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軒 張 洋
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
山西省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問題研究
李宇軒 張 洋
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隨著人口與老齡化的日益嚴重,城鄉老年人口的養老問題逐步提上我們的日程,并成為社會保險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國家養老負擔日益增大的今天,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可謂一項具有實質意義的改革突破,在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新型城鎮化進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山西省統一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歷史沿革、必要性和面臨的挑戰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和分析,提出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同時相應的提出應對措施和建議。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體化
(一)立法滯后,政策穩定性差,缺乏法律保障
我國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合并缺乏國家立法機關專門的法律法規作為保障,只是以政府的《通知》、《實施意見》、《方案》以及《決定》等政策性文件的形式出現,法律層次和效力較低,缺乏強有力的約束力。雖然我國于2010年頒布了《社會保險法》,填補了多年來社會保障領域立法的空白,但是關于社會養老保險的立法規定只有簡明概括的13條,缺乏明確的實施條例,《意見》部分內容也是含糊不清,不具明確性,可操作性差。各省出臺的實施意見不具長遠性和法律性,未能從長遠利益和全局高度進行制度設計和謀劃。
(二)基層經辦能力不足,地方信息系統建設落后,管理難
一方面,基層經辦人員服務水平低,專業素養不高,辦事效率低下,尤其是農村地區,缺乏專業的人員和配套的服務設備,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熟練程度不高,工作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同時態度粗暴,服務意識薄弱。另一方面,信息系統建設落后。現階段新農保和城居保的整合,對地方信息系統的建設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山西省各縣市信息系統呈現出獨立分割、技術水平低下的情況,同時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對其進行維護和更新,成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建設的難點。
(三)基礎養老金保障水平低下,制度激勵作用有限
城居保和新農保并軌后,山西省養老金待遇水平與養老保障現實的需要、參保居民的期望之間具有較大差距,基礎養老金水平低,參保對象尤其是農民由于經濟條件有限和對養老保險政策的認識欠缺,多繳費、長期繳費的意愿差,相應的政府補貼也少,因此積極參保的動力明顯不足。
(四)個人賬戶基金運營保值增值困難,缺乏規范有效的管理
首先,在擴大保險的覆蓋面和提高保險水平的情況下,廣大參保人員賬戶里的資金越來越多,因此急需解決這部分資金保值增值的問題。其次,我國為了保障基金安全性,主要投資在購買銀行存款和國債等安全系數高但收益不高的方式,實現保值增值十分困難。再次,養老金運營缺乏規范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基金挪用和貪污的現象屢見不鮮。
(一)加強立法建設,制定協調一致的法律和政策框架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推進山西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和關鍵。制度的形成必須通過立法的形式予以確定,應當涵蓋參保對象、基金來源、運營管理、繳費方式以及待遇支付的內容。同時,對政策的實施要有嚴格的監管程序,明確目標與責任,確保養老金制度的持續貫徹與實施。目前山西省已經出臺相關政策,開始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兩種制度之間的轉移接續工作,總結經驗探索有效的實施辦法,加快研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其他養老保險,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保障制度的銜接與配套政策,為實現城鄉服務均等化,達成養老保險一體化奠定基礎。
(二)完善基層服務管理,加強信息化建設
首先,要統一基層管理服務。采取科學規范的方式,對現有的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機構和其他公共服務資源進行整合,加強監督,規范對居民養老保險工作人員專業培訓,提高辦事效率。其次,要統一信息系統。現階段,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合并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難題不在于政策制定上,而在于信息系統的建立和完善上,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對現有的業務管理系統進行整合,形成一個省級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管理系統,確定完整的信息管理程序,增強養老保險工作管理的科學化與透明度。
(三)充分發揮政府在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中的主導作用
一方面,思想上,省內各級政府要充分人事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性。行動上,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做好統籌規劃與監督管理工作。政策上要完善財政支付和專項補助制度,增強財政補貼力度,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待遇水平和統籌層次,并根據經濟增長水平調節基礎養老金,使城鄉居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另一方面,要完善激勵制度,增強制度吸引力。加大政策宣傳,使城鄉居民了解到政策制度情況,使得他們積極參與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中來。
(四)完善個人賬戶基金投資管理體系,推進基金市場化運營
要提高居民養老待遇給付需求,必須以“收益性”為基金投資目標。首先,要積極探索可控風險的投資渠道,適當的拓寬基金投資運營的領域和范圍,個人賬戶基金除了投資與定期銀行存款和購買國債外,還可以用于實業投資和權益類投資,前者可以防范通貨膨脹,后者則可以分散風險,提高收益。其次,政府可以通過服務外包的形式向商業保險公司和銀行購買相關業務,將城鄉居民的個人賬戶基金委托專業的基金投資機構進行投資和管理,實現養老保險市場化運作,整合資源優勢,達到效益最大化。最后建立規范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和風險管理機制,在強化內部監督的同時,發動廣大社會力量,大力宣傳和發展社會監督,杜絕基金挪用和貪污等違法行為,增強群眾對參保的信心。
[1]董莉,張朔婷.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并軌問題的思考[J].北京社會科學,2014(7):38-43.
[2]李海東.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在農村實施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F
A
1006-0049-(2017)14-02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