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文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的進步,現階段我國與國外的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同時,人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使得人們的生活理念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現階段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最典型的便是人們在衣著上要求體現“綠色”元素。本文對現階段綠色服裝的設計情況作了分析,并探討了這種設計理念的具體應用,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生態時代 綠色 服裝設計 初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頗有成效,進入新世紀后,我國的經濟發展更是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在這些成就取得的背后,是大量自然資源的消耗以及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因此,當前人們更加傾向于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的生活方式。而人們的衣著服飾,不僅反映了個人的生活習慣,也反應出了整個國家的精神文明情況,因此,結合目前生態時代的發展現狀,進行綠色服裝設計,是極有意義的一件事。
一、綠色服裝設計方式研究
1.1安全性的設計理念
在進行衣物穿著時,人們最先關注的是服裝的安全問題。倘若服裝是由劣質的材質制成,那么長時間的穿著就會導致對于皮膚的刺激。現階段,人們的意識形態極為開放,部分服裝品牌為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在進行服裝設計時將重點放在了服裝外形以及生產效率方面,而忽視了服裝質量及其安全性。同時,為了使得服裝更加絢麗,品牌在進行生產時往往會添加一些增色劑。這種增色劑輻射性較強,長時間穿著可能致癌,因此,為了消除服裝安全隱患,在進行綠色服裝設計時貫徹安全服裝設計理念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現階段部分服裝品牌為了提升服裝的安全性,從手術衣以及交警服上取得了靈感,將反射型的安全因子應用于人們日常所著服裝上,這樣在過馬路時,只要司機的照明光打上去,就會有明顯的反射光產生。司機根據這個消息便能夠準確的得知前方有人,同時也能夠提醒一些開車對于路面情況重視程度不夠的司機,提醒司機減緩行駛速度為行人讓道。同時,隨著現階段人們居住樓層越來越高,因此一旦發生火災意外,如何避免衣物在逃離過程中燒毀對人體造成的損傷成為了部分服裝設計人員極為關注的問題。而在衣服的材料里加入耐高溫的防火纖維,就能夠有效避免傳統衣物“一點就著”的情況,幫助人們快速、安全的進行逃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服裝設計時,不能一味的追求安全理念而忽視衣物美感。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在確保安全因子有效應用的同時提升服裝的美觀。
1.2綠色生態理念在設計色彩上的體現
服裝的色彩搭配以及服裝的款式設計是決定服裝流行度的重要指標,而對于一般人來說,色彩搭配更為直觀,因此,服裝品牌設計師們在進行服裝設計時十分重視服裝的色彩搭配。設計綠色環保理念的服飾時,通常會選擇綠色作為服裝的主體色,但是單純的綠色不僅不會提升服裝的美感,還可能會弄巧成拙導致服裝的銷售受阻。在進行生態理念服裝設計時,并不只是單純地通過綠色來進行理念的體現,而是需要做到美感、適用性以及綠色環保理念三者的有效結合。例如,在進行綠色環保衣物的設計時,將服裝的主色設定為綠色,在綠色的基礎上加入一些卡通圖片以及暖色調為主的涂料圖形之類的東西。這種服裝不僅體現了綠色環保理念,還能夠有效提升服裝的流行性,使之銷售更好,市場推廣更加容易。
1.3綠色生態理念在造型上的體現
從造型角度來說,服裝設計需要將消費者與日常生活相互聯系,在展現出服裝綠色環保理念的同時切實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例如,在進行孕婦服裝的設計時,就需要摒棄正常服裝的設計理念,而是要將服裝設計的寬松一點,便于穿脫,也給胎兒一個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另外,對于外科手術術后的病人來說,由于其四肢活動通常受限,因此自行穿脫衣物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因此,服裝設計師可以將肩線開口處改造為自由搭配的形式,從而實現患者獨立完成穿脫衣物的目的。
1.4綠色生態理念在面料上的體現
在貫徹落實服裝綠色生態理念時,面料的綠色環保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首先,在選擇面料時,需要落實綠色安全、健康環保的設計主旨,因此,一些纖維材料需要進行二次清潔處理。同時,為減少傳統面料對資源造成的浪費,可以采用一些新型的安全面料。現階段,常用的安全面料是在傳統纖維面料的基礎上加入一些微波元素,在射線的照射下,微波元素可以被人體所吸收,從而確保人體內環境的穩定性,也能股為人體補充一些日常活動必須的元素。
二、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綠色環保理念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進行相應的服裝設計是未來服裝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在進行綠色生態理念服裝設計時,首先需要注重色彩的環保安全,其次需要在造型上進行相應的改變。綠色生態理念服裝的出現,不僅符合新時代服裝行業的發展方向,還能夠有效提升服裝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吳宇童.基于生態時代的綠色服裝設計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8,2(24):204.
[2] 陳漢東.基于生態時代的綠色服裝設計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210.
[3] 劉文英.基于生態時代的綠色服裝設計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7(10):187-188.
[4] 顧鴻煒.淺談生態時代下的綠色服裝設計[J].現代絲綢科學與技術,2017,32(04):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