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村集體資產管理增加村級集體收入
管好用好村集體資產,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對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集體經濟實力,促進農村和農業經濟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提高農民收入,保持農村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工作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1.提高管理人員素質,確保會計隊伍穩定。目前,一是有些農村干部的素質較差,法制觀念薄弱,在集體資產管理中存在不負責任的現象,比如,隨意放債,或者以農村集體資產隨意抵押擔保,都給集體資產管理蒙上了陰影。二是農村會計隊伍普遍存在更換頻繁不穩定的現象。農村財務人員是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主要力量,加強農村干部教育,提高農村干部素質,穩定會計隊伍是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的前提。
2.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與監督機制。建立并完善農村集體資產的清查制度、登記臺賬制度、資源等級制度、產權登記發證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審核審計制度等,用規章制度來確保村級集體資產的規范管理和安全運行。鄉鎮政府應組建集體資產管理委員會,與鄉鎮紀檢、財政、農經、審計等部門組成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監督小組,監督村級集體資產的管理工作,對村級經營性和非經營性資產及資源性資產進行管理監督。依照有關政策、法規,建立審計制度,認真抓好農村的常規審計、離任審計、熱點問題專項審計、專案審計工作,達到切實維護農村集體利益,有效防止集體資產流失。村級成立資產管理監督小組,負責對本村的資產運行進行管理和監督,并把運行情況一年兩次地向村民代表匯報。同時負責對資產運行過程進行全程監督。
3.推行民主程序,實行陽光操作。全面推進村級重大項目公開招投標制度,杜絕暗箱操作,防止集體資產資源價值流失,提高集體資產資源的利用率。對重大工程項目和經濟發包項目必須報上一級政府審批并簽訂合同,建立檔案。涉及集體資產所有權或使用權轉移的事項,必須履行民主討論、開展評估和向上一級集體資產管理機構報告的程序。集體資產評估結果必須按權屬關系,經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確認,并報上一級集體資產管理機構審核。鄉鎮財政、農經等部門要聯合組成集體資產評估小組,承擔村級資產評估工作,規范評估程序,規定評估方法,對集體資產因拍賣、轉讓,或經營過程中發生所有權或使用權轉移,依法按時對其進行評估。
4.規范村務、賬務公開制度。當前,村級政務公開的重點是財務公開。各村要設置固定的財務公開欄,將集體財務活動情況,定期、及時、全面、如實公開,接受群眾監督。財務公開的具體內容包括:年度收支預決算計劃、每月的收支情況、各項資產資源情況明細、債權債務情況、收益分配情況、土地補償收入、支出情況、集體資產資源承包、租賃情況等。在完善農村集體財務管理、集體資產賬實相符的同時,加大推行村級財務公開的力度,從而有效防止集體資產被錯支、截留和挪用。
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事關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應引起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管好、用活集體資產,防止集體資產流失,確保集體資產資源保值增值,增加村級集體收入。
(吳玉娥 高密市醴泉街道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