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芝
(王羲之故居,山東 臨沂 276000)
多媒體技術下博物館動態陳列探究
楊敬芝
(王羲之故居,山東 臨沂 276000)
博物館的陳列是實現博物館社會功能的重要途徑,利用合理的陳列方式能夠顯著提高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在探討博物館動態陳列技術模式中蘊含的人文理念的基礎上,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論述了博物館動態陳列技術模式的發展情況。以提高博物館動態陳列效果為例,結合當前博物館動態陳列的相關理論和實際經驗,分別從設計前的深入調查、與環境的吻合程度、方案的時代特點以及方案的合理定位四個方面探討了博物館動態陳列模式設計的基本要求。以此為依據,分析了當前博物館動態陳列使用的主要高新技術,為博物館動態陳列方案設計及相關技術的應用提供參考。
博物館陳列;動態陳列;陳列技術;多媒體技術
陳列是博物館完成其社會功能的主要途徑,正如著名博物館學專家馮·門施認為的:“博物館中的‘物’是信息的載體,動態陳列中展品所負載的信息,需要觀眾觸摸和操縱展品,參與到動態陳列中來,實現與展品的互動,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在展品運動中接受所傳遞的信息。”博物館在陳列的過程中要以博物館自身的實際環境特點為根據,利用生動形象的方式盡量將藏品以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形式向觀眾展示出來,從而使得晦澀難懂的歷史文物脫去其神秘外衣,更容易與參觀者進行坦誠的交流,使得觀眾能夠與文化的交流更加直接,能夠很好地鼓勵其學習、探索的熱情,最終實現博物館的社會功能。當前在不同的高新技術支持下,各種時尚的元素已經對神秘的文明和事件進行了詮釋,給參觀者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
動態陳列并不是一種新的陳列方式,它早在19世紀就被應用于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中,使得博物館陳列方式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它主要通過利用動態的方式給予參觀者更加直觀的參觀體驗,讓他們能夠真正地參與到藏品展覽中,進而給參與者體會到更加深刻的展覽效果,動態的陳列方式在當時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正因為社會各界熱烈的反響,所以法國巴黎發現宮充分地利用動態陳列的方式作為他們一大特點,同時也因此而吸引了更多的參觀者。例如,在博物館航空廳動態陳列的過程中參與者可以通過利用駕駛飛機虛擬場景的方式來讓參與者試飛,并且讓他們在試飛體驗的過程中完成實際飛行時的相關動作等,以此給參與者帶來更好的參與體驗。在我國最早沿用動態陳列技術的博物館是中國歷史博物館,當時歷史博物館在展示我國東漢時期研發的冶鐵水排時就是用了動態陳列技術復原了治水時杠桿、輪軸和水動力運動的過程,使得參觀者通過直觀、形象的情境更好地了解我國古老的技術水平。
雖然動態陳列模式是一項新型的且具有實際使用效益的管理方式,但是不同的博物館在性質和類型上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每一個博物館的管理者在使用動態陳列的過程中應該要結合自身的功能和特性來進行科學的、有效的設計,以此保證動態陳列模式能夠在博物館管理中發揮出更大的效益。例如,一些科技類的博物館在展示的過程中應該要從“參觀物”的原理、使用技術和方法等方面出發,在展區中多放一些科學模擬設備,讓參與者能夠在參觀的過程中對自己感興趣的文物進行模擬感受,進而讓參觀者能夠真正的了解到這些文物的實際意義,使得他們在參觀的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的獲取知識、并增長見識。
(一)設計動態陳列方案時要深入調查
博物館使用動態陳列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參觀者,所以在使用的過程中博物館應該要積極地去了解參觀者們的實際參觀需求,通過分析他們的實際需求來不斷地優化和完善博物館陳列管理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動態陳列能夠成功地滲透到博物館管理中。那么要怎么樣才能真正地了解到參觀者的實際心理需求呢?這便需要博物館在設計動態陳列方案的時候要仔細地探討和分析相關的資料,通過對各個博物館以及研究人員對動態陳列模式做出的分析進行深入的探究,接著再結合博物館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展開最終的實施。例如,在革命歷史博物館動態陳列模式使用的過程中,博物館可以對重點展示的某一場革命戰爭的過程進行規劃,即將可以反映當時場景的文物進行拼接,用繪畫的方式將拼接不起來的地方填補完整,接著再通過動態陳列的方式還原當時的環境和氛圍,使用人物雕像與環境相銜接的方式使得場景變得更加逼真,最后再利用聲音、光線和紀錄片、視頻等方式給參觀者復原當時革命戰爭的歷史原貌,并且要在博物館的LED電視上無限循環播放該場戰爭的相關資料和視頻,使得參觀者在參觀了動態陳列的文物之后又能夠借助電視中相關的資料全面地了解戰爭的全過程,以此不斷地加深參觀者的參觀印象,進而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博物館的教育價值。
