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樂縣農業畜牧局 時芳芳
南樂縣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的建議及途徑
南樂縣農業畜牧局 時芳芳
南樂縣2017年夏季緊緊圍繞“衛星監控零火點”的禁燒工作目標,通過提高認識、及早部署,廣泛宣傳、拓展渠道,嚴格督導、夯實責任,加強考核、兌現獎懲,推廣技術、綜合利用等措施,扎實推進夏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筆者現就秸稈禁燒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第五十七條規定:“在人口集中地區……當地人民劃定的區域內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物質的,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環發[1999]98號)第三條規定:“在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農業等有關部門負責秸稈禁燒的監督管理,農業部門負責指導秸稈綜合利用的實施工作。”因此,依法把秸稈禁燒工作歸口環保部門更為合適。
明確縣區政府為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責任主體,對縣區秸稈綜合利用實行年度目標管理,進行量化考核,建立問責機制。因為有了硬指標和嚴標準,各地政府自然會在這方面上下大功夫。同時,對負責秸稈綜合利用的農業、農機、畜牧等部門也要實行目標責任制,強化部門責任,形成縣區為主、部門為輔的秸稈綜合利用機制。
市、縣政府盡快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通過擴大農機購置補貼范圍標準和秸稈利用項目以獎代補等形式,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農民積極參與的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實現變廢為寶,從根本上解決焚燒問題。
河南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規劃提出了建立一個體系,推進五種利用方式(即 “五化”),實施七大重點示范工程”的總體部署。其中,提出以鄉鎮為單位建設秸稈收購站點,建立秸稈快速腐熟堆肥還田基地的途徑,并提出在瓜菜主產區建設生物反應堆示范基地。同時,提出以秸稈為重點,結合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建設大型沼氣工程和秸稈固體成型燃料生產示范點,以及建設秸稈工廠化種植菌類企業、青儲飼料示范項目等。
多年來,南樂縣農作物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8萬hm2,年產干秸稈85萬t左右。而當前南樂縣設施農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逐步推進,畜牧養殖快速發展,秸稈收儲體系正在健全,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已有良好基礎,正可借助有利政策,加大項目爭取力度,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當前和今后時期,結合南樂縣實際,在繼續抓好秸稈還田和青儲基礎上,積極圍繞秸稈綜合利用,推進收儲體系建設。
目前,秸稈生產沼氣技術已經成熟,梁村鄉前翟村社區大型秸稈沼氣運行正常。實踐證明,一座1200m3的沼氣池可供800戶左右農戶做飯取暖,年消耗干秸稈900t左右,約120hm2玉米干秸稈。
1.推進企業化站點收儲系統建設。目前,南樂縣有秸稈收儲網點30處,年收儲秸稈5.2萬t。2015年申請省級財政資金600萬元,建設秸稈收儲網點10處;2016年申請省級財政資金600萬元,項目實施地點濮陽中農實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收購、儲存、加工秸稈,可為濮陽宏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濮陽宏業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提供原料。公司將建成6萬t纖維素項目,年使用原料秸稈(含玉米心)約48萬t。
2.發展秸稈收儲農民合作社。目前,南樂縣已有10家收儲秸稈的農民合作社,可在現有基礎上,在南樂縣進一步發展秸稈收儲合作社,從事秸稈的收儲、運輸、加工,以此帶動其他縣區推動此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