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業信息中心 胡波
河南省2016年小麥市場形勢分析及2017年展望
河南省農業信息中心 胡波
(一)2016年河南小麥市場價格先抑后揚
河南小麥市場2016年年初價格持續低迷,新麥上市初期,價格較低,三季度新麥價格震蕩上漲為主,10月以后麥價迅速攀升,價格居高不下。具體來看,1—2月,春節前旺季不旺,價格不升反降,國儲拍賣數量龐大不斷涌入市場,麥市持續弱勢。3—5月,麥價開始出現恢復性回暖,農戶﹑貿易商存糧看漲情況較少,導致市場優質流通糧源偏緊。6—9月,新麥陸續上市,因收獲期間大部分產區出現陰雨天氣,小麥產量和質量雙雙下降,麥價出現大幅下滑。托市收購及多地超標小麥專項收購政策啟動后,麥價逐漸企穩,陸續向托市價格靠攏。10—12月,因市場流通糧源不足,市場麥價持續走高,市場看漲心理趨濃,持糧農戶或囤糧貿易商捂糧惜售情況增加。
(二)2016年河南省面粉價格基本穩定
截至2016年12月底,河南省主要糧油批發市場特一粉交易均價為3 120元/t,低于全國均價3 408元/t,年同期漲8元/t。河南面粉加工行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轉換升級并發展壯大,已形成一定規模的生產體系,發展勢頭平穩,但也面臨著產能過剩﹑行業利潤率低﹑產品結構單一﹑附加值低﹑競爭力不強等問題。
(三)河南小麥加工企業競爭激烈
2016年以來,河南面粉加工企業競爭激烈。第一季度開始,麩皮價格持續走低,行業整體盈利微薄,節后因市場可供面粉廠使用的好糧供應偏緊,3—4月面粉企業開始陷入較大的虧損境地,很多廠家因此面臨困境。進入5—6月以后,新季冬小麥陸續上市,終于熬到新麥上市了,大部分制粉企業都選擇減少陳糧采購,壓低開機率等到新麥上市后采購新麥制粉。隨著新麥的陸續使用,制粉成本有所下調,在面粉需求淡季的背景下,制粉企業有下調面粉價格刺激成交的計劃,且企業麩皮庫存少刺激麩皮價格反彈,制粉企業加工利潤預估較前期有所回升。國慶節后,小麥價格穩中有漲,面粉﹑麩皮價格也隨之上揚,尤其麩皮市場利好疊加,加工企業盈利局面有所改善。隨著小麥拍賣成為糧源市場有效供給渠道,面粉加工企業糧源采購的選擇性增強,但高質量糧源采購依然困難,尤其是專用粉市場需求有增長的壓力。
(四)2016年河南小麥優質優價現象明顯
受異常天氣的影響,河南部分地區小麥質量受損嚴重,尤其豫南麥區小麥質量普遍偏差。北方小麥價格上漲速度較快,而南方麥區市場價格重心卻始終上行困難,南北小麥價格走向分化特征較為明顯。由于豫北地區小麥質量較好,在流通市場質優糧源數量下降較為明顯的情況下,品質及價格差異導致小麥跨區域流通凸顯,2016年夏收主產區企業跨區域采購力度較大。夏收以來,相對于普通小麥價格的上行,優質強筋小麥市場則顯得相對平淡,價格運行雖穩中維持堅挺,但漲勢明顯遜色于普麥。四季度之后,在流通市場優質小麥糧源“量少難采”以及2017年度最低收購價維持不變等因素提振下,優質小麥價格開始領漲,價格不斷刷新年內高點。
展望2017年河南小麥市場,加工﹑貿易及消費行業,需要關注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小麥供需整體略為寬松
2016年產新小麥受前期主產區天氣影響,部分質差麥田生長不利,同時,收割期間主產區降雨范圍大﹑持續時間長,湖北﹑江蘇﹑安徽及河南部分地區小麥產量﹑質量受到不利影響,等外小麥比重較大,導致品質和數量均受到影響,對2016—2017年度整體供需形勢有不利影響。從整體來看,預計2016—2017年度全國小麥供應形勢較為寬松,但有幾點值得關注:一是2016—2017年度我國小麥產量雖有下降,但仍處于高位水平。二是預計2016—2017年度國內小麥消費量略有回升,城鄉居民的面粉消費較為穩定,飼料消費將有一定數量的增加。三是國內主產區優質小麥數量下降﹑質差小麥數量增加,使得新小麥年度內供需格局發生改變,價差因素將刺激飼用等級新麥替代玉米預期增強。四是庫存充足。近兩年政策性收購量龐大,而銷售進度緩慢,導致庫存量增加。
(二)政策性糧源庫存充足,對市場的影響力不減
