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冠心病患者實施動脈支架術后抗凝的護理效果。方法:針對我院實施動脈支架手術治療的冠心病患者71例進行觀察(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冠心病患者分成兩組,針對常規組35例冠心病患者術后實施常規護理,針對觀察組36例冠心病患者實施術后抗凝的針對性護理,對比兩組冠心病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結果:觀察組冠心病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焦慮評分、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血栓發生率明顯優于常規組,兩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統計學有意義。結論:針對冠心病患者實施動脈支架術后抗凝針對性護理的護理效果顯著,促進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冠心病 動脈支架術 術后抗凝 護理
冠心病屬于現階段臨床中較為常見的心臟病類型之一,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周揚硬化病變現象導致的血管腔阻塞或狹窄現象[1],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臨床中一般針對患者實施動脈支架手術進行了治療,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及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屬于臨床中治療冠心病較為顯著的手術方式,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緩解患者臨床癥狀[2]。但術后抗凝藥物的使用及護理措施直接影響著手術效果,為了分析冠心病患者動脈支架手術后抗凝的護理效果,我院針對收治的冠心病患者進行了觀察對比。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針對我院實施動脈支架手術治療的冠心病患者71例進行觀察(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冠心病患者分成兩組,常規組35例冠心病患者中男女比例為18:17例,年齡分布在63至87歲之間,均值為(72.15±3.20)歲;觀察組36例冠心病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0:16例,年齡分布在62至88歲之間,均值為(72.16±3.23)歲。
兩組冠心病患者之間對比的臨床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統計學無意義,組間可進行對比;本次觀察均已排除存在嚴重精神障礙、溝通障礙及手術禁忌癥的患者;本次觀察均在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屬知情同意的基礎上進行,本次觀察均已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方法。針對常規組35例冠心病患者術后實施常規護理,針對觀察組36例冠心病患者實施術后抗凝的針對性護理:兩組冠心病患者實經股動脈插入帶有支架的球囊導管至冠狀動脈狹窄段后,待支架釋放實施加壓擴張球囊的操作,借助球囊擴張的壓力讓管腔內的粥樣斑塊被裂解、壓縮及血管重構等操作,手術結束后24小時內給予患者750ug/h肝素進行靜脈滴注治療,手術后8小時左右將動脈鞘拔除,拔管前1小時停止滴注肝素,在拔管操作后2小時再繼續靜滴,術后第二天給予患者5000U低分子肝素進行皮下注射,同時給予患者0.25g阿司匹林。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具體如下:(1)針對性心理護理;(2)抗凝后預防不良反應的護理;(3)抗凝健康教育;(4)抗凝治療預防血栓護理。
1.3療效判定。對比兩組冠心病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焦慮評分、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血栓發生率等指標的差異;焦慮評分[3]:采用焦慮自評量表,總分100,分數越高患者的焦慮程度越嚴重。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3.0軟件對兩組冠心病患者護理后的觀察指標進行處理,護理滿意度評分、焦慮評分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血栓發生率為計數資料,采用x2表示,當P小于0.05表示兩組冠心病患者護理后的觀察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評分、焦慮評分。兩組冠心病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焦慮評分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P<0.05),統計學有意義;具體數據見表1所示:
2.2 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血栓發生率。兩組冠心病患者護理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血栓發生率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P<0.05),統計學有意義;具體數據見表2所示:
3討論
在冠心病的診斷及治療過程中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屬于臨床中較為常見、有效的診斷治療方式之一,屬于安全有效的幫助患者恢復心肌灌流的方式,是冠狀動脈疾病微創治療的重要方式。
針對冠心病患者實施經橈動脈穿刺的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后并發癥少、出血少、恢復較快等優勢,但在實施冠狀動脈支架手術治療后患者需要進行相應的抗凝治療,在抗凝治療過程中由于患者對于疾病、治療方式及預后等因素的不了解導致患者出現較多的心理負面情緒,特別是心理素質較差的患者甚至出現焦慮、抑郁的狀態,嚴重影響術后治療效果。因此在針對實施冠狀動脈支架術治療的冠心病患者術后給予抗凝治療的過程中應實施相應的針對性護理措施[6],針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心理護理、抗凝治療預防不良反應的護理及血栓現象的護理等,提高患者手術治療的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促進患者預后,減少不良反應及血栓現象的出現,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本次觀察的結果數據顯示,實施抗凝后針對性護理的觀察組冠心病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焦慮評分、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血栓發生率等指標明顯優于實施常規護理的常規組冠心病患者,說明針對性護理的護理效果較為顯著,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動脈支架術后抗凝的護理效果較為顯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邊亞青.27例頸動脈支架置入術患者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6,24(2):120-121.
[2] 鄧瑛瑛,雷清梅,何小艷,等.Pipeline密網支架植入術治療顱內復雜動脈瘤的護理[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9):1512-1515.
作者簡介:王雪臣(1996-),男,漢族, 貴州貴陽人,醫學本科生 就讀于昆明理工大學醫學院研究方向:臨床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