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娜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
馮 娜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增長,高職會計教育的產業化價值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本文圍繞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進行討論研究,分析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方法,以推動我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事業的發展和產業化進程。
就業導向;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
高職教育是職業技術教育的一種,應以就業為最終導向。高職教育應當面對社會崗位的實際需要,結合用人企業的具體需求進行人才培養與教育。為進一步改善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促進高職會計專業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高職院校應以向社會培養和輸出實用性人才為目標作出努力。
(一)社會實踐能力較差
許多企業為追求高效,對人才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甚至企業對某些崗位人員招聘的工作經驗也做出了較高要求,這對于剛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他們很多沒有工作經驗,不具備相關的實踐能力,在擇業時選擇的機會變少,甚至出現失業的情況。高職院校必須實施相關的實踐教育,使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二)學科素質有待提高
學生的學科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就業是否順利。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讓學生逐漸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的學習是被動式學習,缺乏主動性。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科素質和能力,應當以人為本,改革教育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科和專業素質。
(一)目標定位不準確
部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的教育沒有樹立清晰的目標,培養的學生不適應社會的需求,就業情況不理想。目前,仍有許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仍然停留在應試教育的老觀念上,過度依賴理論教學,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不相符合,導致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匱乏,很難成長為應用型人才。
(二)內容和形式脫離實際
時代在快速發展,新興的會計理論與現實中的實際問題日益增多,然而教學內容常常更新緩慢,使得學生學到的知識相對時代落后。專業教學過程中,知識體系太過狹窄,訓練安排沒有做到統籌兼顧,會計專業的實驗教學不夠科學規范。使得用人單位在招收畢業生后,往往消耗大量資金與時間進行崗位培訓,成本高,開支大,導致企業更偏向于直接招聘一些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1]。
(三)實訓教材體系不合理
實訓教材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我國現在缺乏編寫質量高的會計實訓教材,會計模擬數據系統不夠完善。高職院校正在投入教學的教材大多將重心放在會計核算,對會計監督問題的研究與教學較少。另外,許多實訓教材太過詳實,部分學生缺乏自主思考,被動接受答案,沒有對知識進行梳理總結,實踐操作技能得不到鍛煉,不重視會計業務中較為重要的審核過程,學生創新性受到極大的抑制。
(四)師資團隊素質較低
各院校的師資隊伍專業素質差距較大,很少有教師達到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雙精通的水平。部分教師的課堂掌控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相對薄弱。教師隊伍對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的更新較為滯后。使得教師在進行會計理論的教學以及動手實踐的培訓的工作中沒有足夠的權威,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實踐培訓都達不到預期效果。
(一)明確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必須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實操能力強的人才,滿足社會需求。因此,在高職會計教育過程中,要拋棄以往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法,重視實踐教學的開展,培養出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都過硬的高素質人才。在教學過程中,要增加實踐教學的課程比重,實訓課程的比重至少要占到一半,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來實踐在課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同時,要將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增加學生對理論的深入理解,并用于實踐過程中。另外,學校還要充分了解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中對哪些技能比較側重,以此為依據來加強相應技能的培養,增強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競爭力。
(二)完善實訓相關教材
實訓教材是實訓教學開展的基礎,必須選擇高質量的教材,以保證實訓教學實效。在選擇實訓教材時,一方面要看是否符合學校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要看教材的實務事例是否貼近現實,是否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地掌握運用的方法。另外,學校還可以根據自身專業設置特點和教學目標來編寫有針對性的適合本校的教材,既可以增強教師的科研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加強校企合作
到企業實習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途徑,同時也是檢驗教學安排得當與否的一個標準,有助于幫助高職院校了解企業實際需求,根據企業需求培養人才。學??梢跃蜁嬤@一職位聯系當地企業,共同建立校外實訓室,共同培養技能型人才,學生通過見習能夠真真正正接觸到實際工作中的各種賬簿,憑證,更有利于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要為在校教師提供培訓和學習的機會;也可多方面豐富師資力量,聘請公司高級主管、高級注冊會計師、審計專家來擔任培訓教練和兼職講師,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作為教師,應當經常更新專業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在提高理論水平的同時,還應當多去用人單位考察調研,提高應用能力[2]。
(五)建立多層次多角度的評價模式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會計教學中,對于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均十分看重,因此在評價學生成績時,需建立多種形式的考核方式,真正做到全方位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尤其是對企業實習和崗位實訓等學習環節的考核要增加比重,并將企業納入到評價主體當中來,在豐富考核主體的基礎上,做到理論與實訓考核的同等化、一體化,提高學生對會計技能實訓的重視程度,促進學生會計專業技能的全面培養。
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應以就業為導向,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和趨勢,明確培養目標,改進培養模式,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措施,從而不斷提高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水平,為社會培養實用性人才,為我國的就業大環境做出貢獻。
[1]孫曉輝,林華.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S1):151-152.
[2]袁詠平.以就業為導向,推進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改革[J].市場論壇,2010(10):90-91.
F
A
1006-0049-(2017)14-01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