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葛市農業林業局 張慧娟 董曉亮
淺析長葛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長葛市農業林業局 張慧娟 董曉亮
自2007年7月1日《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實施以來,長葛市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467家,其中,種植業257家,養殖業124家,農機服務業77家,農產品加工9家,合作社成員9 840人,合作社成員出資總額14.09億元。2010年,長葛市神農種植專業合作社被河南省農業廳命名為省級示范社,長葛市聯發糧食專業合作社等6家合作社被許昌市農業局命名為市級示范社。2012年,民生種植專業合作社被河南省農業廳命名為省級專業合作社。2013年,長葛市民生種植專業合作社等4家合作社被許昌市農業局命名為市級示范社。2014年,長葛市洛東養豬專業合作社等21家合作社被許昌市農業局命名為市級示范社。2015年,長葛市寶全種植專業合作社等4家被河南省農業廳認定為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截至目前,全市共申報國家級示范合作社3家﹑省級示范合作社4家﹑許昌市級示范合作社21家。
(一)合作社標準化生產有序推進,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
合作社圍繞農產品無公害﹑“綠色行動”的工作目標,統一技術標準組織生產,實施產地編碼制度,統一認證認定有機農產品﹑綠色食品,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二)合作社利益機制逐步完善,農民收入不斷增長
合作社向社員提供免費的技術指導﹑市場信息﹑統一農資供應等社會化服務,直接降低了生產成本。農民通過組建合作社,使專業生產優勢與銷售優勢得以有機的結合,有效地解決了農產品的銷售難問題,合作社通過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按市場價或保護價收購社員農產品,保護了農民的利益,同時將經營利潤提取一定比例按社員的交易額進行分配,保證了農民既增產又增收。
(三)合作社品牌效益日益凸顯,產品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
合作社積極實施品牌經營,以品牌促產業提升,以品牌拓市場。
(四)合作社發展水平提升,產業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取得的成效顯著
通過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有效地整合了科技﹑品牌﹑環境等資源,提高了合作社進入市場的能力,從而承擔起更廣范圍和更高層次上推進效益農業經營水平﹑配置農業資源的重大使命。
長葛市中心農機專業合作社擁有各種農機設備128臺(套),其中大型機械38臺(套),對全社80多戶農田統一耕種﹑收割﹑防治病蟲害收到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在2012年夏季大旱時,合作社新增抽水設備10臺(套),動員全體社員互相幫助,全社出動各類抗旱機械56臺(套),使全社的玉米普澆2遍,為大旱之年奪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顯示出了合作社的作用。
長葛市洛東養豬專業合作社自2007年11月成立以來,在推廣洛東生物發酵舍零排放養豬技術方面進行了推廣應用。合作社實行家庭經營﹑民主管理﹑全程管理﹑盈余返還的原則,在經營管理上實行“五統一”,即統一引種﹑統一飼料﹑獸藥供應﹑統一防疫保健﹑統一管理技術﹑統一產品銷售,每年使社員人均增收15 000元。
長葛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時間普遍較晚,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鑒,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阻礙著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
(一)組織化程度不夠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組織化程度較低,合作社大部分沒有產品的整理﹑分級﹑包裝設備和初加工能力。大部分合作社的服務和業務停留在初級產品銷售及信息﹑技術層面上,技術含量高﹑品牌效應大﹑商品附加值高的農產品較少,難以與龍頭企業抗衡。
(二)缺乏信息利用﹑市場營銷﹑技術服務等專業型人才
合作社成員的文化水平﹑技術素質和管理能力較低,對農村合作制的認識不夠,管理者缺乏市場營銷和經營管理知識,以經驗管理為主。由于農村生活的不便利,收入待遇低,使得具有專業知識的高學歷管理及技術人才不愿到合作社工作。
(三)組織規模小,帶動能力不強
在全市登記的467家合作社中,多數是以個人﹑企業法人等單個經濟組織發起建立,弱勢群體聯合,使起步階段的合作社組織規模普遍偏小,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較弱。
(四)資金匱乏,發展緩慢
農民手里沒錢,想要發展合作社的障礙主要是資金問題,最突出的是貸款難。合作社貸款主要來源于農村信用合作社,由于大多是小額信貸,加上難以提供有效的抵押和擔保,農村信用社對合作社及其成員發放的信貸資金很少,導致合作社不能進一步擴大自己的規模和服務范圍,難以單獨拓展市場。
(一)加強引導促發展
圍繞優勢產業的壯大,扶持培育一社一品,一社一牌,提高品牌知名度,改變品牌互相貶低的局面。建設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以完善現代農業產業組織體系。
(二)各級財政要加大對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在合作社起步階段,可進行擇優補貼。可以將農業項目下達給有條件的合作社承擔實施。
(三)金融機構提供多渠道資金支持,并簡化手續
適當降低利率,提高授信力度,切實把合作社當作經營實體進行扶持。
(四)從基礎做起,提高合作社成員素質
定期對合作社的負責人進行財務管理﹑專業技術﹑合作社相關法規﹑領導能力等方面知識免費的培訓,講述國內外先進案例,學習先進典型經驗,開闊合作社成員的視野,為合作社的發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