質量。例如,支持性小組,幫助老人增強自信;興趣小組,幫組老人打發閑暇時間,拓展興趣愛好,提供新的咨詢;溝通互助小組,幫助老人尋找分享快樂和痛苦的渠道,使情緒得到及時的釋放。
3.老年社區工作
提升老年人的社會福利水平和晚年生活質量的一種宏觀層面的社會工作方法,即以社區為依托,以老年人為工作對象,通過發動和組織社區內老年人參與集體行動,動員社區資源預防和解決老年人的問題,促進社區參與,改善社區與老年人的關系,培養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與自決精神,提升歸屬感。因為社區社會工作的方法屬于宏觀的工作方法,因此并不能用來解決老年人具體的問題,在社區工作方法中,非營利組織主要發揮自身作為政策倡導者、理念宣傳者、資源協調者、信息傳遞著的功能,積極的宣傳居托老照顧與機構養老的區別和居家養老方式的優點,充分認識居家養老模式,鼓勵老年人走出家門,更多的參與社會活動,幫助老年人完善社會支持網絡,進行資源整合,促進居家養老模式在我國的發展。
在非營利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實踐中,充分的表現出了這種養老模式的優勢以及與我國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的可結合之處,而社會工作專業方法的運用也提高了服務的質量和專業性,但是當前我國非營利組織處于發展初期,在其自身存在諸多不足,在我國“大政府、小社會”的特殊國情之下,非營利組織的發展還存在障礙,這些都給非營利組織以一個獨具專業性的身份參與居家養老帶來了阻力。因此,要健全非營利組織參與社區養老的模式,需要政府、非營利組織、社會工作者以及社會大眾的共同努力。
[1]鞠秋錦,鄧衛華.淺析中國的居家養老[J].熱點透視,2004.12.
[2]何雪松.社會工作理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范明林,張鐘汝.老年社會工作[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5.
[4]趙麗宏,杜瑋.構建社會工作視角下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J].學術交流,2011.12.
許瓊藝(1989-),女,漢族,河南洛陽人,鄭州成功財經學院,碩士,研究方向:社會工作實務。
D
A
1006-0049-(2017)14-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