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菊蘭
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中學,河北 張家口 075000
?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格教育研究
杜菊蘭
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中學,河北 張家口 075000
在信息化、知識化的經濟時代下,具備健全的人格是促進個體全面發(fā)展的前提條件,特別是在當前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背景下,人格教育已成為各高校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充分利用語文教材的特點重視人格教育,對培養(yǎng)我們高中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格教育的意義,并對語文教學中人格教育的實踐措施進行分析,旨在培養(yǎng)我們高中生樂觀開朗、獨立向上的人格。
語文教學;人格教育;人文精神
目前,我們高中生正處于一個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初步形成階段,語文學科因其具有的人文性、工具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在培養(yǎng)我們高中生人格方面具有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人文理念的不斷深入,人格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對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形成健全的人格等具有重要積極作用,在這種形勢下,語文教師如何在知識傳播過程中滲透人格教育已成為一個重要課題,這也是提高我們高中生心理素質和認知性的重要途徑。
(一)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在高中學習階段,我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尚未定型,若是長期處于一種不良風氣的環(huán)境中,極易導致我們出現厭學、輟學等行為,同時還會對我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形成及抗壓能力的提高產生負面影響。而語文學科所具備的文學資源可在審美觀方面起到一定的陶冶和熏陶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引導我們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和人格修養(yǎng)。
(二)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語文教學可確保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如何合作、生存、做人及發(fā)展等,從大語文觀的角度出發(fā),人們不斷意識到終身教育的重要性,這對提高我們高中生的判斷能力、學習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是促進我們高中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質是我們學習、工作及生活的不竭動力,也是充分發(fā)揮自身價值的關鍵,任何教育均是以促進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而人格教育作為一切教育的根源,培養(yǎng)健全、獨立、全面發(fā)展的人完全符合現代教育的需求。
(三)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教師在傳播素質教育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應結合語文教材的特點,因材施教,找到適當的切入點,注重與我們高中生的情感交流、人格教化,同時將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充沛的情感投入到我們的人格培養(yǎng)上,充分體現教育人性化的本質特點,以提高人格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構建交互式語文教學模式
①閱讀。閱讀教學模式的實施可促使我們更加直觀的面對文學作品,切實融入其中,更為深切的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充實我們的精神世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合理的利用人格教育相關文獻,在進行闡述、講解的過程中,使我們意識到人格教育的重要性,這對培養(yǎng)我們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和精神品質具有積極作用;②寫作。寫作是一種語言和情感的表達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我們在寫作中投入適當情感,以賦予作品鮮活的生命力,同時應提倡我們多去學習、觀察和積累生活的素材,推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的寫作模式,正確看待當前社會發(fā)生的熱點問題,以促使我們提高思維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③課外活動。適當開展課外拓展活動不僅能提高我們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還能調動我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外活動在語文教學中的開展,可利用多媒體對當前相關新聞熱點進行分析,并在課堂上分成小組,針對這一現象或問題展開討論;或是舉行主題辯論會,就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問題進行辯論。
(二)在教學實踐中塑造健全的人格
我們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不能僅將精力或興趣放在課堂上,還應注重實踐中語文知識的學習,比如教師可在實際教學中向我們介紹一些名人、偉人的成長歷程,促使我們從中能夠領悟其共有的特質,學習他們身上的優(yōu)質品質和堅毅精神;組織我們參觀博物館,了解歷史和文化等。文學來源于生活,在實際學習與教學過程中,將文學與生活結合起來,不僅可為我們提供豐富的資源和材料,同時還更有助于培養(yǎng)我們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三)充分發(fā)揮教師人格的教育價值
教師對于人的一生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利用語文教師人格力量來實施人格教育,以為培養(yǎng)我們的人格教育提供一個優(yōu)化的人格環(huán)境,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人格修養(yǎng)和素質,形成健全積極的人格品質,才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的展現教育的價值。同時,教師可針對每位學生的身心狀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安排,在對作品進行理解、情感體驗的過程中,結合自身的思想意識、情感態(tài)度,對我們進行有意識的人格教育。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格教育充分滿足了現代語文教學活動的要求,可有效提高我們高中生的綜合語文素質、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這也是當前時代賦予語文教學的使命。因此,在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里的思想,充分利用文學資源進行感化和熏陶,在促進我們個性化發(fā)展的同時,還可為我們步入社會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礎。
[1]董奇,黃芳,國卉男.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視角下的高職課程改革——兼論高職課程觀的發(fā)展趨勢[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4,35(1):27-31.
[2]陶春元,曹小華,嚴平,等.化學實驗教學中健全人格培育研究與實踐[J].化學教育,2014,35(4):4-7.
[3]王家云,李福華.“游戲人”:卓越幼兒教師心靈成長的人格訴求[J].教師教育研究,2014,26(5):18-21.
G
A
1006-0049-(2017)14-01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