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談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文化滲透
趙 靜
(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舞蹈是一種用肢體語言來表達的藝術,舞者通過自身的氣韻流轉和肢體展示著舞蹈自身想要表達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感情,舞蹈世界在這個過程中體現的是一個文化的世界。在高校中舞蹈的課堂中,需要滲透一定的相關文化,幫助學生理解舞蹈精神,從而達到弘揚舞蹈精神,了解舞蹈魅力。
高校;舞蹈 ;文化滲透 ;魅力
在舞蹈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引導學生學會將音樂、形體融為一體,還需要了解舞蹈中蘊含的文化,對文化進行傳承和弘揚,在高校專業的舞蹈教學中更要注意挖掘舞蹈中深層次的東西。在現在的社會,各個高校的舞蹈教學漸漸變得系統化起來,改變了以前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的學習向更深的程度中去。舞蹈是來自于生活的,是我國的文化傳承。對于舞蹈的起源一直都眾說紛紜,各種學派的解釋都不一樣。但是,究舞蹈的根本,其始終折射出人們日常的生活,代表了人們的真情實感。所以在高校的舞蹈教學中,要注重文化的滲透,提高教學效率。
舞蹈的技巧教學是高校舞蹈課堂最基本的教學內容。所以學生在學習舞蹈時,只有真正熟練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基礎上,才可以正確的將舞蹈的意義演繹出來,舞出多種風格的舞蹈,讓舞蹈真正擁有其本來的風韻。在相關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雖然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需要加強學生對于基本功的實踐和訓練過程,讓學生的各種動作做到規范,從而達到對舞蹈的各個動作都可以嫻熟的程度。但是還需要注意的是應反復注意引導學生在對動作進行實踐時把握好作品的真實情感,結合自己的個性,跳出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舞蹈。
現實生活中,舞蹈作為一種藝術被所有人熟知,但是想要真正欣賞到這種藝術美是非常不容易的。對于一個舞者來說,自己要學會欣賞,通過簡單地加強自己的舞蹈技術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把舞蹈的傳統文化融入舞蹈技能的學習,才可以充分體驗到這種藝術,欣賞這種藝術的魅力。舞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擔當起為學生滲透舞蹈文化的重任,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以情代舞。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的舞蹈技術進行觀察和指導,對于學生有問題的地方及時進行正確地引導,讓學生的舞蹈更加具有表現力,從而更加吸引人,感染觀眾的情緒。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加入一定的文化元素,賦予舞蹈生命力,讓其煥發出靈動的魅力,加深學生對于舞蹈這門藝術的感悟。
舞蹈藝術對于觀眾來說一直都具有神秘的吸引力的,通過舞蹈可以反應出人們的愿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可以帶給觀眾視覺上的盛宴,展現了舞蹈的藝術感。在觀眾欣賞舞蹈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培養了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陶冶了人類的高尚情操,讓人可以對舞蹈產生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感,所以教師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進行一定的文化滲透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舞蹈創作水平,讓舞蹈的情感意味更加濃厚,容易和觀眾產生共鳴。
在舞蹈文化氛圍的影響下,很多學生的積極性容易被帶動起來,可以促進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來探索舞蹈相關的文化知識和動作技巧,感受舞蹈帶來的心靈的提升,加強學生對舞蹈的把握,從理性和感性上來認識到自己學習的舞蹈專業課程。舞蹈的教學并不是對舞蹈動作進行反復的操練和實踐,不可否認,這些過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高校的舞蹈課堂的教學目標主要還是培養出高質量的舞蹈人才,促進舞蹈事業的發展。所以教學中一定要滲透文化元素,舞臺的布景和服飾等的渲染,營造出藝術的氛圍,起到感染的效果,提高舞蹈教學的質量。
教師作為舞蹈課堂的引導者,要實現教學的最終目標,保證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更新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舞蹈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需要教師本身具有豐富的底蘊,在舞蹈的過程中,需要有較強的情感表現力和藝術的鑒賞能力,要在給學生傳授基本的舞蹈動作的同時,還需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舞蹈本身的情感,并且可以自己表達出來。
教師還需要善于突破自己單一的教學模式,使用新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同時積極和學生進行交流,進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在舞蹈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增加學生對舞蹈的理解力和表現力。
總的來說,舞蹈來源于生活,也折射出生活的很多現象,這和舞蹈中的文化本質是相符合的。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舞蹈教學時要重視文化的滲透過程,讓學生在學習舞蹈的基礎技能和動作的同時,還可以學習到有關舞蹈的文化和精髓,從而加深對舞蹈的理解,實現出對各種動作的感悟。文化是舞蹈藝術的襯托,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舞蹈時,還要注意服飾,音樂和肢體的配合,充分提高舞蹈的質量。
[1]楊荔.做心靈的舞者——談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
[2]劉銘寶.做心靈的舞者——分析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大眾文藝,2017.
J7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