(二)動態陳列方案應該與環境相吻合
動態陳列是否能夠成功地應用于博物館的參觀工作中是要從很多方面展開的,首先環境是十分重要的一大因素。博物館在使用動態陳列模式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陳列的效果要與文物對應的自然環境相吻合,即在保護自然、遵從自然發展規律的角度下合理設計陳列方案。例如,在自然科學博物館動態陳列的過程中,博物館可以將動態陳列的方案設定為“主題式”的陳列方式,即在動態陳列布置的過程中要以實際的環境作為陳列的參考物,將文物的原理和科技還有環境有效結合起來,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動態陳列的形象性,以此吸引更多的參觀者前來參觀。除此之外,博物館在使用多媒體動態陳列技術的時候應該要多注意一些陳列的細節,因為多媒體是電子信息技術,所以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電源線、數據線或者是顯示器等各種具有現代發展味道的設備,這些設備的出現會直接地破壞歷史動態陳列的效果,使得陳列效果出現一種莫名的違和感。在這基礎上博物館應該要利用埋線或者是遮擋的方式將這些設備有效地隱藏起來,這樣才能給關注帶來更好的參觀視覺效果,使得他們不會因為這些突然冒出來的“怪東西”而分散參觀注意力。
(三)動態陳列設計方案必須具有明確特點
動態陳列的效果是影響參觀者參與效益最關鍵的因素,如果博物館在動態陳列的過程中沒有合理地設計陳列方案,突出文物的重點參考價值,那么便會使得陳列的效果出現偏差,使得博物館的教育價值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例如一些歷史遺址類型的博物館應該給參觀者帶來的參觀效果是具有一定視覺沖擊性的且能引起參觀者共鳴的,那么博物館在動態陳列的過程中就應該要通過合理的陳列來給參觀者營造時間與空間的感官氛圍,使得他們能夠在參觀的過程中既感受到了歷史進程的發展,又對歷史遺址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進而從不同的角度得到真切的參觀體會。比如美國的一所博物館在館內設置了“自行車回轉儀”,此儀器的設置給參觀者帶來了直觀的體驗,使得參觀者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自行車在運轉過程中呈現的機械原理,而在組裝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自行車運轉所利用的機械原理這一學習印象,進而使得參與者能夠直接了解這些展示品的原理,使得博物館能夠實現它的教育意義。
(四)構建大型體驗式場景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愿意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參觀博物館,目的是為了讓他們在博物館文物的參觀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通過文物學習來不斷提高和熏陶他們的藝術水平。在這基礎上,博物館便可以充分利用場景體驗的方式來促進文物參觀教育價值的發展,使得形象的場景體驗能夠為博物館招攬更多的參觀者。例如,在設計大型體驗式場景的過程中,博物館管理員可以將文物的背景和實際場景結合起來,根據博物館現有的情境來創設出更加具體的、有意思的體驗情境,而且必須要保證參觀者在情境中可以學習到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和歷史進程發展,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確保大型體驗式場景創設的意義,使得參與者在體驗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直接地學習到不同的知識,以此促進博物館教育工作的發展。
總的來說,多媒體技術對我國博物館動態陳列工作起到了一定的輔助性作用,許多博物館在使用了動態陳列之后給參觀者帶來了更加直觀的參觀體驗,使得博物館能夠在這之中逐漸地實現它的參觀教育價值。要想使得多媒體動態陳列能夠在博物館參觀工作中發揮出他最大的效益,博物館管理者必須要遵循使用原則,為更好的發展而設計出有針對性、科學、合理的動態陳列方案,以此不斷推動博物館的發展。
[1]張漢雙.淺析高新科技在博物館動態陳列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3(9).
[2]伍亞婕.試論博物館陳列中的互動體驗展示[D].復旦大學,2008(10)
[3]王宏鈞.博物館的動態陳列和高新科技運用[J].中國博物館,1999(3)
G26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