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鈺格 計美玲
摘 要:社區護理一詞源于英文,也可稱為社區衛護理或社區保健理。根據美國護理協會的定義—社區護理是將公共衛生學及護理學理論相結合,用以促進和維護社區人群健康的一門綜合學科。社區護理以健康為中心,以社區人群為對,以促進和維護社區人群健康為目標。總的來說,社區護理是將公共衛生學及護理學的知識與技能結合,借助有組織的社會力量以社區為基礎,人群為服務對象,對個人、家庭及社區提供服務。本文將著重研究我國社區護理的發展過程以及發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問題[1]。
關鍵詞:社區護理發展 社區護理特點
一、社區護理的定義
社區護理一詞源于英文,也可稱為社區衛生護理或社區保健護理。根據美國護理協會的定義,社區護理是將公共衛生學及護理學理論相結合,用以促進和維護社區人群健康的一門綜合學科。社區護理以健康為中心,以社區人群為對象,以促進和維護社區人群健康為目標。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的快速發展,給我國的護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各種因素下,護理和社區護理也會隨著社會的改變而不斷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社區護理這一學科對人類的生活保障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在各個方面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我國社區護理的發展存著充足的必然性,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的問題[2]。
二、社區護理的發展過程
社區護理起源于西方國家,是由家庭護理、地段護理及公共護理逐步發展演變而成的。追溯社區護理發展歷史,可將其發展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即家庭護理階段、地段護理階段、公共衛生護理階段和社區衛生護理階段。
1、家庭護理階段:早在19世紀中期以前,由于衛生服務資源的匱乏,醫療水平的局限及護理專業的空白,多數患者均在家中休養,由家庭主婦看護、照顧。然而正是這種簡單、基礎的家庭護理為早期護理和社區護理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2、地段護理階段:在19世紀中期到19世紀末期的50年間,英國、美國為了使貧病交加人群能享受到基本的護理服務從而改善貧困人群健康狀況,陸續開設了地段護理服務。從事地段護理的人員多數為志愿者,少數為護士。
3、公共衛生護理階段:自19世紀末期起,地段護理在其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上逐步拓寬,其服務對象由貧困病人,擴大至地段居民;其服務內容也由單純的醫療護理,擴展至預防保健。在從事公共衛生護理人員中,絕大多當數為護士,少數為志愿者。
三、社區護理的特點
社區護理將公共衛生學與護理學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既強凋疾病的預防,又強凋疾病的護理,最終達到促進健康、維護健康的目的。因此,社區護理既具有公共衛生學的某些特點,又具有護理學的某些特點,但與公共衛生學和護理學相比較,社區護理在以下四方面更為突出。
1、以促進和維護健康為中心——社區護理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和維護人群的健康,所以預防服務是社區護理的工作重點。
2、面向整個社區人群社區——護理的對象是社區全體人群,即包括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
3、社區護士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在社區護理過程中,社區護士往往獨自深入家庭進行各種護理,故要求社區護士具備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高度的自主性。
四、社區護士必備的能力
社區護理工作的范圍、社區護士的職責角色對社區護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社區護士不僅僅要具備一般護士所具備的護理能力。而且還要必備以下七種能力:1、人際交往、溝通能力;2、綜合護理能力;3、獨立判斷、解決問題能力;4、預見能力;5、組織、管理能力;6、凋研、科研能力;7、自我防護能力。
社區護士的能力將直接影響社區護理的質量。目前,我國的社區護理仍處于萌芽階段,只有加強社區護士的能力培養,提高社區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才能保證社區護理的質量,才能保證我國的社區護理事業健康蓬勃地發展下去,并圓滿地達到我國發展社區護理的目的[3]。
五、我國社區護理的現狀
1.社區護理教育
我國的社區護理起步晚,所以社區護理教育現在也正處在發展階段。我國的社區護理教育面臨培訓體系、師資培訓、培訓基地及培訓質量控制等問題。在社會需求和國家政策的激勵下,各護理院校紛紛開設社區護理教育,但是有的學校雖然開設了社區護理課程,卻缺乏實習的基地,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場所,不可能培養出實用型的社區護理人才。目前,中國護理人員的主力軍仍然以中專學歷為主,以基礎護理和臨床護理為主體知識結構,遠遠不能滿足當代護理的需求,同時部分護士既缺乏臨床護理能力,又缺乏社區護理服務經驗,這勢必影響社區護理的內容和質量。
2.社區護理的開展情況
目前,全國已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000多個,社區衛生服務站近18000個,從事社區衛生工作的衛生技術人員達26萬人。北京、江蘇和四川的信息化管理開展較好,除寧夏未開展癱瘓患者護理外,其他各地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均開展較為完善,各地社區衛生服務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特色,但是對于重慶市的一項調查顯示社區護理普及程度不高,社區護理服務經費不足,社區護理服務功能尚未充分體現出來。
3.社區護士面臨的壓力
社區護士的主要壓力源分別來自:工資收入低、福利待遇差、工作負荷重、社會地位低等,社區護士的工作壓力隨社區護齡增加、職稱上升、學歷的增高而減小。
六、中國社區護理存在的問題
進入21世紀以來,雖然中國的社區護理在一些城市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相對于整個國家來講,還顯得步伐慢,范圍小,發展不平衡,原因有:
1、組織管理系統不健全、經費來源受限;
2、居民保健意識不成熟,生活質量不高;
3、社會對護理學的認識還停留在傳統觀念上;
4、社區護理人才的缺乏。
七、結論
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逐步形成合理、方便群眾的社區護理服務是我國現在社區護理發展需要考慮和逐步實施的,在涇濟發展的大環境下,社區護理的發展也會持續,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樣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只要能很好的借鑒國外成功社區護理經驗,不斷完善各項社區護理制度,就能給我國的社區護理發展帶來良好的契機,相信我國的社區護理將得以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崔艷波,楊宏鑫.我國社區護理發展現狀與展望[J].中國實用醫藥,2010,5 35):273- 275.
[2] 姚建紅.我國社區衛生服務進展問題和展望[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4,18 (2):1-2.
[3] 王玉玲.我國臨床護理研究的進展與展望[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 (1) :36.
作者簡介:薛鈺格,計美玲,齊齊哈爾工程學院護理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