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縣農業局 李猛
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促進虞城農資市場健康發展
虞城縣農業局 李猛
為加強虞城縣農資市場監管,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秩序,確保2017年農業生產安全順利進行,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根據《農業部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河南省春季農資打假專項行動》虞城縣農業執法大隊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春季農資打假護農專項整治行動,現將具體工作計劃落實如下:
2016年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中,虞城縣農業局圍繞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市場、重點單位開展工作,加強種子、農藥和化肥市場監管,全面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的違反行為。自1月以來,全局現出動執法人員215人(次),出動執法車輛85輛(次),檢查農資經銷點(企業)230個,其中種子生產經營企業1家,經營門店93個,查處違規農藥80 kg;肥料生產經營企業1個,經營門店103個,查處違規肥料800 kg。期間,發放明白紙2萬份、宣傳單5000份。經過此次行動,虞城縣農資市場經營行為進一步得到規范,市場得到凈化,農民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
(一)對種子市場的監督管理
集中力量加大對農資批發市場以及鄉鎮經營戶進行了檢查,蔬菜種子方面對每個批發點、零售門市進行扦樣,然后對其純度、凈度、芽率、水分等指標進行了測定,通過檢查質量合格。玉米種子檢查的重點是未審先推與審定區域不符以及套證種子,對轄區內門店進行定期、拉網式、不定期抽查等多種方式進行檢查。從源頭上進行了管理,防止假冒偽劣種子進入市場,杜絕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
(二)對肥料的監督
針對化肥套證、含量不夠和標識混亂等問題,執法大隊進行了嚴格檢查,對每個品種不論是復混肥還是復合肥都要進行網上對比,對一些新品牌還要進行抽樣檢測。保證產品質量完全合格,保證農業豐產豐收。
(三)對農藥的監督
大力查處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農藥。查處標簽不規范、假冒套證等行為。同時針對秋季小麥播種的關鍵時節,對小麥拌種劑進行了專項治理,2016年未發生一起因農藥使用不規范、農藥質量不合格引起的糾紛。
(一)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責任落實
進一步強化聯席會議制度,由農業局牽頭,工商、質檢、公安、物價等部門配合進行,對全縣種子、化肥、農藥等經營場所作為重點清理整頓對象,在清查整頓農資市場的同時,把階段性目標,重點工作和各負責領導的職務結合起來,層層落實工作責任,精心狠抓組織,來保證治理工作有效開展。
(二)周密細致安排部署,目標責任落實到實處
春季農資打假專項行動重點是圍繞重點地區、重點市場、重點品種、重點單位開展行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的違法行為。種子、農藥和化肥等監管部門都按照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加強了市場監管。
1.種子市場由虞城縣種子管理站組織種子執法人員采取聯合分組交叉檢查的方式進行,重點對玉米種子進行市場檢查和監管。
2.農藥和化肥市場由農藥管理站和肥料管理站組織,重點對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禁用和復合肥、有機肥、磷酸二銨等肥料的市場檢查和監管。
(三)加強指導與服務,進一步推進農資打假和監管長效機制建設
在加強執法監管、加大打假力度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農資生產經營單位的指導與服務,積極推進農資打假和監管長效機制建設。
1.加強對農資經營人員法律法規和農業、農資技術知識培訓。增強依法經營意識,提高對農資產品的鑒別選擇能力和經營服務水平。
2.完善農資市場監管制度。實施了農資經營單位進出貨臺賬管理制度,落實農資質量承諾制,特別是在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區域,建立了嚴格的農藥、肥料經營銷售登記、承諾和追溯制度,嚴禁違禁農業投入品進入生產區域進行銷售。加強農資市場的動態監督和預警,依法定期、不定期公布了農資質量抽檢結果和對假冒偽劣農資的處罰等情況,將監管關口前移,足部實現由事后處罰向事前監督和預警轉變。
3.依法妥善處理農資糾紛。盡量避免和減少損失,及時化解矛盾,切實維護了當事人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
(一)切實加強領導
進一步提高對農資打假護農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農業局在做好本部門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同時,認真履行農資打假的職責,隨時掌握現時農資經營動態,加強與領導組各成員部門之間的聯系,對農資需求旺季、重點區域和農資監管的薄弱環節進行督促檢查,各成員單位要嚴格履行農資監管職責,同時要加強部門之間協助,互通信息、互相支持配合。
(二)確保農資市場有序健康發展
農資市場面廣、點多,需進一步加大對違法經營行為及銷售假劣農資的打擊查處力度,確保轄區內農資市場的有序健康發展。
(三)加大財政投入經費
針對執法辦案經費不足和執法人員工資待遇低的現實情況虞城縣政府要積極提供必要的執法經費,改善執法條件,提高執法人員待遇。財政部門要按公共財政的要求,加大對執法經費的投入,保障執法檢查、人員培訓和行政執法工作正常、有效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