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飼料中低檔產品市場競爭激烈
目前,生物飼料產業在國內外都是一個新興領域,國內尚處在初步發展階段。行業內既有技術資金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也有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中小規模企業。隨著產業的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生物飼料趨向壟斷化,最終形成幾家大公司壟斷整個市場的局面。生物飼料產品的大量應用,將會終結養殖業的抗生素、化學添加劑時代。
目前,生物飼料生產企業大體分兩類:一類是規模化生產的上市企業,這類企業往往更加專注于產品的生產加工以及技術的改進。另一類絕大部分中小型企業規模小、裝備水平落后、缺乏發酵設備和專業人才、綜合利用水平較差。
不同產品進入壁壘不同,在低端產品方面,企業技術壁壘較低,進入生物飼料行業較為容易,特別是一些公開的配方更加劇了這類產品的競爭,一些具有普通飼料生產優勢的潛在進入者,可能會根據市場需求情況,適時進入到該行業。行業內企業較為分散,平均規模偏小,中低檔產品市場競爭激烈。
生物飼料的供應商是指原材料、能源供應企業等,原材料、能源等價格的波動對整個飼料業造成很大影響。從我國主要飼料產地看,廣東省、山東省、河南省、遼寧省等地是重點產區,除廣東省外,其他地區都是我國重點糧食產區,玉米、大豆等原料來源豐富,這些地區的飼料企業與原料供應商在討價還價中處于主動地位。而作為國內第一大飼料產地的廣東省則需要從外省甚至國外進口一定量的原料,因此這些企業不具備原料地域優勢,受限性較大。生物飼料的買方是指養殖企業和普通散戶,在生物飼料行業的不斷發展過程中,行業供給能力不斷提高,但一些生物飼料則存在供不應求的局面,買方討價還價能力比較弱。
生物飼料產品的替代品主要是傳統飼料,玉米、豆粕等一方面可以作為飼料的原料,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單從替代品角度分析,傳統的飼料產品目前已得到養殖戶的普遍認可,由于生物飼料接受程度不高,處于逐步推廣發展階段。
(錢 勛)