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縣農林局 宋鵬飛 焦斌 王振法
溫縣小麥優良品種的合理利用
溫縣農林局 宋鵬飛 焦斌 王振法
優良品種是在一定的生態環境和栽培條件下,具有穩定﹑一致﹑優良遺傳特性的生態類型。不同類型的優良品種,在形態特征和生物特征上表現各異。任何一個優良品種都是在特定環境條件下通過長期選擇人工培育而成的,而且隨著生產條件的變化而改變。因此,品種具有時效性﹑區域性和生命性。
良種優劣是相對的,其增產潛力除本身遺傳特性外,主要受生態條件﹑栽培因素所制約。所以,合理選用優良品種,就是要充分利用當地自然環境和生產條件與品種的特征特性相結合,通過合理的栽培措施使良種增產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合理利用優良品種,必須因地制宜﹑因種制宜﹑依(良)法制宜才能保證小麥生產持續增產。
小麥的發育特征決定品種種植區域和利用方式,是播期﹑播量等栽培技術的基礎,也是良種與良法的關鍵技術之一。就栽培而言,播期﹑播量要與品種的發育特性相適應才能充分發揮小麥品種的產量潛力。
河南屬于黃淮冬麥區南部,小麥品種的發育特性分兩大類,包括弱春性和半冬性品種,弱春性品種前期發育快,中后期發育慢;半冬性品種則相反,表現為前期發育慢,中后期發育快。這是小麥品種安全越冬和成熟的主要依據。
就推廣品種而言,種植區的溫光生態條件與品種的溫光發育特性必須一致,如果春性強可能會因凍害而減產;如果冬性強,可能因晚熟發育不好造成千粒質量下降。
(一)氣候環境
溫縣位于河南西北部,屬于豫北平原,南臨黃河,北依沁河,黃河﹑沁河﹑蟒河﹑蛐延河等10多條河流縱橫穿越縣境。溫縣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熱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4.3 ℃,年降水量552.4 mm,無霜期210 d;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其養分含量為有機質1.35%,堿解氮81.5 mg/kg,速效磷25 mg/ kg,速效鉀170 mg/kg,pH在7.8左右,屬于高肥水土壤條件。同時,由于麥收前降雨少,生產的小麥籽粒飽滿﹑色澤好,是優質小麥的高產區,全國聞名的糧食高產縣。常年糧食播種面積4萬hm2,其中小麥面積2.13萬hm2,一般每667 m2產量在500~600 kg,最高每667 m2產量在700 kg以上,小麥單產始終保持全國領先水平,是全國重要的小麥種子生產基地。
(二)小麥品種合理選用的原則
溫縣屬于黃淮冬麥區,該區域適宜種植的小麥品種以半冬性品種為主,弱春性品種為輔,應合理選用小麥品種。首先,要堅持品種類型多樣化布局,因地制宜﹑科學選擇,先試驗后推廣。遵守“三不推原則”,即沒有經過試驗的“新品系”不推廣,試驗沒有通過的“新品系”不推廣,沒有通過審定的品種不推廣。其次,要合理搭配,避免品種單一化,防止多亂雜。采取高產與穩產相搭配,良種與良法相結合的原則,嚴格按品種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點進行適時播種。播期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過早播種,越冬群體大,易造成后期倒伏和病蟲危害,個別品種易受凍害;過晚播生長發育慢,成穗數降低,產量下降。一般播期應在10月5—20日。播種量應根據品種特性﹑生產條件﹑播期等因素確定。
(三)選用的小麥品種還應綜合幾種因素
1.高產﹑穩產性好。一是選擇產量潛力高﹑穩產性好的品種;二是綜合抗病性和抗逆性強的,對播期﹑播量和肥力要求彈性大的廣適性品種;三是要在保證足夠穗數的基礎上,向增加穗粒數和千粒質量三要素最大乘積組合方向選擇品種,同時應充分根據各個地塊的環境因素﹑肥水狀況因地制宜,并有配套的栽培技術條件。
2.綜合抗病性強。溫縣屬于高產小麥區,主要病害有紋枯病﹑白粉病﹑葉枯病﹑葉銹病﹑赤霉病等,選擇品種時應本著對主要病害達到中抗或耐病性強的品種。
3.綜合抗逆性強。由于溫縣位于黃淮麥區,冬春易出現霜凍﹑倒春寒,小麥生育后期易受到暴雨﹑干熱風等極端天氣的影響。所以,要選擇小麥根系活力大,前期發育慢,后期發育快,抗凍耐寒好,后期根系活力強,灌漿速度快,抗旱﹑耐濕性好,且抗倒伏能力強的中早熟半冬性品種。
在小麥品種利用上,仍以半冬性品種和高產優質品種為主。溫縣推廣的主要品種介紹如下:
(一)豫麥49-198
豫麥49-198屬半冬性品種。幼苗生長健壯,分蘗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根系活力強,耐旱,灌漿速度快,籽粒飽滿。生產上注意防治白粉病﹑紋枯病等病害。
(二)平安11號
平安11號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幼苗半匍匐,葉片寬短,葉色濃綠;冬季抗寒能力強,蘗力較強,春季起身略晚,兩極化快,抗倒春寒能力較弱;株型較緊湊,旗葉小﹑平展,莖﹑稈﹑穗部有蠟質,莖稈彈性一般,抗倒性較弱。
(三)溫麥28
溫麥28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幼苗半直立,葉片較窄,葉色濃綠,冬季耐寒性較好;分蘗力較強,成穗率一般,春季兩極分化快,苗腳利索,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較緊湊,旗葉寬短﹑上舉﹑穗下節短,穗層較厚,抗倒性好;紡錘形穗,短芒﹑白殼﹑白粒﹑半角質,飽滿度好;后期耐熱性好,落黃較好。
(四)周麥22
周麥22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節遲,兩級分化快,抗病﹑抗倒能力強,灌漿速度快,熟相好,對肥水要求較高,增產潛力大。因春季對低溫較敏感,生產上注意倒春寒影響和防治赤霉病﹑紋枯病等病害。
(五)百農207
百農207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株型緊湊,分蘗力較強,長相清秀,莖稈粗壯,抗倒伏。穗大粒多,豐產性好,后期耐高溫能力較好,成熟落黃好。在利用上注意防治赤霉病﹑紋枯病﹑白粉病等病害。
(六)矮抗58
矮抗58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冬季抗寒性好,根系活力強,矮稈抗倒,成穗率高,耐后期高溫,豐產性﹑穩產性好,但近年來種性有所退化。2016年該品種在生產上病害發生較重,在利用上應注意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