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鋼市委農辦 宋濤
舞鋼市農技推廣中心 張冬冬
舞鋼市園藝中心 蘇姍姍
舞鋼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調查報告
舞鋼市委農辦 宋濤
舞鋼市農技推廣中心 張冬冬
舞鋼市園藝中心 蘇姍姍
舞鋼市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工業生態旅游城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總面積646 km2,總人口32萬人,轄7個鄉鎮、7個街道、190個行政村。近年來,提出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以新型農業現代化為基礎,走出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
按照“1城、4鎮、17個中心社區”的總體布局,全市已啟動新型農村社區16個,投入資金13.56億元,建成新型農村社區房屋6298套;搬遷入住3280戶,社區入住率52.1%,拆除舊房830戶。在推進新民居建設的同時,堅持經濟發展規劃與城鎮建設規劃同步推進,依靠產業發展來實現農民人口轉移、轉崗就業、收入增長的目標,提升城鄉建設的內生動力,已啟動建設的新型農村社區形成了現代農業型、工業帶動型、商貿流通型、旅游服務型四種類型。
(一)配套建設資金缺口大
因社區規劃建設標準較高,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方面投入較大,部分社區區位優勢不明顯,造成市場化運作盈利空間小,難以運作或置換出更多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二)拆舊復耕進度不理想
大部分建設項目為“零拆整建”,拆舊區分散于多個行政村,同時,在選定拆舊區時與群眾搬新拆舊脫節,造成拆舊區所在村干群積極性不高,拆舊復墾協調任務重,工作難度大。
(三)社區規劃、建設手續不完備
部分社區規劃沒有經過審批、立項就開始啟動建設,加之部分社區用地沒有國有土地使用證,因此社區所建房屋無法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房屋預售許可證和房屋產權證,為銷售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四)搬遷效果不理想,社區入住率低
1.由于個別群眾思想觀念陳舊。特別是家中有老人的農戶,都存在有故土難離的情緒。
2.受資金的制約,影響到了社區的搬遷入住。很大一部分農戶由于種種原因生活相對困難,對搬遷入住到新型農村社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還有一部分農戶雖然能在社區內購買房屋,但是考慮到拆遷無補償,后期的裝修投入高,遲遲不愿搬離原有老宅。
3.考慮到生活成本的增加。農戶搬遷入住到新社區,水電費、物業費的出現相應的造成了生活成本的增高。打破了農戶原有自給自足的生活習慣,無形中增加了群眾的生活壓力。
4.產業支撐得不到有力保障。產業結構過于單一,影響到了農戶入住到社區后的增收致富能力。
5.土地耕種的后顧之憂得不到妥善解決。原有耕地沒有參與或無人進行土地流轉,考慮到搬新入住新社區后,以后的耕種收獲更加不便,導致這部分群眾遲遲不愿搬離原有村莊。
(一)研究制定優惠政策,強化支持力度,鞏固已建社區的示范帶動能力
舞鋼市委、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應該及時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從體制機制上給予進一步完善和鞏固,在城市產業集聚區周邊、中心鎮周邊等符合群眾聚集、產業相對集中、區位優勢明顯的地區,繼續加大扶持力度,持續推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對于那些交通區位不夠明顯的鄉鎮和村莊,搞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
(二)持續推進城鄉一體化、新型城鎮化進程
1.對于已啟動的、正在建設的社區,重點抓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完善,引導農民積極搬新拆舊,提高社區入住率。
2.對于不具備條件的村莊,按照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利用3年時間對全市一般村莊全面完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任務。
3.積極推進“美麗鄉村”項目建設,借助項目的實施,助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及農村人居環境改善。
(三)對于拆舊區拆舊復耕問題的建議
1.延長拆舊復耕期限。由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周期較長,應適當延長拆舊復耕時限。
2.核減拆舊區指標。對于建新指標既未使用、拆舊區又無法拆除的,核減相應的拆舊區指標。
3.調整拆舊區區域。對于建新指標已使用而拆舊區不能拆舊復耕的項目,按照先拆后調的要求,重新選定拆舊區,及時審批調整拆舊區區域范圍。
4.積極探索集體土地置換交易模式。對超額完成的城鄉土地增減掛鉤拆舊面積指標,進入省國土資源交易平臺進行交易,交易出的資金用于鄉鎮社區建設。
(四)對于資金負債問題的建議
1.出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優惠政策,促進農戶搬遷入住的積極性,加快已建成社區房屋的銷售進度,回籠占壓資金。
2.協調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給予期限長、利率低的貸款支持,減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產生的負債壓力。
3.出臺政策,適當化解縣鄉財政在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產生的債務。
4.繼續大力支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給予優惠的政策支持和更多的項目資金,集中扶持發展前景廣闊、后勁充足、運作良性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