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市農業信息中心 何彥華
許昌市秋糧高產生產技術
許昌市農業信息中心 何彥華
籽粒玉米重點推廣熟期適宜、耐密抗倒、高產穩產、多抗廣適的偉科702、鄭單958、先玉335、浚單20、蠡玉16、隆平206、登海605等品種。青儲玉米選擇生物產量高、纖維含量低、粗蛋白和淀粉含量高的專用青儲品種,如鄭青儲1號等品種。鮮食甜玉米選擇可溶性總糖含量高、外觀品質和蒸煮品質好的品種,如鄭甜66等品種。鮮食糯玉米選擇營養品質、蒸煮品質和外觀商品性好的品種,如鄭黃糯928、京科糯2000、鄭黃糯2號等品種。大力推廣糧飼兼用型品種,同時要因地制宜推廣適宜籽粒機械化收獲品種。大豆重點推廣中黃系列,如中黃13號、中黃35號、中黃39號、中黃42號,荷豆19號,豫豆22號,鄭豆196號,許豆3號、許豆6號等品種。紅薯重點推廣商薯19、鄭薯20、蘇薯8號、豫薯13、徐薯18、鄭紅22等品種。
“春爭日,夏爭時”,各地要抓住近期墑情適宜的有利時機,搶墑播種,力爭一播全苗。青儲玉米、鮮食玉米等特用玉米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合理播期。要充分利用各種播種機械,大力推廣滅茬粉碎還田、機械直播、種肥同播、精量播種等技術,搞好農機農藝配套,提高播種質量。出苗后要及早開展查苗補種,對出苗不齊、缺苗斷壟的地塊,應及時補種或補栽,確保適宜的種植密度。
籽粒玉米高產耐密型品種為4000~4500 株 /667 m2,稀植大穗型為3500株/667 m2左右,青儲玉米為5000株/667 m2左右;大豆為12 000~15 000 株 /667 m2;春薯為3000株/667 m2左右,夏薯為3500株/667 m2左右。
玉米、大豆田雜草的化學防除應抓好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兩個關鍵時期,采用土壤封閉和莖葉處理兩種方法進行。要嚴格按照除草劑使用說明進行化學除草,以防造成藥害。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地塊,要進行中耕,及時松土滅茬,除草保墑。
積極實施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和化肥零增長行動,大力促進測土配方施肥、種肥同播、化肥機械分層深施和緩釋肥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在化肥施用總量控制指標內,酌量減施氮肥,穩定磷肥、鉀肥用量,微量元素肥料因缺補施。玉米全生育期一般每667 m2施純氮12~15 kg、 磷 肥(P2O5)3~6 kg、鉀肥(K2O)2~7 kg,連年秸稈還田鉀肥用量酌減。玉米分次施肥,播種時沒施肥的田塊應及時追施苗肥,將30%~40%的氮肥和全部磷鉀肥施入,大喇叭口期再將60%~70%的氮肥施入;一次性施肥的可結合施用緩釋氮占全氮30%左右的緩釋肥料,保證全生育期養分供應。大豆追施初花肥,每667 m2追施二銨 7~10 kg、尿素 3~5 kg。紅薯追施團棵肥,每667 m2追施高鉀復合肥20~30 kg。花生始花后20 d左右每667 m2追施三元復合肥15~20 kg,以保花增莢,提高飽果率。秋作物生長后期葉面噴灑磷酸二氫鉀。為控制旺長,大豆初花期、花生盛花期每667 m2可用15%的多效唑50 g,對水40 kg進行葉面噴灑。
平原灌區,按照用好地表水,澆好關鍵水,施好關鍵肥的原則,大力推廣應用測墑節灌、噴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密切關注天氣預報,防范夏季暴雨和秋季伏旱,對降水后偏濕地塊兒,及時清溝理墑排漬,降低土壤濕度,增加通透性;根據土壤墑情,玉米要酌情澆好“蒙頭水”“拔節孕穗水”“抽雄開花水”“灌漿水”;利用有利墑情條件,適量追施玉米拔節肥,后期對脫肥地塊要趁墑適量追肥,提高產量。大豆在花莢期遇旱要及時澆水。紅薯在薯蔓并長期遇旱,當葉片中午凋萎,日落不能恢復,如連續5~7 d,要適時澆半墑水。花生在花莢期遇旱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相對含水量70%~80%。
要根據病蟲發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明確防治重點,開展統防統治、群防群治、聯防聯控,提高防治效果,減輕病蟲危害。玉米苗期重點抓好二點委夜蛾、薊馬、灰飛虱、二代黏蟲等害蟲防治,大喇叭口期提倡用噴霧法防治玉米螟,中后期注意防治葉斑病、銹病、3代黏蟲、3~4代棉鈴蟲、玉米蚜等病蟲。要切實加強對突發性、暴食性、流行性病蟲害的監測防控,及早發現,及時撲滅,堅決控制其蔓延流行。繼續實施“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計劃”,優先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劑型,以及先進的施藥機械和精準施藥技術,大力推廣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綠色控害措施。積極推廣農藥減量增效助劑,提高農藥利用率,努力實現農藥減量控害。
秋糧作物生育期短,易旱易澇,旱澇交錯,災害頻繁,田間管理回旋余地小,要樹立抗大災、防大災的思想,立足抗災奪豐收。農業管理部門要加強災情監測預警,密切關注重大天氣變化,主動與氣象部門會商,及時發布監測預警信息。推進科學抗災,要根據災情發生情況,分地區、分作物、分災種制定科學抗災技術方案,因地制宜落實應對措施。及時有效救災,災情發生后,組織工作組和專家組,深入災區調查災情,指導農民落實救災措施,引導農民群眾科學抗災、減災,力爭抗在關鍵點上,防在關鍵季節,把損失降到最低。
籽粒玉米應在籽粒乳線消失收獲,青儲玉米應在籽粒乳線的1/2~3/4收獲;大豆應在黃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獲;紅薯應在霜降前收獲完畢;花生應在大部分植株頂端停止生長,中下部葉片變黃脫落,大部分莢果果殼變硬、顏色變深、脈紋清晰時及時收獲。要大力推廣秋糧機械化收獲技術,加強谷物籽粒烘干技術的推廣應用,降低谷物發生霉變的風險,提高秋糧的品質和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