自2014年以來,由于政策性小麥銷售底價不斷提高,且明顯高于市場價格,導致用糧企業購買不積極,政策性小麥交易成交量一直很小,國家收購的托市小麥大部分形成庫存,近幾年不斷累積,庫存越來越龐大。同樣,2015—2016年度河南托市小麥銷售進度緩慢,國家政策小麥庫存充足,預計這種形勢短期很難改善。2016年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期結束后,收購量達到近4年來的新高,加之部分地區小麥減產,質量下降,導致后期小麥市場糧源流通量減少,企業可用優質糧源緊缺,市場價格因此不斷走高,逐漸達到政策性小麥的售價水平,政策性小麥拍賣糧源的優勢顯現,用糧企業購買積極性提高,成交率有所提升。政策性小麥交易量增加的同時,對市場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但是前幾年積累的龐大庫存對小麥市場價格的上漲將形成一定的壓力。若市場價格繼續走高,龐大政策性庫存不但能滿足市場需求,填平短期供需缺口,而且會拉低小麥價格平均水平,因此,2017年小麥市場價格很難大幅度超越企業購買的政策性糧源成本。
(三)國際小麥市場及我國進口數量
國際谷物理事會(IGC)預計,2016—2017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達到7.49億t,遠遠高于上一年度的7.37億t產量,處于歷史高位水平,同時近幾年全球小麥庫存居高不下,市場價格長期低迷。國際小麥價格相比國內優勢明顯,我國2016年進口量同比增加較多,一定程度上對我國優質小麥形成壓力,預計2017年這種形勢將會延續。國內谷物市場形勢同樣不容樂觀,受玉米臨儲政策取消及玉米供需失衡影響,2016年我國玉米價格大幅下跌,市場預期2017年玉米市場仍難有較好的起色,在替代關系及市場傳導的影響下,預計2017年小麥市場行情很難脫離谷物大環境而獨立大幅走強。
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的推進,河南小麥的需求依舊較強,優質化﹑專用化的消費需求增加,河南小麥產業發展前景良好。針對河南小麥產業現狀,按照發揮區域優勢的原則,建議2017年河南在小麥產業方面,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以市場為導向,促進規模化﹑優質化進程,加快構建區域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專用小麥產業帶,提升河南小麥質量水平與市場競爭力。
(一)合理進行土地流轉,提高生產效益
合理進行土地流轉,提高小麥生產效益。對農民手中土地進行流轉,交由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農業產業企業﹑專業種糧大戶,使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達到最優組合,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二)促進小麥種植規模化﹑優質化
優質小麥的發展需要產業化開發與組織,各級政府及龍頭企業要成為優質小麥生產及產業化開發的組織者,合理規劃河南省小麥生產的類型和區域,并根據不同類型區域的特殊性和市場需求,選用適宜的主導優質品種,有利于建立優質小麥生產,實現區域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提高糧食生產效率和單位面積產量,確保為糧食加工企業提供優質﹑穩定批量的專用小麥原糧。
(三)加快市場化機制作用,推進產業化經營
河南小麥產量大,小麥產業參與企業眾多,但基礎薄弱,受政策影響較強,在當前最低收購價政策面臨諸多困難的時期,也是改革發展的契機。一是要發展有影響力﹑有凝聚力的綜合性糧食企業或集團企業,發揮河南小麥的整體優勢,避免一盤散沙﹑各自為政的局面,提升河南小麥在國內市場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二是加快市場化進程,對落后的產能進行改造﹑合并﹑升級﹑淘汰,推進產業化經營,提高產業鏈終端產品的附加值,適應新的市場趨勢。
(四)進一步完善加強產業支持保護政策
近年來,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加快,耕地﹑水資源﹑環境等問題不斷出現,面對越來越復雜﹑挑戰越來越多的發展環境,小麥產業支持保護政策需要更加系統化,未來需要采取多種政策措施促進小麥產業健康發展:一是加大生產性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增加小麥科技研發投入,創立小麥節水補貼﹑主產區生態修復補貼﹑保險補貼等。二是流通﹑加工﹑消費方面的引導。包括穩定適用最低收購價政策,促進先進加工企業產能調整優化升級,引導市場消費需求變化等方面,多措并舉,實現河南小麥產業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