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玲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制度的不斷完善,在當前教學工作中漸漸的注重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改變以往的傳統落后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和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教學理念來開展教學工作,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對班主任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對于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班主任在教學工作中不僅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關注學生的生活情況,教師一定要采取多樣化的德育教學手段才能讓學生們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因此,本文我們將圍繞以愛執教巧招育人——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幾點感悟為主題來展開分析,再提出一些有利于促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順利進行的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以愛執教巧招育人 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幾點感悟
一、針對于堅持坦誠相待的教學原則來促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進行的分析
首先,要想促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就一定要堅持坦誠相待的教學原則。其實在當前教學工作中,尊師重教的思想已經漸漸的被淡忘,在日常教學中也就出現了很多不尊重老師的行為,這種不良行為的出現和班主任、家長交流較少有著必然的聯系,因為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較少,就沒有更好的和家長們取得良好的信任,也就導致在出現問題時班主任和家長進行相互推卸責任,促使問題進一步惡化。那么在當前教學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將心比心來更好地獲取家長的信任,從而和家長樹立一種良好的溝通交流行為。除此之外,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也一定要具有表達技巧,因為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充分的發揮出語言的魅力,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沒有家長只愿意聽到班主任責備自己的孩子。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如果有學生出現嚴重錯誤時,班主任一定要采取正確的形式和藝術性語言來和家長進行溝通,促使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能夠最大化的讓家長接受,并且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讓家長采取有效的措施配合解決。所以,我認為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一定要堅持對家長和學生們以誠相待,時時刻刻為學生們著想,充分的關心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及身心發展情況,才能夠得到家長和學生們的認同和理解[1]。
二、針對于堅持因材施教和進退有度的教學原則來促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進行的分析
其次,班主任還應當堅持因材施教和進退有度的教學原則,來促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當班主任在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中一定要堅持師生平等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了解學生傾聽學生內心的想法,走進學生內心的世界,因材施教這種教學模式才能夠有效的進行。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應當以成績來判別學生的好壞,更不應該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要對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優勢進行因材施教,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弱或者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從而為他們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教學工作,讓這一類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關愛和溫暖,這將對他們的健康成長以及全面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還有利于和學生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獲得學生的認可。例如,在我所任教的班上的一位同學在上課時經常睡覺,老師提醒她幾次以后她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沒有改正。于是我就找到這位同學,了解到她是這段時間免疫力下降,導致晚上失眠后,我及時跟家長反映,讓家長幫她買牛奶和相應的藥品調理,最后這名同學上課也能認真聽課了。所以,班主任在面對這樣的問的時,不應當只是批評或者責罰,或者是當學生之間出現問題時有一些學生習慣運用暴力來處理問題,而是要找到出現問題的根源來對癥下藥,幫助學生們樹立一種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為人處事習慣,更好的促進學生之間的友好發展[2]。
三、針對于堅持不斷學習和穩中求變的教學原則來促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進行的分析
最后,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要想順利的進行還一定要堅持采用不斷學習和穩中求變的教學原則。我國著名學家陶行知曾經說過要想讓學生們能夠學好,一定要讓教師好學。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當前教育事業也將面臨著改革和創新,在當前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不斷更新的背景下,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班主任也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充分的結合先進的教學手段和理念來更新自身的德育工作,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一定要保持一種勤奮好學和博覽群書的好習慣,因為只有班主任具備專業的教學儲備,才能夠為學生們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學環境,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在學習當中展現自我,提升自身學習能力。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教學中進行網絡學習,通過合理的運用網絡工具來尋找多樣化的德育工作手段,從而來彌補自身教學手段存在的不足,及時的更新自身教育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德育工作,顯著的提升德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3]。
在新課改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在教學當中班主任不應當地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教育,而是讓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班主任也就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教學手段或者是成為學生心目當中尊敬的教師,才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融入到學習氛圍中,這也就更好的詮釋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合理的將學生被動學習轉變成為主動學習。除此之外,班主任還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充分的發揮出自身的表率和引導作用。例如,在小學教學中有很多學生不講究衛生,班主任在處理這種問題時不應當只局限于說教,而是要體現出自身的身體力行,像,積極主動的幫助學生們撿起地面的垃圾或者清掃班級衛生來幫助學生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從而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做好個人衛生[4]。
總 結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意識到在小學教學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是一項系統和復雜的工程,只有在實際的教學中掌握一種正確合理的管理手段才能更好的為學生們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空間,實現學生們的全面發展。在新課改政策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教師一定要及時的更新自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并且堅持坦誠相待和籠絡人心的教學原則、堅持因材施教和進退有度的教學原則以及堅持不斷學習和穩中求變的教學原則來促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為學生們的健康成長以及接受良好的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探索[J].許崇學.學周刊.2019(03)
[2] 試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欒麗燕.中國校外教育.2017(32)
[3] 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分析[J].吳霞.中國農村教育.2018(06)
[4] 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互動策略的有效實施[J].胡濤.數碼設計.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