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芬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1
?
基于網絡平臺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研究
王 芬*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1
隨著教育的改革,我國高校中思想政治課程已經從以往的傳統教育模式轉化為信息技術模式了,并且,網絡平臺教育是我國的新型有效載體,并且,可將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有效提升。而網絡平臺作為近年來興起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在各所學校普及,因此,該教學模式還需要進一步探索以及研究。
網絡平臺;思想政治課程;研究
如何有效改進及提高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實效性是目前研究學者們一直存在著的問題。而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將其與思想政治課程相互結合,從而使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模式不斷創新。并且,如今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已經逐漸成為人們學習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為使思想政治教學在網絡平臺的作用下提高教學效率,本文現在對其進一步深入研究。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所要研究的熱點問題就是,如何在互聯網時代背景的推動下利用網絡平臺與思想政治課程結合進行教學,從而使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實效性得以提升。雖然,近年來在研究上有一定的成果,但是相對于大部分而言,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均是放在思想政治教學的內涵、必要性、教學模式、作用效果等方面,而在實踐這一塊并未投入太多的精力,甚至于忽視。因此,要使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具有有效性一定要全方面發展,深入研究。
目前,雖然網絡教學平臺屬于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新型有效載體,既能夠將教育者的的主體性完全展現,并且還具有較好的效果,因此,網絡平臺教育模式的趨勢已經勢不可擋了。但是,由于其作為新興的教學模式,其中仍存在著須盡快解決的問題。1.實現網絡平臺模塊及功能問題;2.解決網絡平臺教學信息的及時更新問題;3.課程指導教師學會使用網絡平臺教學信息的最大化問題;4對于網絡教學平臺的維護問題。針對以上,要使網絡教學平臺的開展順利,相關人員就必須將網絡的積極作用在最大程度下進行挖掘,構建以學生為本,具有互動性、靈活性的開放網絡平臺,從而讓其獨特的教育能夠在最大限度得以發揮。
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網絡平臺教學是新生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結合,建設新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體系[1]。網絡平臺教學模式主要是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形成的,主要是采用網絡作為載體,以學生作為中心,教師作為引導,從而使教學過程的系統性、完整性的重心能夠確保,最終采用全面實現網絡平臺教學作為宗旨,讓其與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相結合,從而使該方式的課程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網上自主學習、考核評價、師生互動、問卷調查、模擬實踐等均是網絡平臺所包括的內容與形式。因此,在網絡普及的情況下運用網絡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已經成為必要的選擇了。針對此,相關研究學者必須要將網絡平臺這一塊陣地占領以及研究,將其用好、用活,從而使其能力完全發揮,達到最大化的效益。另外,在開展網絡平臺教學時,還需要將其不可控性及虛擬性的特點進行嚴格管理,確保教學內容的準確性及科學性,讓網絡平臺能夠將正確輿論導向向學生傳遞,從而起到傳播正能量的作用。
采用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中心,網絡為載體進行目標構建,將教學與管理合為一體,全面將功能完備、內容豐富、以及學生覆蓋,進而使網絡平臺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性具有推廣價值以及實現運行的作用[2]。首先,在平臺的設計及構建上,一定要遵循“利用多方資源、多種形式、學會時間以及利于學生學習、教師指導、課程管理”等多項原則。再者,在進行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時,一定要具有互動性、靈活性。應以體現學生為本的理念開展模塊設計,在功能上,要求必須要科學、合理、完善,并且操作簡便,以及在內容設計上必須要滿足教學需求等。
網絡平臺功能及功能模塊內容設計。首先,要使網絡平臺教學的管理功能夠完全具備,其平臺一定要包括自主學習模塊,互動模塊,考核模塊等。其中,自主模塊能夠體現學生學習的多樣性,并且該模式中還包括網上讀經典、觀影視、學時政等內容;互動模塊主要是以教師作為主導性,將學生往正確的網絡價值觀進行引導,并且幫學生進行疑惑解答,該模塊包括在線評價、網上在線解答、以及留言等內容;考核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在網上實現教學過程以及教學結果,以及具備了實現考生學習時間及學習效果的功能,并且,該模塊還包括網上課程考試及課程評價等應用。因此,對于網絡平臺的教學一定要給予高度重視,這樣,才能使其教學有效性能夠完全施展開來??偠灾?,在如今這個無人不網、無時不網的時代背景下,要想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教學效率得以提高,那么一定要將網絡的作用充分發揮,建立網絡平臺進行課程教學,使師生能夠充分展現自身的才華。并且,根據新媒體的不斷變化、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新特點、新變化。另外,還需與各所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這樣,才能讓網絡平臺的構建適合該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讓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彭健.網絡教學平臺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問題式教學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22):48.
[2]韓影,劉瑟,柳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網絡平臺研究與構建[J].科教導刊,2016(14):85.
[3]童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3(29):130-131.
[4]陳百君.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J].科技展望,2015(20):283-284.
王芬(1981-),女,漢族,湖南衡山人,哲學碩士,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
G
A
1006-0049-(2017)14-0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