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瑩
(廣東省中山市東鳳鎮小瀝小學,廣東 中山 528400)
淺議提高唱歌教學的實效性
陳 瑩
(廣東省中山市東鳳鎮小瀝小學,廣東 中山 528400)
唱歌教學是我們音樂教師一直需要探索的教學范疇,上述,我只是淺談了自己在唱歌教學中的一些感悟,當然,靜聽、節奏、旋律,是各位音樂教師都了解也知道要解決的問題。但在實踐當中要操作,需要我們教師更深入去探尋適合自己學生實際的方式方法,方然,最終的目的,也是要為我們的唱歌教學服務。
唱歌教學;實效性;習慣
唱歌教學是我們音樂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教學內容的三分之一。所以提高唱歌教學的實效性對提高音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現在,環看當今的唱歌教學,許多教師都習慣于把課堂用多種的教學形式填滿,使唱歌教學變得更豐富。但就唱歌教學而言,最實在的還是讓學生把歌學會、把歌唱好。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最快的方法教會學生唱歌。而我本人認為要提高唱歌教學的實效性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培養學生。
我們的學生常用的學習的方法是“聽唱”,所以我們教師也常用“跟唱”法讓學生學唱歌曲。有時,我們會讓學生在教學一開始,教師導入完就跟唱歌曲,但我認為,這樣的做法存在弊端:在學生對歌曲還沒有整體感受的時候,就讓學生跟唱,在跟唱過程中,學生的歌聲本身對學生的聽覺產生影響,所以,學生所聆聽到的歌曲不是最佳效果,教學效果不理想。我建議,要讓學生多靜聽歌曲,在對歌曲有一定整體的感受后再讓學生進行跟唱。同時,培養學生學會靜聽,是學習音樂的必要習慣,對學生學習音樂學科有很大的幫助。
培養靜聽,我們可以嘗試一些又能達到聽的效果,又能對歌曲進一步熟悉的教學方法。如讓學生做“嘴型”,不發出聲音進行默唱;又如用小指頭在膝蓋上點出節奏,力求不發出聲音去感受歌曲的節奏。在靜聽的過程中,我們教師都可以融入一些較為簡單,便于學生操作的方式,讓學生去學習歌曲。千萬要避免的是所選擇的方式會發出聲音,干擾到學生,也要避免太復雜的活動,讓學生無法靜心去欣賞歌曲。因此,培養學生靜聽的習慣,還是要在細節的地方多花心思。
小學階段學習的歌曲多以單旋律為主,而一首歌曲,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節奏、節拍和旋律。所以,讓學生把握好歌曲的節奏是學好歌曲的重要一環。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往往會發現,有些歌曲的節奏感較強,學生掌握就更快。對于節奏感不那么明顯的樂曲,我們更需要把握好節奏。我曾嘗試用拍擊節奏、有節奏地讀歌詞等方法。總而言之,掌握歌曲的節奏有許多教學方法,只要行之有效都可以嘗試,但要注意不能花時間過多,因為它只是歌曲學習的其中一個環節。記得聽過的一些音樂課,面對較復雜的節奏,都花大力氣去解決,但有時取得的效果卻是不佳。因為,我認為把握好歌曲的節奏所選擇的方式方法也是可以避重就輕的,所以,我們的教師一定要對歌曲進行深入的剖析,更好地解決節奏難點。
節拍也是學習歌曲的一個重要內容,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歌曲表達的感覺,例如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如果強弱弱的拍子特點沒表現出來,那歌曲的掌握不算全面。又如進行曲式的歌曲,行進的節拍感很強,一定要讓學生明確,并掌握好,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把握好歌曲的韻味。
節奏是架子,旋律就是外面華麗的外衣,要學會歌曲,唱準旋律是關鍵。有時,我們會發現學生的音準不行,其實,是因為學生對歌曲的旋律走向不明確。把音的高低唱準,自然就可以唱好歌,然而,要明確樂曲的旋律必須加入生動的方式,才能讓學生對抽象的音高概念有所感悟。為此,我曾嘗試,以音階為立體的音高定位,讓學生看我用手來比劃出歌曲的旋律走向,從而解決了一定的音準問題。
明確樂曲旋律走向還可以通過識譜來達成,識譜教學一直是我們音樂教師的難點,也是重點。樂譜可以立體地體現音高與旋律的起伏,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唱歌教學是我們音樂教師一直需要探索的教學范疇,上述,我只是淺談了自己在唱歌教學中的一些感悟,當然,靜聽、節奏、旋律,是各位音樂教師都了解也知道要解決的問題。但在實踐當中要操作,需要我們教師更深入去探尋適合自己學生實際的方式方法,方然,最終的目的,也是要為我們的唱歌教學服務。
[1]李謙.淺談歌唱教學的范唱技巧[J/OL].黃河之聲,2017(12):21.
[2]鄭淑芳.全民K歌軟件在小學音樂唱歌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12):17-18.
[3]馬志祥.小學音樂唱歌教學研究[J].當代音樂,2017(02):40-41,43.
[4]岳兆麟.小學唱歌教學之精髓——“美”[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1):77.
[5]任妮利.唱歌教學的拓展與探索[J].音樂天地,2017(01):22-24.
J6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